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徐州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

A   A.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

B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N2的电子式:

D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

正确答案

D

解析

A 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质量数为2,表示为:  ,A错误;

B 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结构示意图:,B错误;

C N2的电子式为:,C错误;

D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用语。

解题思路

A 中子数为1的氢原子,质量数为2,表示为:  ;

B 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结构示意图:

C N2的电子式为:

D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5OH。

易错点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2倍,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W是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Z)>r(Y)

B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DZ分别与X、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2倍,只能位于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4,是碳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Y是位于第二周期碳和氧元素之间的氮元素;W是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是位于第三周期的钠元素。

A 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W)>r(Y)>r(Z),故A错误;

B 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大,非金属性氧大于氮,所以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Y的强,B正确;

C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碳小于氮,所以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弱,故C错误;

D Z与X形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含共价键,Z与W形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钠或过氧化钠,含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解题思路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的2倍,只能位于第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4,是碳元素;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Y是位于第二周期碳和氧元素之间的氮元素;W是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金属元素,是位于第三周期的钠元素。

易错点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熟记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重要元素的特性及元素周期律才能更好的解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需经过制取NH3、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故A正确;

B 氨气极易溶于水,这个装置容易引起倒吸,且二氧化碳溶解度较小,这样制得的碳酸氢钠较少,不利于分离,故B错误;

C 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

D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不易直接加热干燥,故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取,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解题思路

A 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B 氨气极易溶于水,这个装置容易引起倒吸,且二氧化碳溶解度较小,这样制得的碳酸氢钠较少,不利于分离;

C 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D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不易直接加热干燥。

易错点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取,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镀铜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制品比破损前更容易生锈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

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铁壁铜活泼,镀铜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做原电池的负极,加快了被腐蚀,所以铁制品比破损前更容易生锈,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是1mo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转移电子数为1mol,故B错误;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故C错误;

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与Ca2+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溶液的pH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金属的防护,水的电离,盐的水解,氧化还原反应。

解题思路

A.铁壁铜活泼,镀铜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做原电池的负极,加快了被腐蚀,所以铁制品比破损前更容易生锈;

B.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是1mo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转移电子数为1mol;

C.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吸热;

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与Ca2+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氢氧根离子浓度不变,溶液的pH不变。

易错点

本题考查的知识较多,包括金属的防护,水的电离,盐的水解,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解题时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日常生活中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导致“酸雨”。下列活动会导致“酸雨”危害加剧

的是(   )

A种草植树,建设“海绵”城市

B推广使用电动车

C普及燃煤供暖,减少石油依赖

D开发太阳能照明

正确答案

C

解析

A 种草植树,对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产生及消除没有多大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 推广使用电动车,减少了燃煤的使用,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能降低酸雨的危害,故B不符合题意;

C 普及燃煤供暖,减少石油依赖,会产生更多硫的氧化物,就会造成酸雨危害加剧,故C符合题意;

D 开发太阳能,减少了燃煤的使用,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能降低酸雨的危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

解题思路

A 种草植树,对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产生及消除没有多大影响;

B 推广使用电动车,减少了燃煤的使用,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能降低酸雨的危害;

C 普及燃煤供暖,减少石油依赖,会产生更多硫的氧化物,就会造成酸雨危害加剧;

D 开发太阳能,减少了燃煤的使用,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排放,能降低酸雨的危害。

易错点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以及环境的有关知识,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解题围绕酸雨的形成原因展开分析,石油的使用不会产生硫、氮的氧化物,而燃煤过程会产生硫的氧化物,就会造成酸雨危害加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次氯酸有酸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

B纯碱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C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用作制冷剂

D晶体硅的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正确答案

C

解析

A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故A错误;

B 纯碱能与酸反应,胃液里含盐酸,但纯碱碱性较强,对人体刺激性大,不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B错误;

C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工业上可用作制冷剂,C正确;

D 因为晶体硅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单方向导电,也就是说,电流只能从一端流向另一端,制作半导体器件的原材料就需要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解题思路

A 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

B 纯碱能与酸反应,胃液里含盐酸,但纯碱碱性较强,对人体刺激性大,不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C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工业上可用作制冷剂;

D 因为晶体硅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单方向导电,也就是说,电流只能从一端流向另一端,制作半导体器件的原材料就需要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

易错点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解题时要熟记相关物质的主要性质及用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

B碳酸钙粉末加入醋酸溶液中:CaCO3+2H+=Ca2++CO2↑+H2O

CCa(OH)2溶液与过量NaHCO3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DD.电解饱和NaCl溶液:2Cl+2H2O      2OH+H2↑+Cl2

正确答案

D

解析

A 氧原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Ag+4H+NO3=3Ag+NO↑+2H2O,A错误;

B 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开,应该写成化学式:CaCO3+2CH3COOH=Ca2++CO2↑+H2O+2CH3COO-,故B错误;

C NaHCO3过量,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2HCO3+Ca2++2OH=CaCO3↓+H2O+,故C错误;

D 电解饱和NaCl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2Cl+2H2 2OH+H2↑+Cl2↑,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解题思路

A 氧原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Ag+4H+NO3=3Ag+NO↑+2H2O;

B 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开,应该写成化学式:CaCO3+2CH3COOH=Ca2++CO2↑+H2O+2CH3COO-

C NaHCO3过量,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2HCO3+Ca2++2OH=CaCO3↓+H2O+;

D 电解饱和NaCl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2Cl+2H2 2OH+H2↑+Cl2↑。

易错点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解题时要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及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技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8.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Al2O3(s)+3C(s)=2Al(s)+3CO(g)   △H1=1344.1kJ ·mol-1

②2AlCl3(g)=2Al(s)+3Cl2(g)    △H2=1169.2 kJ ·mol-1

③Al2O3(s)+ 3C(s) +3Cl2(g)=2AlCl3(g)+3CO(g)   △H3=Q kJ ·mol-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反应②中若生成液态铝则反应热应大于△H2

C反应③中1molAlCl3(g)生成时,需要吸收174.9kJ的热量

D该生产工艺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AlCl3

正确答案

B

解析

A 反应①△H>0,是吸热反应,热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

B 等物质的量的物质固态能量低于液态,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②中若生成液态铝则反应热应大于△H2,B正确;

C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即得反应③,△H3=△H1-△H2=1344.1kJ ·mol-1-1169.2 kJ ·mol-1=174.9kJ ·mol-1,③中1molAlCl3(g)生成时,需要吸收87.45kJ的热量,故C错误;

D 由方程式知,该生产工艺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除AlCl3外还有氯气,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

解题思路

A 反应①△H>0,是吸热反应,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B 等物质的量的物质固态能量低于液态,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②中若生成液态铝则反应热应大于△H2

C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即得反应③,△H3=△H1-△H2=1344.1kJ ·mol-1-1169.2 kJ ·mol-1=174.9kJ ·mol-1,③中1molAlCl3(g)生成时,需要吸收87.45kJ的热量;

D 由方程式知,该生产工艺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除AlCl3外还有氯气。

易错点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热的含义,盖斯定律的应用等,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放热反应反应热小于0,吸热反应反应热大于0,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9.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②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碳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①正确;

②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NO3,②错误;

③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氧化性大于溴,与溴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溴单质,③正确;

③  硫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④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重要无机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

解题思路

A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碳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

B 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NO3

C 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氧化性大于溴,与溴化钾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溴单质;

D 硫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

易错点

本题考查重要无机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为高考高频考点,也是易错题型,题目难度中等,解题相关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发生反应的条件分析,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0.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某可逆反应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且在t时刻达到平衡状态

B图乙表示向0.1 mol·L–1的氨水溶液中逐渐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

C图丙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D图丁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渐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A 由图甲知,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浓度到某时刻不再变化,说明费用有一定限度,是可逆反应,但在t时刻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仍在发生变化,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 氨水溶液中溶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逐渐加水能促进电离,而溶液中自由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故B正确;

C 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低于反应物能量,故C错误;

D  CH3COOH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向溶液中逐渐加入CH3COONa固体后,抑制CH3COOH电离,溶液pH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

解题思路

A 由图甲知,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浓度到某时刻不再变化,说明费用有一定限度,是可逆反应,但在t时刻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仍在发生变化,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B 氨水溶液中溶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逐渐加水能促进电离,而溶液中自由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

C 放热反应生成物能量低于反应物能量;

D  CH3COOH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向溶液中逐渐加入CH3COONa固体后,抑制CH3COOH电离,溶液pH增大。

易错点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有关知识,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解题围绕化学平衡的特点,溶液导电性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的知识分析,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2.向Fe和Al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其溶解,室温下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的溶液中主要存在的一组离子正确的是(   )

A通入过量Cl2: Cl、SO42-、Fe2+、Al3+

B加入过量NaOH溶液:SO42-、Na+、AlO2、OH

C加入过量氨水:NH4+、SO42-、Na+、AlO2

D加入过量NaNO3溶液:NO3、SO42-、Fe2+、Al3+

正确答案

B

解析

向Fe和Al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其溶解,溶液中存在SO42-、Fe2+、Al3+、H+

A 通入过量Cl2,将Fe2+氧化为Fe3+,故A错误;

B 加入过量NaOH溶液,氢离子被中和生成水,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AlO2,溶液中的主要离子为:SO42-、Na+、AlO2、OH,故B正确;

C 加入过量氨水,与铝离子反应只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生成偏铝酸根离子,故C错误;

D 加入过量NaNO3溶液,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亚铁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重要无机物的性质。

解题思路

向Fe和Al2O3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其溶解,溶液中存在SO42-、Fe2+、Al3+、H+

A 通入过量Cl2,将Fe2+氧化为Fe3+

B 加入过量NaOH溶液,氢离子被中和生成水,亚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AlO2,溶液中的主要离子为:SO42-、Na+、AlO2、OH

C 加入过量氨水,与铝离子反应只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不能生成偏铝酸根离子;

D 加入过量NaNO3溶液,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存在亚铁离子。

易错点

本题考查重要无机物的性质,涉及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氯气、氮的化合物的性质等,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解题围绕相关物质的性质分析,氢氧化铝只能与强酸、强碱反应,亚铁离子有强还原性,能被氯气、硝酸氧化,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5.80℃时,NO2(g)+SO2(g)SO3(g)+NO(g)。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NO2和SO2,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其中甲经2min达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5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时,乙中SO2的转化率大于50%

B当反应平衡时,丙中c(SO2)是甲中的2倍

C温度升至9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 ·L-1 NO2和0.20 mol ·L-1 SO2,达到平衡时c(NO)与原平衡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三个容器内的起始物质浓度分析,乙可以看作甲平衡基础上增加了0.1 mol ·L-1 NO2,丙可以看作甲平衡后增加了0.1 mol ·L-1 NO2和0.1 mol ·L-1 SO2,即与甲比增大了压强。

A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另一种反应物转化率增大,乙中SO2的转化率大于50%,正确;

B 当反应平衡时,若平衡不移动,丙中c(SO2)是甲中的2倍,且压强改变对平衡无影响,则丙与甲是等效平衡,丙中c(SO2)是甲中的2倍,正确;

C 80℃时甲中达平衡时NO2的转化率为50%,则平衡时:c(NO2)=0.05mol/L,c(SO2)=0.05mol/L,c(NO)= c(SO3)=0.05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温度升至9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25/16>1,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

D 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乙中充入0.10mol ·L-1 NO2和0.20 mol ·L-1 SO2,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达到平衡时c(NO)与原平衡相等,故D错误。

故选D。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根据三个容器内的起始物质浓度分析,乙可以看作甲平衡基础上增加了0.1 mol ·L-1 NO2,丙可以看作甲平衡后增加了0.1 mol ·L-1 NO2和0.1 mol ·L-1 SO2,即与甲比增大了压强,熟记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

易错点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较大,解题围绕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多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2分

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 将1mL乙酸乙酯分别加入6mL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稀H2SO4中,水浴加热相同时间后,碱溶液中酯层完全消失,而酸中有剩余,说明酯在NaOH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 H2SO4溶液中,故A正确;

B 向10mL0.2mol·L−1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1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还很大,再滴加2滴0.1 mol·L−1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无法比较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铁的Ksp大小,故B错误;

C 室温下,实验测得:0.1mol·L-1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6;0.1mol·L-1 NaHCO3溶液的pH约为9.7,说明CO32-结合H的能力比 HCO3的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前者大,故C正确;

D 用3mL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的Zn粒、Zn粉反应,Zn粉产生气体的速率快,是因为锌粉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大,故D错误。

故选AC。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

解题思路

A 将1mL乙酸乙酯分别加入6mL同浓度的NaOH溶液和稀H2SO4中,水浴加热相同时间后,碱溶液中酯层完全消失,而酸中有剩余,说明酯在NaOH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 H2SO4溶液中;

B 向10mL0.2mol·L−1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 mol·L−1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还很大,再滴加2滴0.1 mol·L−1FeCl3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无法比较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铁的Ksp大小;

C 室温下,实验测得:0.1mol·L-1Na2CO3溶液的pH约为11.6;0.1mol·L-1 NaHCO3溶液的pH约为9.7,说明CO32-结合H的能力比 HCO3的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前者大;

D 用3mL稀盐酸分别与等质量的Zn粒、Zn粉反应,Zn粉产生气体的速率快,是因为锌粉与盐酸的接触面积大。

易错点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价,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解题围绕实验操作及现象的分析,抓住实质得出结论,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2分

11.化合物F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F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碳原子可以共平面

B分子中有1个手性碳原子

C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D能发生加成、取代、消去反应

正确答案

B,C

解析

A 根据该有机物F的结构简式,F分子中两个苯环相连的碳原子是饱和碳原子,与其相邻的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故A错误;

B 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F分子中两个苯环相连的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是手性碳原子,其余碳原子均不是手性碳原子,故B正确;

C F分子中含羧基和酚羟基,都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故C正确;

D F分子含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羧基和酚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

故选BC。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解题思路

A  根据该有机物F的结构简式,F分子中两个苯环相连的碳原子是饱和碳原子,与其相邻的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

B 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F分子中两个苯环相连的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是手性碳原子,其余碳原子均不是手性碳原子;

C F分子中含羧基和酚羟基,都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D F分子含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含羧基和酚羟基,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易错点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解题时要抓住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及重要官能团的性质,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2分

14.室温下,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mol ·L-1NH4Cl溶液中:c(Cl)>c(NH4+)>c(H+)>c(OH)

B0.1mol ·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 c(H2CO3)

C0.1mol ·L-1Na2CO3溶液与同浓度等体积盐酸混合的溶液中:c(Na+)>c(Cl)>c(CO32-)>c(HCO3)

D0.2mol ·L-1H2C2O4(弱酸)与0.1mol ·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

2[c(H+)-c(OH)]=3c(C2O42-)-c(H2C2O4)+ c(HC2O4)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 0.1mol ·L-1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生成氢离子,氯离子不水解,c(Cl)>c(NH4+),溶液呈酸性,c(H+)>c(OH),水解程度很小,所以c(Cl)>c(NH4+)>c(H+)>c(OH),故A正确;

B 0.1mol ·L-1Na2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c(OH)=c(H+)+c(HCO3)+2 c(H2CO3),故B错误;

C 0.1mol ·L-1Na2CO3溶液与同浓度等体积盐酸混合后得到等浓度的NaHCO3和NaCl混合溶液,HCO3电离生成CO32-,而电离程度很小,所以c(Na+)>c(Cl) >c(HCO3) >c(CO32-),故C错误;

D 0.2mol ·L-1H2C2O4(弱酸)与0.1mol ·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等浓度的NaHC2O4和H2C2O4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2c(C2O42-)+ c(OH)+ c(HC2O4) =c(H+)+ c(Na+),根据物料守恒:c(C2O42-)+c(H2C2O4)+ c(HC2O4) =2c(Na+),联立两个等式得:2[c(H+)-c(OH)]=3c(C2O42-)-c(H2C2O4)+ c(HC2O4)。,故D正确。

故选AD。

考查方向

考点: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解题思路

A 0.1mol ·L-1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生成氢离子,氯离子不水解,c(Cl)>c(NH4+),溶液呈酸性,c(H+)>c(OH),水解程度很小,所以c(Cl)>c(NH4+)>c(H+)>c(OH);

B 0.1mol ·L-1Na2CO3溶液中的质子守恒:c(OH)=c(H+)+c(HCO3)+2 c(H2CO3);

C 0.1mol ·L-1Na2CO3溶液与同浓度等体积盐酸混合后得到等浓度的NaHCO3和NaCl混合溶液,HCO3电离生成CO32-,而电离程度很小,所以c(Na+)>c(Cl) >c(HCO3) >c(CO32-);

D 0.2mol ·L-1H2C2O4(弱酸)与0.1mol ·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等浓度的NaHC2O4和H2C2O4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2c(C2O42-)+ c(OH)+ c(HC2O4) =c(H+)+ c(Na+),根据物料守恒:c(C2O42-)+c(H2C2O4)+ c(HC2O4) =2c(Na+),联立两个等式得:2[c(H+)-c(OH)]=3c(C2O42-)-c(H2C2O4)+ c(HC2O4)。

易错点

本题考查溶液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为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较大,解题围绕溶液中的平衡及三大守恒定律分析,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78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化合物G是生命合成核酸的必需前体物质,对机体免疫功能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化合物G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21.化合物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  

22.化合物E的分子式为C5H10O3N2,其结构简式为   ▲   ;由F→G的反应类型为   ▲  

23.一定条件下F可转化为H(),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与盐酸反应;

③分子中只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24.已知: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羟基   酯基

解析

根据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其含氧官能团为羟基和酯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中的官能团。

解题思路

根据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找出含氧官能团。

易错点

有机物结构中的官能团名称或结构简式的考查为高考的常考题型,难度不大,熟记常见官能团的结构简式,注意看清楚是写名称还是结构简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取代反应

解析

对比E前后物质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E和D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F,从F的结构简式即可得出E的结构简式为;对比F和G的结构简式可以判断由F→G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简式的判断。

解题思路

找到流程图中E所在的位置,对比E前后物质的结构简式,可以看出E和D在氢氧化钠存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F,从F的结构简式即可得出E的结构简式;对比F和G的结构简式可以判断由F→G的反应类型。

易错点

抓住流程图中所给物质的结构简式及有机反应的特点可以轻松作答,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代替的反应。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或 

解析

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H的分子式为C8H12N2O4,其不饱和度为4,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分子中含酚羟基,结构中含有苯环,苯环不饱和度为4,分子中除苯环外无不饱和键,分子中4个氧原子只能是羟基或醚键,能与盐酸反应,说明分子中含—NH2或—NH—结构,分子中只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说明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应该有4个等位的酚羟基,对称的(即苯环对位)有——NHCH3或——CH2NH2,结构简式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解题思路

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H的分子式为C8H12N2O4,其不饱和度为4,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分子中含酚羟基,结构中含有苯环,苯环不饱和度为4,分子中除苯环外无不饱和键,分子中4个氧原子只能是羟基或醚键,能与盐酸反应,说明分子中含—NH2或—NH—结构,分子中只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说明分子结构高度对称。

易错点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数目的判断是有机常考题型,难度较大,注意熟记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为原料合成,对比已知转化关系,先将原料氧化为醛,所得醛发生类似已知①的反应得到羟基酸,然后发生类似题干C转化为D的反应,所得产物再发生类似已知反应②的反应,产物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得要合成的产物,合成路线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合成。

解题思路

为原料合成,对比已知转化关系,先将原料氧化为醛,所得醛发生类似已知①的反应得到羟基酸,然后发生类似题干C转化为D的反应,所得产物再发生类似已知反应②的反应,产物再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即得要合成的产物。

易错点

有机合成是有机常考题型,难度较大,注意对比已知转化关系,抓住官能团的转化设计合成路线,熟记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31.氢气可用于制备绿色氧化剂H2O2。已知:H2(g)+X(l)=Y(l)  ΔH1       O2(g)+Y(l)=X(l)+H2O2(l)  ΔH2
其中X、Y为有机物,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H2(g)+O2(g)=H2O2(l)的ΔH<0,其原因是  ▲

32.硼氢化钠(NaBH4)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反应生成NaBO2,且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3.化工生产的副产物也是氢气的来源之一。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获得氢气:

Ae + 2H2O + 2OHFeO42- + 3H2↑,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的FeO42-,镍电极有气泡产生。若NaOH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

已知:Na2FeO4在强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①a为   ▲   极(填“正”或“负”),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电解一段时间后,c (OH)升高的区域在   ▲   (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c(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 M、N两点均低于c(Na2FeO4)最高值,请分析原因。M点:   ▲   ;N点:   ▲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ΔH=ΔH1 + ΔH且ΔH1 <0 , ΔH2<0

解析

根据盖斯定律,两个已知反应方程相加即得反应H2(g)+O2(g)=H2O2(l),则ΔH=ΔH1 + ΔH,两已知反应均为自发反应,而两个已知反应均为熵减小的反应,根据反应的自发性,ΔH1 <0 , ΔH2<0,所以ΔH <0 。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反应的自发性,盖斯定律。

解题思路

根据盖斯定律,两个已知反应方程相加即得反应H2(g)+O2(g)=H2O2(l),则ΔH=ΔH1 + ΔH,根据反应的自发性的条件分析ΔH1和ΔH2均小于0即可。

易错点

根据盖斯定律,要解释H2(g)+O2(g)=H2O2(l)的ΔH<0的原因,就是证明ΔH=ΔH1 + ΔH<0。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NaBH4 + 2H2O=NaBO2 + 4H2

解析

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可以根据生成物NaBO2分析B的化合价为+3,则反应物NaBH4中H的化合价为-1,NaBH4与水反应时,-1价H与水中+1价H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氢气,化学方程式为:NaBH4 + 2H2O=NaBO2 + 4H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可以根据生成物NaBO2分析B的化合价为+3,则反应物NaBH4中H的化合价为-1,NaBH4与水反应时,-1价H与水中+1价H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氢气。

易错点

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可以根据生成物NaBO2分析B的化合价,再确定反应物NaBH4中H的化合价,容易将期中的H当作+1价。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①  ① 电解池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与电源负极相连,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电后镍电极有气泡产生,是生成了氢气,则镍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与之相连的a极是负极。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的FeO42-,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书写电极反应式:Fe - 6e+ 8OH=FeO42-  + 4H2O。

②  阴极室生成氢气是溶液中的水放电,会同时生成氢氧根离子,电解一段时间后,c (OH)升高的区域在阴极室。

③ 根据题干信息“NaOH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及已知“Na2FeO4在强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结合图像M点pH低于c(Na2FeO4)最高值对应的pH,N点pH高于c(Na2FeO4)最高值对应的pH,M点:c(OH)低,Na2FeO4稳定性差,且反应慢

N点:c(OH)过高,铁电极上有氢氧化铁生成,使Na2FeO4产率降低。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电解池原理。

解题思路

①电解池中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与电源负极相连,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与电源正极相连。通电后镍电极有气泡产生,是生成了氢气,则镍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与之相连的a极是负极。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的FeO42-,发生氧化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书写电极反应式。

②阴极室生成氢气是溶液中的水放电,会同时生成氢氧根离子。

③根据题干信息“NaOH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及已知“Na2FeO4在强碱性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结合图像M点pH低于c(Na2FeO4)最高值对应的pH,N点pH高于c(Na2FeO4)最高值对应的pH作答。

易错点

电解原理是高考常考题型,难度中等,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该题难点是问题③对图像的分析作答,要结合题目已知信息作答,要善于从题干中挖掘有用信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 .[物质结构与性质]

2016年9月南开大学学者首次测试了一种新型锌离子电池,该电池以Zn(CF3SO3)2为电解质,用有阳离子型缺陷的ZnMn2O4为电极,成功的获得了稳定的大功率电流。

34.写出Mn原子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   ▲  

35.CF3SO3H是一种有机强酸,结构式如图1所示,通常用CS2、IF5、H2O2等为主要原料制取。

①1molCF3SO3H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   mol。

②H2O2分子中O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与CS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  ▲ 

③IF5遇水完全水解生成两种酸,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  

36.硫化锌晶体的构型有多种,其中一种硫化锌的晶胞如图2,该晶胞中S2-的配位数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r]3d54s2

解析

Mn是25号元素,核外25个电子,根据电子排布规律,原子核外3d能级的能量高于4s能级,所以电子先排布4s能级再排布3d能级,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解题思路

Mn是25号元素,核外25个电子,根据电子排布规律书写电子排布式。

易错点

原子核外3d能级的能量高于4s能级,所以电子先排布4s能级再排布3d能级,写电子排布式时按照能层从低到高排列。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8mol  ②sp3    CO2    ③IF5+3H2O=HIO3+5HF

解析

①结构式中每个单键和每个双键中各有一个σ键,1molCF3SO3H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8mol。②杂化轨道用来容纳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H2O2分子中O原子有2对孤电子对,2对成键电子对,杂化方式为sp3;用同族替换法找等电子体,与CS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CO2。③物质发生水解反应,元素化合价一般不变,IF5中I为+5价,生成物中还是+5价,应该是HIO3,F是-1价,应该生成HF,水解方程式为IF5+3H2O=HIO3+5HF。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共价键类型、原子杂化方式、等电子体等。

解题思路

①结构式中每个单键和每个双键中各有一个σ键。②杂化轨道用来容纳孤电子对和成键电子对,用同族替换法找等电子体,或同周期相邻原子加减法找。③物质发生水解反应,元素化合价一般不变,IF5中I为+5价,生成物中还是+5价,应该是HIO3,F是-1价,应该生成HF。

易错点

等电子体: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数都相等的微粒,找等电子体可以用同族替换;物质发生水解反应,元素化合价一般不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

解析

晶胞中某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是距离该原子或离子最近的其它原子或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数目,该晶胞中S2-位于顶点和面心,以上面(左面等)离子为基点看,其配位数为4。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晶胞的知识。

解题思路

晶胞中某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是距离该原子或离子最近的其它原子或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数目,以上面(左面等)离子为基点看。

易错点

根据晶胞的结构图,找准各原子在晶胞中的位置是解答的关键。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以粉煤灰(主要成分为Al2O3和SiO2,还含有少量的FeO、Fe2O3等)为原料制备Al2O3的流程如下:

16. “酸浸”时需加入过量的稀硫酸,目的是提高浸取率和   ▲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 

17. “氧化”过程中,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8. “提纯”过程中,当加入NaOH溶液达到沉淀量最大时,溶液中c(SO42-)∶c(Na)=   ▲  

19.已知Ksp[Fe(OH)3]=1×10-39。“提纯”过程中,当c(Fe3+)<10-6 mol ·L-1时,溶液中c(OH)>mol ·L-1

20. “沉淀”过程中,通入过量CO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使Al2O3完全反应,提高产率   SiO2

解析

根据粉煤灰的成分,加入过量稀硫酸,除了提高浸取率外,还可以保证Al2O3完全反应,提高产率;Al2O3、FeO、Fe2O3都可以与硫酸反应, SiO2是酸性氧化物,不能与硫酸反应,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艺流程。

解题思路

根据粉煤灰的成分的性质,结合工艺流程的目的是制取氧化铝分析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及滤渣的成分。

易错点

本题考查工艺流程,题目难度中等,第一空是解答的难点,需要结合整个流程分析作答,侧重考查铝、硅、铁的化合物的性质,学习中注意把握。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Fe2+ + H2O2 + 2H+=2Fe3+ + 2H2O

时需要根据流程判断加入H2O2后发生的反应,亚铁离子全部转化为氢氧化亚铁时铝离子也会转化为氢氧化铝,所以需要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以便于分离除去,学习中注意把握。

解析

加入H2O2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以便于分离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 H2O2 + 2H+=2Fe3+ + 2H2O。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亚铁离子全部转化为氢氧化亚铁时铝离子也会转化为氢氧化铝,所以需要加入H2O2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以便于分离除去。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注意遵循“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2

解析

需要根据流程判断加入H2O2后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铁离子、铝离子、氢离子,当加入NaOH溶液达到沉淀量最大时,溶液中的这些离子分别转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和水,溶液中只有Na2SO4一种溶质。

根据电荷守恒,c(SO42-)∶c(Na)=1: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

解题思路

当加入NaOH溶液达到沉淀量最大时,分析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根据电荷守恒作答。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10—11

解析

生成Fe(OH)3沉淀的溶液中,c(Fe3+) c3(OH)= Ksp[Fe(OH)3] =1×10-39。“提纯”过程中,当c(Fe3+)<10-6 mol ·L-1时,溶液中c(OH)>mol/L=1×10—11mol/L。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解题思路

生成Fe(OH)3沉淀的溶液中,c(Fe3+) c3(OH)= Ksp[Fe(OH)3],根据已知数据计算。

易错点

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在生成Fe(OH)3沉淀的溶液中,c(Fe3+) c3(OH)= Ksp[Fe(OH)3]。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NaAlO2+ CO2 + 2H2O=Al(OH)3↓+NaHCO3

解析

“沉淀”过程中,溶液中含有NaAlO2,通入过量CO2时,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方程式为:NaAlO2+ CO2 + 2H2O=Al(OH)3↓+NaHCO3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铝的化合物的性质。

解题思路

“沉淀”过程中,溶液中含有NaAlO2,通入过量CO2时,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根据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

易错点

“沉淀”过程中,溶液中含有NaAlO2,通入过量CO2时,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氢氧化铝不能溶于弱酸。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实验室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草酸亚铁晶体(FeC2O4·xH2O)。过程如下:

已知:① pH>4时,Fe2+易被氧气氧化   ②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28.①废铁屑在进行“溶解”前,需要在5%的Na2CO3溶液中加热数分钟,并洗涤干净,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②用稀硫酸调溶液pH至1~2的目的:一是抑制Fe2+ 和NH4+的水解;二是

③操作I是为了得到(NH4)2SO4·FeSO4·6H2O,则操作I应进行蒸发浓缩、结晶、过滤。那么过滤时适宜的温度为  ▲ 

④检验FeC2O4·xH2O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29.通常用已知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草酸亚铁晶体的纯度。已知酸性条件下MnO4转化为Mn2+,写出MnO4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先制备较纯净的FeSO4溶液,再合成FeC2O4·xH2O。请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纯净FeSO4溶液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稀硫酸和NaOH溶液):向一定量硫铁矿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   ▲   ,过滤,得到较纯净的FeSO4溶液。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除油污       ②防止Fe2+被氧化         ③60℃左右

④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洗涤干净

解析

①生活中的废铁屑为了防止其生锈通常都在表面涂油,而表面的油污会影响酸溶,用碳酸钠溶液处理的目的是除去油污。

②  根据题目已知① pH>4时,Fe2+易被氧气氧化,调节溶液pH的目的二是防止Fe2+被氧气氧化。

③  根据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要更好的分离出(NH4)2SO4·FeSO4·6H2O沉淀,适宜的温度为60℃左右。

④  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即检验沉淀上沾的可溶性硫酸根离子是否在最后的洗涤液中存在,方法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洗涤干净。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艺流程。

解题思路

①生活中的废铁屑为了防止其生锈通常都在表面涂油,而表面的油污会影响酸溶,用碳酸钠溶液处理的目的是除去油污。

②根据题目已知① pH>4时,Fe2+易被氧气氧化,调节溶液pH的目的二是防止Fe2+被氧气氧化。

③根据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要更好的分离出(NH4)2SO4·FeSO4·6H2O沉淀,适宜的温度为60℃左右。

④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要明白沉淀上沾的可溶性离子是什么,这些离子中哪种容易检验,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检验该离子是否存在即可。

易错点

生活中的废铁屑为了防止其生锈通常都在表面涂油,而表面的油污会影响酸溶,用碳酸钠溶液处理的目的是除去油污。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5Fe2++MnO4+ 8H+=Mn2++ 5Fe3++4H2O

解析

酸性条件下MnO4转化为Mn2+,则MnO4与Fe2+反应时,MnO4转化为Mn2+,Fe2+转化为Fe3+,结合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书写其离子方程式:5Fe2++MnO4+ 8H+=Mn2++ 5Fe3++4H2O。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酸性条件下MnO4转化为Mn2+,则MnO4与Fe2+反应时,MnO4转化为Mn2+,Fe2+转化为Fe3+,结合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书写其离子方程式,用H+补充使电荷守恒,用H2O补充使用者守恒。

易错点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考查,是高考的常考题型,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关键是搞清楚反应的物质及离子,生成的物质及离子。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固体,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铁粉

解析

向一定量硫铁矿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后被除去,滤液中含Fe3+和Al3+,需要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将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Al3+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过滤分离出氢氧化铁,沉淀洗涤后用稀硫酸溶解,再用过量铁粉还原硫酸铁为硫酸亚铁,过滤除去铁粉,得到较纯净的FeSO4溶液。补充完整的实验步骤为: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固体,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铁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题思路

向一定量硫铁矿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二氧化硅不反应,过滤后被除去,滤液中含Fe3+和Al3+,需要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将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分离出来,沉淀洗涤后再用稀硫酸溶解,再用过量铁粉还原硫酸铁为硫酸亚铁。

易错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难度较大,矿渣要先溶解,然后过滤、除杂、转化,净化,得到产品,根据矿渣的主要成分的性质设计除杂方案。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B.[实验化学]

对氨基苯磺酸是制取染料和一些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可由苯胺磺化得到。

已知:100 mL水在20℃时可溶解对氨基苯磺酸1.08 g,在100℃时可溶解6.67 g。

实验室可用苯胺、浓硫酸为原料,利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合成对氨基苯磺酸。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在一个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0 mL苯胺及几粒沸石,将三颈烧瓶放在冰水中冷却,小心地加入18 mL浓硫酸。在三颈烧瓶的两个瓶口上分别装冷凝管、温度计,另一个没有使用的瓶口用塞子塞紧。将三颈烧瓶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至170~180℃,维持此温度2~2.5小时。

步骤2:将反应产物冷却至约50℃后,倒入盛有100 mL冷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促使对氨基苯磺酸晶体析出。用该烧杯中的少量冷水将烧瓶内残留的产物冲洗到烧杯中,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得到对氨基苯磺酸粗产品。

步骤3:将粗产品用沸水溶解,冷却结晶,抽滤,收集产品,晾干可得纯净的对氨基苯磺酸。

37.实验装置中冷凝管由   ▲   处(填“a”或“b”)通入冷凝水。

38.步骤1油浴加热的优点有   ▲  

39.步骤2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促使对氨基苯磺酸晶体析出的理由是   ▲   ,用少量冷水洗涤的目的是   ▲  

40.步骤2和3均进行抽滤操作,在抽滤完毕停止抽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其目的是   ▲  

41.步骤3中若溶液颜色过深,可用   ▲   进行脱色处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为了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应该让冷却水充满冷凝管,即冷却水应该从冷凝管的下口(a处)通入。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解题思路

为了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应该让冷却水充满冷凝管,即冷却水应该从冷凝管的下口进入。

易错点

为了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应该让冷却水充满冷凝管。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解析

油浴加热可以使被加热装置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解题思路

水浴、油浴加热都可以使被加热装置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易错点

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是高考的常考题型,难度不大,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对氨基苯磺酸在低温时溶解度小,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降温,促使晶体析出洗去表面的杂质,减少固体的损失

解析

对氨基苯磺酸在低温时溶解度小,用玻璃棒搅拌可加快降温,促使晶体析出;用少量冷水洗涤,可以洗去表面的杂质,减少固体的损失。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已知:100 mL水在20℃时可溶解对氨基苯磺酸1.08 g,在100℃时可溶解6.67 g,使对氨基苯磺酸晶体析出更多,提高产率,要加快降温,减少损失。

易错点

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要善于从题干的叙述中发掘对解题有用的信息,设计的实验基本原则:成本低,污染小,产率高等。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防倒吸

解析

抽滤的原理是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压强降低,以便更好的分离出固体,在抽滤完毕停止抽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其目的是防倒吸。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

解题思路

抽滤的原理是利用抽气泵使抽滤瓶中压强降低,在抽滤完毕停止抽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闭水龙头,其目的是防倒吸。

易错点

要正确回答该问题,先要明确抽滤的原理。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活性炭

解析

活性炭有强吸附性,常用于食品及药物制取过程做脱色剂,可用活性炭脱色。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用途。

解题思路

活性炭有强吸附性,常用于食品及药物制取过程做脱色剂。

易错点

在实验操作中加入的物质都有一定目的,根据题目中实验目的,也可以反推加入的物质。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