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 滁州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2.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A

BB

CC

DD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某同学组装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其中电极I为Al,其它均为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Al2(SO4)3溶液的烧杯是原电池,其余两个为电解(电镀)池

B盐桥中电子从右侧流向左侧

C电极II逐渐溶解

D电极IV的电极反应:Cu2+ + 2e = Cu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完成下表所列的四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A

BB

CC

DD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氯化银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实际上是一个个由很多“AgCl”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向盛有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静置后用一束光照射试管,试管的三个不同区域中只有一个区域具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区域是A,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最小

B该区域是B,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介于A、C之间

C该区域是C,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最大

D各区域AgCl的大小相同,但只有B区域中分散质的大小介于1~100nm之间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H2O(l)==2H2(g)+O2(g) △H=+571.6KJ·mol-1,无法求H2的燃烧热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无法比较二者的稳定性

C已知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气体,放出19.3KJ的热量,无法推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D已知2C(s) +2O2(g)==2CO2(g) △H1;2C(s)+ O2(g)==2CO(g) △H2,无法得出△H2>△H1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C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 )

A1mol•L-1 MgCl2溶液中的Mg2+数为NA

B8.96L标准状况下的NH3气体通入含0.05mol Al2(SO4)3的溶液中的到的溶液含AlO2-数目为0.1NA

C5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氢原子的总数为0.6 NA

D100 mL 12mol•L-1 浓盐酸与足量MnO2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NA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工业上用粗盐(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 化肥NH4Cl,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O2

B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玻璃棒

C对粗盐溶液除杂可依次加入NaOH、Na2CO3、BaCl2,再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

D右图所示装置可以比较Na2CO3和NaHCO3晶体热稳定性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焰火的五彩缤纷是某些金属元素化学性质的展现

B将煤气化后再作为能源,可减少PM2.5引起的危害

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盛有银氨溶液、蛋白质溶液的烧杯均出现光亮的通路

D氨气液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常用来做冷冻剂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电化学降解NO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的A极为负极

B电解的过程中有H+从左池移动到右池

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仅为:2NO3- + 12H++ 10e- = N2↑ + 6H2O

D若电解过程中转移4moL电子,则交换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为20.8g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5.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与NaOH反应的氯气为0.3mol

B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

Cn(Na+):n(Cl-)可能为7:3

D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8:2:1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 溶液:

B向石灰水中滴加少量Ca(HCO3)2溶液:Ca2++2HCO3+2OH= CaCO3↓+CO32-+2H2O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2-+ 2H2O= 4OH+O2

D一定量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的质量最大时:

2Ba2++4OH+Al3++2SO42-= 2BaSO4↓+AlO2+2H2O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亚硝酸钠(有毒性,市场上很易与食盐混淆)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物理性质与NaCl极为相似。相关化学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NaNO2稳定性大于NH4NO2

C可用KI—淀粉试纸和稀硝酸鉴别NaNO2和NaCl

D分解NaN3盐每产生1molN2 转移6mol e-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3.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2H2O-4e- =O2↑+4H+

B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3OH-=PO23-+3H2O

C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重铬酸钾溶液中,H3PO2的还原产物可能为H3PO4

D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 H2PO2-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分值: 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5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至不产生气泡为止,过滤、冷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蓝绿色固体。该小组同学猜想此固体为xCuCO3•yCu(OH)2.

(1)为了验证猜想,先进行定性实验。

实验Ⅱ:取适量蓝绿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若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蓝绿色固体中含有CO32-

(2)为进一步确定蓝绿色固体的组成,使用如下装置再进行定量实验。

实验Ⅲ:称取5.190g样品,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C和D中。

16.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时要

通入适量的空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测得装置C增重0.270g,装置D增重1.320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8.若x=y=1,写出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有同学为了降低实验误差,提出如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装置B前,先通空气一段时间后再称量C、D的初始质量

B将D换为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

C将C、D颠倒并省去E装置.

分值: 1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20.人们常用催化剂来选择反应进行的方向。右图所示为一定条件下1mol CH3OH与O2发生反应时,使用不同的催化剂,生成CO、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O2(g)和生成物H2O(g)略去]。

676

①写出1 moL HCHO与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3OH与O2在有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产物中HCHO比率大大提高的原因是

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设计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该装置中

a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况下有11.2L氧气参与反应,Zn电极质量改变     克。

分值: 1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钠、钾的碘化物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工业利用碘、NaOH和铁屑为原料可生产碘化钠,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22. 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如果温度过低,会生成碘的低价副产品NaIO。若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所得溶液中IO3与I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生产流程中加入过量铁屑的目的是 ,过滤所得固体中除剩余铁外,还有红褐色固体,则加入铁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4.溶液2中除含有H+外,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试设计实验证实该金属阳离子的存在:

25.溶液2经一系列转化可以得到草酸亚铁晶沐(FeC2O4·2H2O),称取3.60 g草酸亚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图中数据,根据信息写出过程I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试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

分值: 21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8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