• 化学 东城区2017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单选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3.在实验室和生产生活中,安全是避免伤害和事故的保障。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子盖灭

B制取有毒气体时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C将过期的化学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要避开人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4 g乙烯气体中的氢原子数约为2×6.02×1023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共价键数约为0.2×6.02×1023

C1 mol N2与3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约为2×6.02×1023

D0.1 L 0.5 mol/L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约为0.05×6.02×1023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 华法林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2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1 mol华法林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C在一定条件,华法林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

D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华法林可发生消去反应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B4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是W

CY元素构成单质的还原性强于Z元素构成单质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反应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A物质(杂质):;试剂:

B物质(杂质):;试剂:

C物质(杂质):;试剂:

D物质(杂质):;试剂: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 下列厨房中的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   )

A苏打-盐类

B食醋-混合物

C蔗糖-有机物

D花生油-纯净物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氯化钠的电子式

C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水的电离方程式2H2O == H3O++OH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稀HNO3中加入铜粉产生气体:Cu + 4H+ + 2NO3 - === Cu2+ + 2NO2↑ + H2O

B向H2SO4溶液中加入Ba(OH)2产生沉淀:SO42- + Ba2+ === BaSO4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HClO:2ClO- + H2O+ CO2 ===HClO+ CO32—

D向水中加入金属钠产生气体:2Na + 2H2O === 2Na+ + 2OH+ H2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 下图为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由Zn极流向Cu极

B此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取出盐桥,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

D该装置的总反应:Zn + Cu2+ === Zn2++ Cu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含ClO的溶液中: H+、K+、Br、I

BpH=1的溶液中: NH4+、Ba2+、CO32-、NO3

C在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 Mg2+、HCO3、SO42-、Cl

D在                 的溶液中: Na、K、CH3COO、NO3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3. 在一定体积的1L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 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CO和H2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加压、增大H2浓度和加入催化剂都能提高CO2的转化率

C830℃达平衡后,再充入1.0 mol H2,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DD. 830℃时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的平衡常数为1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B

C

D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4. 分别用浓度均为0.5mol/L NH3·H2O和NaOH溶液滴定20 mL 0.01mol/L Al2(SO4)3溶液,测得导电能力随溶液加入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1代表滴加NaOH溶液的变化曲线

BC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和SO42—

Cb和d点对应的溶液均显酸性

Dbe段导电能力下降的原因是NH3·H2ONH4++OH,导致离子数目减少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8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可降解聚合物P(   )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

15.A为芳香烃,其结构简式为       

16.E 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___________。

17. B→C 的反应类型为         

18. C → D的方程式为           

19. M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0.设计以A为原料,利用上述信息,合成高聚物的路线:        。( 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烟气的脱硫(除SO2)和脱硝(除NOx)都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法或尿素法进行脱硫和脱硝。

26.氧化还原法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脱硝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 该法脱硝的还原剂是        

② 已知:N2(g)+O2(g) === 2NO(g)     ΔH =+180.6kJ/mol

N2(g)+3H2(g) === 2NH3(g)     ΔH =-92.4kJ/mol

2H2(g)+O2(g) === 2H2O(g)    ΔH =-483.6kJ/mol

则4NO(g)+4NH3(g)+O2(g) === 4N2(g)+6H2O(g);    ΔH         kJ/mol

③ 检验脱硝效果的重要指标是脱硝效率(脱硝过程中单位时间内NOx浓度变化占烟气初始浓度的百分比)。影响SCR系统脱硝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根据下图判断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是         ;氨氮比一定时,在370o~400oC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脱硝效率增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27.尿素法脱硫脱硝。尿素[(NH2)2CO]湿法烟气脱硫脱硝过程表示如下:

① (NH4) 2SO4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 尿素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NH2)2CO(aq)+H2O      NH2COONH4(aq)(ΔH<0),研究表明,增大溶液中NH2COONH4的浓度会使脱硫速率明显加快。因此在生产中常将温度控制在60oC左右,原因是:温度过低,该反应进行很慢,使溶液中NH2COONH4的含量较少;(请将原因补充完整)。

③ 烟气中的NOx与尿素直接反应进行脱硝。(NH2)2CO与 NO、NO2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水和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值: 11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以下是生产NaClO2·3H2O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图:

28.NaClO2中Cl的化合价是        ;根据化合价推测NaClO2具有        性。

29.反应①中离子方程式是        ;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ClO2气体,消耗SO2         g。

30.反应②“电解”中,将二氧化氯气体通入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室获得亚氯酸根。

31. 反应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 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b.NaClO2溶液中,c(Na+)/c(ClO2-) = 1

c.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d.往NaClO2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当pH>6时,

溶液中主要反应是:ClO2- + H+ === HClO2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研究和解决二氧化碳捕集和转化问题是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自然界中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21.在海洋中化石燃料转化为地质碳酸盐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22.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同时,还能把光能转化为           能。

23.化石燃料最终转化为CO2,要使化石燃料充分燃烧,需测定煤或石油中的含碳量:将a g的样品进行充分燃烧,测定所得气体 ( CO2、SO2、NO2、N2、O2 ) 中CO2的含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 所用试剂均过量):

① 混合气体通过A和B的目的是             

② 装置D的作用是               

③ 实验结束后,还需要向装置中通入N2,其目的是           

④ 用x mol/L HCl溶液滴定装置C中过量的Ba(OH)2,消耗y mLHCl溶液,a g样品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计算式)。

24.用稀氨水喷雾捕集CO2最终可得产品NH4HCO3。在捕集时,气相中有中间体 NH2COONH4(氨基甲酸铵)生成。现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NH2COONH4(s)  2NH3(g) + CO2(g)。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 t1 < t2 < t3 )

① 在15℃,用 NH3 的浓度变化表示 0~t1 时间段的反应速率为:          

② 能证明该反应在t2时刻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选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容器内 NH3、CO2物质的量比为 2 : 1

c.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d.生成CO2的速率与消耗NH3速率相等

25.用一种钾盐的酸性水溶液作电解质,CO2电催化还原为碳氢化合物(其原理见下图)。铂电极是          (填“阴”或“阳”)极;在铜极上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式是         

分值: 11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亚铁的方法获得氧化剂,吸收有毒的气体。某小组同学欲探究1 mol/L FeCl2溶液的电解产物。

33.在配制1 mol/L FeCl2溶液时,通常加入少量稀盐酸和铁粉,其原因是       

34.甲同学预测电解FeCl2溶液现象:阳极和阴极分别有气泡生成。阳极的气体可能是       

35.设计实验Ⅰ验证上述猜测。实验装置和现象如下:

已知:Fe(OH)3开始沉淀时pH=1.5, 完全沉淀时pH=2.8

甲同学取阳极附近浑浊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滴加少量盐酸后,溶液变成        色,说明阳极未发现        生成,产物是Fe(OH)3

36.乙同学推测阴极未产生气体的原因可能与溶液的酸性强弱有关,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电解不同pH 的1 mol/L FeCl2溶液

由实验Ⅱ、Ⅲ得出的结论是          

37.实验Ⅰ、Ⅱ和Ⅲ均未观察到Cl2产生,乙同学继续实验探究,猜测可能是电压对实验实验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如下:

不同电压下电解1 mol/L FeCl2溶液

①实验Ⅴ中阳极产生的Cl2将Fe2+氧化为Fe3+。有关反应方程式是      

②实验Ⅳ和Ⅴ中,阴极都有镀层出现,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8.根据Ⅰ~Ⅴ实验探究,电解时影响离子放电顺序的因素有(写出两点):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9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