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合肥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土壤胶体带负电荷,有利于铵态氮肥的吸收

B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D燃放的焰火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正确答案

A

解析

(A).胶体不带电,胶体微粒带电荷,故A错误;

(B).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B正确;

(C).硅元素是两性元素,表现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故C正确;

(D).不同金属的焰色反应的颜色不同,焰色反应可用于烟花,故D正确.

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应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胶体不带电,胶体微粒带电荷;

(B).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无毒;

(C).硅元素是两性元素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处;

(D).焰色反应可用于烟花.

易错点

混淆胶体不带电,胶体微粒带电荷知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0g14CO214N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2NA

B标准状况下,2.24L甲醛所含σ键数目为0.3NA

C常温常压下,4.5gH2O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5 NA

D50mL 18mol/L硫酸与足量Cu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9NA

正确答案

B

解析

(A). 14CO214N2O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6、44,44.0g14CO214N2O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所含中子数也无法计算,故A错误;

(B).一个甲醛分子中含有3个σ键,标准状况下,2.24L甲醛的物质的量为0.1mol,所含σ键数目为0.3 NA,故B正确;

(C).根据化学反应式2Na2O2+2H2O=4NaOH+O2转移2e-,4.5g H2O的物质的量为0.25mo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 NA,故C错误;

(D).浓硫酸和铜反应,稀硫酸和铜不反应,浓硫酸和铜反应的过程中,硫酸的浓度逐渐减小,达到一定浓度时和铜不反应,所以50ml 18mol/L硫酸与足量Cu共热,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9NA,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其计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 14CO214N2O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6、44,44.0g14CO214N2O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无法计算,所含中子数也无法计算;

(B).一个甲醛分子中含有3个σ键;

(C).根据化学反应式2Na2O2+2H2O=4NaOH+O2转移2e-

(D).浓硫酸和铜反应,稀硫酸和铜不反应.

易错点

甲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6.下列微粒在指定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小苏打溶液中:NO3-、AlO2-、NH4+、K+

B在空气中:H2S、CO2、SO2、CO

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C2H5OH、Na+、SO42-、CO32-

D在pH=8的溶液中:Na+、HCO3-、Br-、Mg2+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在小苏打溶液中AlO2-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在空气中H2S、SO2反应生成S和水,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C2H5OH和CO32-均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在pH=8的溶液中Na+、HCO3-、Br-、Mg2+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在小苏打溶液中AlO2-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

(B).在空气中H2S、SO2反应生成S和水;

(C).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C2H5OH和CO32-均不能大量共存;

(D).在pH=8的溶液中Na+、HCO3-、Br-、Mg2+之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

易错点

HCO3-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2AlO2-+3H2O+CO2=2Al(OH)3↓+CO32-

B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双氧水:2I-+2H++H2O2=I2+ 2H2O

C磨口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SiO2+2Na++2OH-=Na2SiO3↓+H2O

DNaHCO3溶液和少量Ba(OH)2溶液混合:HCO3-+ OH-+ Ba2+=H2O+BaCO3

正确答案

B

解析

(A).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离子反应为AlO2-+CO2+2H2O═Al(OH)3↓+HCO3-,故A错误;

(B).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故B正确;

(C).磨口玻璃试剂瓶被烧碱溶液腐蚀,生成的硅酸钠为强电解质,应该写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故C错误;

(D).NaHCO3溶液和少量Ba(OH)2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按照氢氧化钡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2OH-+Ba2+═2H2O+BaCO3↓+CO32-,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

(B).双氧水具有氧化性,能够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

(C).硅酸钠是强电解质,不能够保留化学式;

(D).氢氧化钡少量,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钡沉淀和水.

易错点

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1. 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HClO3=bO2↑+cCl2↑+dHClO4+eH2O。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电子转移守恒和氯元素守恒可推出2b+a=6c

B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在相同状态下密度是氢气的25.75信,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5HClO3=O2↑+Cl2↑+3HClO4+H2O

C由非金属性Cl>S,可推知酸性HClO4>H2SO4

D若化学计量数a=3,b=2,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0e-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分别降低为0、升高为+7,由电子守恒可知c×2×(5-0)=b×2×2+d×(7-5),解得2b+d=5c,故A错误;

(B).由分解所得混合气体,在相同状态下密度是氢气的25.75,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5.75×2=51.5,即1mol混合气体质量为51.5g,则n(Cl2)+n(O2)=1mol,n(Cl2)×71g/mol+n(O2)×32g/mol=51.5g,解n(Cl2)=0.5mol,n(O2)=0.5mol,故n(Cl2):n(O2)=1:1,令b=c=1,则由电子守恒得d×(7-5)+b×4=c×2×(5-0),即d×(7-5)+1×4=1×2×(5-0),解得d=3,根据Cl原子守恒故a=2c+d=5,再根据H原子守恒有a=d+2e,故e=1,故该情况下反应方程式为5HClO3=O2↑+Cl2↑+3HClO4+H2O,故B正确;

(C).由非金属性Cl>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可推知酸性HClO4>H2SO4,故C正确;

(D).若化学计量数a=3,b=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HClO3=2O2↑+Cl2↑+HClO4+H2O,还原产物只有Cl2,由HClO3→Cl2,Cl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0价,故生成1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2×(5-0)=10mol,即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为10e-,故D正确;

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反应中遵循电子守恒;

(B).由分解所得混合气体,在相同状态下密度是氢气的25.75确定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25.75×2=51.5,从而确定b、c,再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遵循原子、电子守恒分析;

(C).由非金属性Cl>S,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计算转移的电子数.

易错点

守恒法应用及电子转移计算方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水玻璃 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③电解质: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氨水 ④酸性氧化物:SiO2 Mn2O7 N2O5 Cl2O7(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氯水是氯气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①正确;

②CaCl2、NaOH、HCl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HD是有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②错误;

③明矾、生石膏、冰醋酸都能在水溶液里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故③错误;

④SiO2 Mn2O7 N2O5 Cl2O7都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④正确;

所以①④正确,

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分类,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①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②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

③根据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④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

易错点

电解质是自身能电离的化合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BC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轨道表示式:

C氯化铵的电子式:

DCS2分子比例(填充)模型:

正确答案

D

解析

(A).CH3CH2OH为乙醇的结构简式,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故A错误;

(B).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则C原子的轨道表示式:,故B错误;

(C).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都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子,正确的电子为,故C错误;

(D).CS2分子比例(填充)模型中,硫原子的半径大于C原子,故模型为,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常见的化学用语,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乙醇的分子式中不需要标出官能团结构;

(B).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则: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C).氯离子为阴离子,电子式中氯离子应该标出最外层电子;

(D).CS2分子比例(填充)模型中,硫原子的半径大于C原子.

易错点

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方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5.下列药品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短期保存Br2: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B锂、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密封。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必须保存在棕色磨口细口瓶中。

D红磷无需密封保存。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溴易挥发,短期保存Br2可以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故A正确;

(B).锂的密度小于煤油,所以锂要保存在石蜡中以隔绝空气,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密封,故B错误;

(C).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必须保存在试剂瓶中,故C错误;

(D)红磷易被氧化,需要密封保存,故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试剂的保存,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溴易挥发,短期保存Br2可以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B).锂的密度小于煤油,所以锂要保存在石蜡中以隔绝空气,钠、钾都保存在煤油中,密封;

(C).见光易分解的药品需放在棕色试剂瓶中,氨水,浓盐酸易挥发必须保存在试剂瓶中;

(D).红磷易被氧化,需要密封保存.

易错点

碱金属的保存方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8.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Na+、Ca2+、Fe3+、AlO2-、Si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迸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钙的混合物

C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加HCl有气体说明有CO32-或SO32-,或两者都有,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两者都有,一定不存在和碳酸根或亚硫酸根离子不共存的离子,所以不存在镁离子、铝离子,加盐酸有沉淀,说明一定有硅酸根离子,硅酸是沉淀,加入过量氨水(提供OH-)有沉淀生成,只能是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此时溶液中存在铝离子,但是原来溶液中的铝离子一定不能存在,所以该铝离子是偏铝酸根离子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所以,一定存在偏铝酸根离子,要保证溶液电中性,只有Na+这一个阳离子,所以一定存在Na+.

(A).加HCl有气体说明有CO32-或SO32-,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或两者的混合气体,故A错误;

(B).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SO32-,或两者都有,则一定不含有镁离子,它们和镁离子都不共存,所以沉淀甲是硅酸,不可能是硅酸镁,故B错误;

(C).原来溶液中Na+、AlO2-和SiO32-一定存在,故C正确;

(D).硫酸根离子是否存在不能确定,CO32-可能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和离子共存等方面的知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能和盐酸反应获得气体的是碳酸根或是亚硫酸根离子,会生成沉淀的是硅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镁离子以及铝离子不能共存于溶液中,能和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只能是氢氧化铝,偏铝酸根离子和过量的盐酸反应会生成铝离子,根据离子之间的反应以及实验现象确定存在的离子,即可解答.

易错点

离子的特征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0. 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2H2O-4e- =O2↑+4H+

B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3OH-=PO23-+3H2O

C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可能为H3PO4

D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 H2PO2-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阳极应该是酸根离子H2PO2-放电,故A错误;

(B).次磷酸(H3PO2)属于一元弱酸,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OH=H2PO2+H2O,故B错误;

(C).次磷酸(H3P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的氧化产物为H3PO4,故C错误;

(D).次磷酸(H3PO2)属于一元弱酸,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 H2PO2-,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电极反应式、离子方程式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阳极应该是酸根离子H2PO2-放电;

(B).次磷酸(H3PO2)属于一元弱酸,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OH=H2PO2+H2O;

(C).次磷酸(H3P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的氧化产物为H3PO4

(D).次磷酸(H3PO2)属于一元弱酸,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 H2PO2-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9. 工业上曾经通过反应“3Fe+4NaOH Fe3O4+2H2↑+4Na↑”生产金属钠,己知铁的熔点1535℃、沸点300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铁的量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

B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可获得钠

C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

D该反应条件下铁的金属性比钠强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铁为固体,增大铁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钠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将生成的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得不到钠,故B错误;

(C).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为4mol即转移的电子数约为4×6.02×1023,故C正确;

(D).该反应条件下铁的还原性比钠强,而不是金属性,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铁为固体,增大铁的量,反应速率不变;

(B).钠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C).每生成1molH2,转移的电子为4mol;

(D).该反应条件下铁的还原性比钠强.

易错点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2.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C

解析

(A).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变化得到氢氧化铁胶体,应该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氢氧化铁胶体,故A错误;

(B).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由于氯化镁易水解、氯化氢易挥发,若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到的是Mg(OH)2,应该在HCl气流中加热氯化镁溶液制取无水氯化镁,故B错误;

(C).溴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而溴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故C正确;

(D).硫酸镁和NaOH溶液反应时NaOH过量,过量的NaOH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是发生沉淀的转化,所以不能据此判断溶度积常数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无法得到胶体;

(B).氯化氢具有挥发性,蒸干氯化镁溶液趁热过滤最终得到的是Mg(OH)2

(C).溴单质易溶于四氯化碳而溴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

(D).硫酸镁和NaOH溶液反应时NaOH过量,过量的NaOH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易错点

明确反应的实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4.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图1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NH3

B实验室可以用图2装置制备Fe(OH)2

C用图3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用图4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NO2体积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为向上排空气法,故A错误;

(B).Fe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Fe不能失去电子,应与电源正极相连,故B错误;

(C).SO2与NaOH反应,导致烧瓶中气体减少,则图中装置可完成“喷泉”实验,故C正确;

(D).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则不能排水测定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应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Fe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

(C).SO2与NaOH反应,导致烧瓶中气体减少;

(D).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易错点

应用电解原理制备Fe(OH)2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5. 类比推理是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CO2是直线型分子,推测CS2也是直线型分子

BSiH4的沸点高于CH4,推测HCl的沸点高于HF

CFe与Br2反应生成FeBr3,推测Fe与I2反应生成FeI3

DNaCl与浓H2SO4加热可制HC1,推测NaI与浓H2SO4加热可制HI

正确答案

A

解析

(A).O和S是同族元素,故形成的CO2和CS2都是直线形分子,该推理合理,故A正确;

(B).HF中存在氢键,因此HF的沸点高于HCl,故B错误;

(C).因I2的氧化性较弱,在碘单质与铁反应生成的是FeI2,故C错误;

(D).浓硫酸氧化性很强,能够将HBr氧化为Br2,不能用该方法制取HBr,故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O和S同主族,二者形成的CO2和CS2都是直线形分子;

(B).HF中存在氢键;

(C).I2的氧化性较弱,碘单质与铁反应生成FeI2

(D).浓硫酸能够将HBr氧化为Br2.

易错点

HF中存在氢键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6.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己略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A).N2+O22NO,2NO+O2=2NO2,N2不能与O2直接反应生成NO2,故A错误;

(B).SO32-+H+=HSO3-,HSO3-+H+=SO2↑+H2O,SO32-+2H+=SO2↑+H2O,符合转化关系,故B正确;

(C).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气是强氧化剂氧化变价金属生成高价化合物,不能一步生成氯化亚铁,故C错误;

(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氢氧化铝不能和一水合氨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性质、物质转化关系、物质反应的定量关系和产物判断,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甲+丁=乙,乙+丁=丙,甲+丁=丙,

(A).N2+O22NO,2NO+O2=2NO2,N2不能与O2直接反应生成NO2

(B).亚硫酸根离子滴入盐酸反应生成亚硫酸氢根离子,继续加入盐酸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亚硫酸根离子和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C).氯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溶液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气是强氧化剂氧化变价金属生成高价化合物;

(D).铝离子和一水合氨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弱酸弱碱,继续加入一水合氨不会生成偏铝酸根离子;

易错点

氢氧化铝的两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8.某铁的氧化物(FexO) 5.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则x值为( )

A0.80

B0.85

C0.70

D0.90

正确答案

C

解析

FexO中Fe的平均化合价为,被氧化为Fe3+,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标准状况下112mL Cl2转移电子数为.则有:,解得x=0.70,

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根据电子守恒可知,FexO被氧化为Fe3+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易错点

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电子转移守恒运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清洗仪器时,判断洗涤干净的标准是器壁内出现均匀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B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仪器已洗干净,故A操作正确;

(B).滴加试剂时应防止污染滴管,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B错误;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可使滴定管流出的液体充分反应,故C正确;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为防止流出容量瓶外,可使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故D正确.

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根据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考虑;

(B).滴加试剂时应防止污染滴管;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接触锥形瓶内壁,可使滴定管流出的液体充分反应;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应防止流出容量瓶外.

易错点

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7. 将足量的X气体通入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可知二氧化碳与氯化钙不反应,无现象,故错误;

②SO2与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正确;

③NH3与AgNO3溶液反应,先生成沉淀后生成银氨溶液,则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故错误;

④NO2与Na2S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则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故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①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

②SO2与Ba(NO3)2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NH3与AgNO3溶液反应,先生成沉淀后生成银氨溶液;

④NO2与Na2S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

易错点

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46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8分

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H2O (g)。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完成下列填空:

19.半水煤气含有少量硫化氢。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_______溶液中(填写试剂名称),出现______,可以证明有硫化氢存在。

20.写出半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变换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半水煤气中V(H2): V(CO): V(N2)=9:7:4,经CO变换后的气体中:V(H2): V(N2)=__________。

21.碱液吸收法是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有一吸收了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测定其溶液组成,采用双指示剂法进行滴定。

步骤:用移液管量取V0mL的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先滴入1-2滴酚酞做指示剂,滴定达到终点时用去c mol.L-1的标准盐酸溶液VlmL,此时再向溶液中滴入1-2滴_____做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又用去V2mL标准盐酸溶液。

第二次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通过Vl和V2的相对大小可以定性也可定量判断溶液的组成。

若V1>V2,写出此时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若2V1=V2,写出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

讨论:若V12,在第一次滴定时未用标准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第二次滴定前发现并纠正了错误,则____ (填化学式)浓度偏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硝酸铅(或硫酸铜);黑色沉淀

解析

将水煤气通入硝酸铅(或硫酸铜)溶液中,出现黑色沉淀,证明含有硫化氢,

故答案为:硝酸铅(或硫酸铜);黑色沉淀;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气体检验,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可以利用硫化氢与硝酸铅或硫酸铜等反应进行检验;

易错点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O+H2OCO2+H2;4:1

解析

据图可知CO的变换产物为CO2,得其反应方程式为CO+H2OCO2+H2,若半水煤气中V(H2):V(CO):V(N2)=9:7:4,反应中氮气体积不变,根据方程式:CO+H2OCO2+H2,可知经CO变换后的气体中V(H2):V(N2)=(9+7):4=4:1,

故答案为:CO+H2OCO2+H2;4:1;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工业合成反应、化学计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据图可知CO的变换产物为CO2,得其反应方程式为CO+H2O CO2+H2,反应中氮气体积不变,根据方程式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进而计算CO变换后的气体中氢气与氮气体积之比;

易错点

反应方程式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甲基橙;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溶液恰好由黄色变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Na2CO3和NaOH ;r(Na+)>r(HCO3-)>r(CO32-)>r(OH-)>r(H+);Na2CO3

解析

Na2CO3中加入盐酸反应时,其实质是H+与结合,随着盐酸的加入先结合生成了HCO-3,再结合生成碳酸并分解生成CO2和H2O,所以在实验中先加酚酞(在pH大于10时显粉红色,pH为8~10时显浅红色,在pH小于7时褪为无色)作指示剂,指示反应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NaHCO3;后加甲基橙(在pH小于3.1时显红色,pH为3.1~4.4时呈橙色,pH大于4.4时呈黄色)作指示剂,指示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故答案为:甲基橙;当最后一滴标准液滴入,溶液恰好由黄色变橙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第一次滴定可能反应: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次滴定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

如果是纯碳酸钠溶液,则与盐酸反应两次消耗的盐酸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其物质的量相等,即V1=V2

如果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因为盐酸加进去先跟氢氧化钠反应,后跟碳酸钠反应,会使V1>V2

如果只有氢氧化钠时,V1>0,V2=0;

如果只有碳酸氢钠,则V1=0,V2>0;

如果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则V2> V1

2V1=V2,其溶质为Na2CO3和NaHCO3,且n(Na2CO3):n(NaHCO3)=1:1,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顺序为r(Na+)>r(HCO3-)>r(CO32-)>r(OH-)>r(H+),

V12,在第一次滴定时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此时滴定管用标准盐酸润洗,致使盐酸浓度变小,使得Na2CO3浓度偏大,

故答案为:Na2CO3和NaOH ;r(Na+)>r(HCO3-)>r(CO32-)>r(OH-)>r(H+);Na2CO3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探究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测定,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酚酞在pH大于10时显红色,pH为8~10时显浅红色,在pH小于7时褪为无色,以酚酞作指示剂,指示反应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NaHCO3

后加甲基橙(在pH小于3.1时显红色,pH为3.1~4.4时呈橙色,pH大于4.4时呈黄色)作指示剂,指示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第一次滴定可能反应: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次滴定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

如果是纯碳酸钠溶液,则与盐酸反应两次消耗的盐酸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其物质的量相等,即V1=V2

如果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因为盐酸加进去先跟氢氧化钠反应,后跟碳酸钠反应,会使V1>V2

如果只有氢氧化钠时,V1>0,V2=0;

如果只有碳酸氢钠,则V1=0,V2>0;

如果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则V2> V1,据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双指示剂滴定原理,题目难度较大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6分

TiO2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I、工业上用钛铁矿石(FeTi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经过下述反应制得:

其中,步骤③发生的反应为:2H2SO4+FeTiO3=TiOSO4+FeSO4+2H2O。

22.写出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净化钛矿石时,是否需要除去杂质FeO?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3.净化钛矿石时,需用浓氢氧化钠溶液来处理,写出该过程中两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4.④中加入的X可能是( )

AH2O2

BKMnO4

CKOH

DSO2

25.④⑤两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写出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阴极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电解过程中需定期向电解槽池中加入碳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9.所以不能直接由TiO2和Cl2反应(即氯化反应)来制取TiCl4。请从反应原理角度说明该反应难进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第四周期IVB族;不需要

解析

Ti元素核外有22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或[Ar]3d24s2),该元素的能层数为4、价电子数为4,所以钛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VB族,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所以净化钛矿石时,不需要除去杂质FeO,

故答案为:第四周期IVB族;不需要;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钛铁矿石粉碎、净化,净化时加入浓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SiO2+2OH-=SiO32-+H2O;然后向钛铁矿石中加入过量80%硫酸并加热至343K-353K,发生反应2H2SO4+FeTiO3=TiOSO4+FeSO4+2H2O,FeO和硫酸反应生成FeSO4,加入X并调节溶液的pH得到沉淀和TiO2+、SO42-,说明加入X后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然后调节溶液pH值将铁离子沉淀,然后将TiO2+、SO42-加热、过滤得到TiO2·2H2O,焙烧得到TiO2.

根据其价电子数及能层数确定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Ti元素核外有22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氧化亚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不需要除去杂质FeO;

易错点

钛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l2O3+2OH-=2AlO2-+H2O

解析

两性氧化物是氧化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两性氧化物是氧化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易错点

Al2O3的性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④X应该具有强氧化性,且不能引进杂质,具有氧化性的是双氧水和高锰酸钾溶液,但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亚铁离子时引进新的杂质,所以故选A;

故答案为: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④X应该具有强氧化性,且不能引进杂质;

易错点

试剂X的作用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除去亚铁离子

解析

④⑤两步的目的是除去亚铁离子,防止制得的二氧化钛中含有杂质,

故答案为:除去亚铁离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除杂,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④⑤两步的目的是除去亚铁离子;

易错点

金属离子的分离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TiOSO4+3H2O=TiO2•2H2O↓+H2SO4

解析

⑥中TiO2+水解生成TiO2.2H2O,反应方程式为TiOSO4+3H2O=TiO2•2H2O↓+H2SO4

故答案为:TiOSO4+3H2O=TiO2•2H2O↓+H2SO4

II、TiO2可通过下述两种方法制备金属钛: 方法一是电解TiO2来获得Ti(同时产生O2):

将处理过的TiO2作阴极,石墨为阳极,熔融CaCl2为电解液,用碳块作电解槽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水解原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⑥中TiO2+水解生成TiO2•2H2O;

易错点

根据反应物和产物推断分析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TiO2+4e-=Ti+2O2-(或Ti4++4e-=Ti)

解析

阴极上得电子反应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钛,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或Ti4++4e-=Ti),

故答案为:TiO2+4e-=Ti+2O2-(或Ti4++4e-=Ti);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阴极上得电子反应还原反应生成金属钛;

易错点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第(7)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碳单质会与阳极产生的氧气反应而不断减少;

解析

阳极上氧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氧气和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需要定期补充碳,

故答案为:碳单质会与阳极产生的氧气反应而不断减少.

方法二是先将TiO2与Cl2、C反应得到TiCl4,再用镁还原得到Ti。因下述反应难于发生:

TiO2 (s) +2Cl2 (g)TiCl4(1)+O2 (g) △H= +151 kJ/mol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阳极上氧离子失电子生成氧气,氧气和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易错点

电极反应的分析

第(8)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该反应的△H>0,△S<0,反应难自发进行

解析

TiO2 (s) +2Cl2 (g)TiCl4(1)+O2 (g) △H=+151kJ/mol该反应中,反应物有2mol气体,生成物只有1mol气体,△S<0,又△H>0,则△H-T△S>0,故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故答案为:该反应的△H>0,△S<0,反应难自发进行.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反应的方向判断,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用△H-T△S来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易错点

反应方向的判断依据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可用焦炭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在高温下与氯气反应生成SiCl4和CO,SiCl4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SiCl4的装置示意图。(本题共12分)

实验过程中,石英砂中的铁、铝等杂质也能转化为相应氯化物,SiCl4、AlCl3、FeCl3遇水均易水解,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右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30.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装置D的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1.D、E间导管短且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G中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中肯定存在OH-、Cl-和SO4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酸根离子(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提出假设】假设1:只有SO32-;假设2:既无SO32-也无ClO-;假设3:_______。

【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试剂有:3mol/L H2SO4、1mol/L NaOH、0.01 mol/L KMnO4、溴水、淀粉-KI、品红等溶液。

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mol/L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c三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请完成下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除杂,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易错点

各部分装置的作用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防止生成物中的AlCl3,FeCl3等杂质凝结成固体堵塞导管

解析

D中石英砂中的铁、铝等杂质也能转化为相应氯化物,D、E间导管短且粗防止生成物中的AlCl3,FeCl3等杂质凝结成固体堵塞导管,

故答案为:防止生成物中的AlCl3,FeCl3等杂质凝结成固体堵塞导管;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D中石英砂中的铁、铝等杂质也能转化为相应氯化物;

易错点

题目信息的应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只有ClO-;①0.01mol/L的KMnO4(或溴水);②品红;③淀粉-KI;若溶液变为蓝色

解析

由假设1和假设2可知,要检测的为SO32-和ClO-,故假设3为只有ClO-,又因为SO32-会使KMnO4溶液褪色,而ClO-不会,所故可以用来检测假设1,H2SO3和ClO-具有漂白性,会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可以用来检测假设2,ClO-可以氧化KI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边蓝色,可以用来检测假设3,

故答案为:只有ClO-;①0.01mol/L的KMnO4(或溴水);②品红;③淀粉-KI;若溶液变为蓝色.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方案设计,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由假设1和假设2可知,要检测的为SO32-和ClO-,故假设3为只有ClO-,又因为SO32-会使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而ClO-不会,所故可以用来检测假设1,H2SO3和ClO-具有漂白性,会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可以用来检测假设2,ClO-可以氧化KI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边蓝色,可以用来检测假设3.

易错点

根据现象选择合适的试剂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