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2.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A).乙醇易挥发,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高锰酸钾褪色不能说明乙烯的生成,故A错误;
(B).大小烧杯口应相平,减少热量散失,图中不能准确测定中和热,故B错误;
(C).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烧杯中压强减小,则图中可验证减压蒸馏原理,故C正确;
(D).乙醇能和水形成二元共沸物,直接蒸馏,不能得到无水乙醇,需要生石灰吸收水分,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乙醇易挥发,乙醇、乙烯均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B).大小烧杯口应相平;
(C).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烧杯中压强减小;
(D).乙醇能和水形成共沸物
易错点
乙醇的蒸馏
3.某同学组装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其中电极I为Al,其它均为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Ⅳ是阴极,Ⅲ是阳极、Ⅱ是正极,
(A).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Ⅳ是阴极,Ⅲ是阳极、Ⅱ是正极,则前2个烧杯组成原电池,第3个烧杯是电解池,故A错误;
(B).盐桥中无电子通过,故B错误;
(C).电极Ⅱ是正极,正极上发生反应为Cu 2++2e-=Cu,所以电极Ⅱ质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
(D).电极Ⅳ是阴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电极Ⅰ为Al,其它均为Cu,Al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Ⅰ是负极、Ⅳ是阴极,Ⅲ是阳极、Ⅱ是正极,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电极反应式
4.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完成下表所列的四个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C2H5OH与浓硫酸加热至170℃制取乙烯,发生消去反应,X中NaOH溶液除去二氧化硫,Y中Br2水褪色可检验乙烯,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有沉淀生成说明有三氧化硫,使品红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故B正确;
(C).X可除去混有的硫化氢,Y可检验乙炔,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Y中观察到褪色可检验乙炔,故C正确;
(D).过量的氯气能与碘化钾反应,不能确定与碘化钾反应的是溴单质,故D错误.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
(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
(C).X可除去混有的硫化氢,Y可检验乙炔;
(D).过量的氯气能与碘化钾反应
易错点
电石与食盐水反应生成的乙炔气体中可能混有硫化氢杂质气体
5.氯化银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实际上是一个个由很多“AgCl”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向盛有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静置后用一束光照射试管,试管的三个不同区域中只有一个区域具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gCl属于难溶物,静置后A、B、C三个区域中,A区域应为溶液,C区域为沉淀,只有B区域属于胶体.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即题中所述“集合体”)的大小介于1~100nm之间,单个的AgCl直径都相等.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gCl属于难溶物,静置后A、B、C三个区域中,A区域应为溶液,C区域为沉淀,只有B区域属于胶体.
易错点
集合体的大小影响密度大小
6.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已知2H2O(l)═2H2(g)+O2(g)△H=+571.6KJ•mol-1,则2H2(g)+O2(g)=2H2O(l)△H=-571.6kJ/mol,氢气的燃烧热为,故A错误;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该反应为吸热反应,说明石墨具有的能量小于金刚石,则石墨的稳定性大于金刚石,故B错误;
(C).已知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19.3KJ的热量,由于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无法计算该反应中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故无法推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故C正确;
(D).反应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中,前者完全燃烧,后者不完全燃烧,则后者放出热量较少,结合焓变为负值可知△H2>△H1,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根据盖斯定律可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据此得出氢气的燃烧热;
(B).物质具有的能量越高,其稳定性越弱;
(C).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无法计算放出19.3kJ热量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则无法书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D).碳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较多,焓变为负值,放出热量越多,焓变越小.
易错点
可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7.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X、Y、Z、W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X应位于第二周期,且应处于周期表中右半部分,W与X处于同一主族,且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那么X为O,W为S,那么Z为P,T为As,Y为Si,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由于非金属性O>S>P,故H2O>H2S>H3P,故A错误;
(B).YX2为SiO2,属于原子晶体,该固体熔化克服的是共价键,没有分子间作用力,故B错误;
(C).S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单质,常在火山口附近,故C错误;
(D).As处于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上,具有半导体的性能,T2X3为As2O3,As的化合价为+3,处于中间价,故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X、Y、Z、W为短周期元素,由元素周期表可知:X应位于第二周期,且应处于周期表中右半部分,W与X处于同一主族,且W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那么X为O,W为S,据此结合选项判断即可.
易错点
晶体中的作用力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 )
正确答案
解析
(A).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镁离子个数无法计算,故A错误;
(B).氨水为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沉淀,故得不到AlO2-,故B错误;
(C).乙醇溶液中,水的物质的量是0.15mol,氢原子0.3mol;乙醇的物质的量是0.05mol,氢原子0.3mol,故氢原子的总数为0.6NA,故C正确;
(D).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故浓盐酸不能反应完全,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1.2NA个,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溶液体积不明确;
(B).氨水为弱碱不能溶解氢氧化铝沉淀
(C).乙醇溶液中氢原子有两部分,分别来自水和乙醇,其中水的物质的量是0.15mol,乙醇的物质的量是0.05mol;
(D).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与稀盐酸不反应.
易错点
乙醇水溶液中氢原子的计算易漏掉水中的氢原子
9.工业上用粗盐(含Ca2+、Mg2+、SO4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 化肥NH4Cl,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氨气溶解度较大,故应先通入氨气,碱性溶液中再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增大,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A错误;
(B).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这些过程中需要玻璃棒搅拌、引流等,故B正确;
(C).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C错误;
(D).Na2CO3加热不易分解,NaHCO3晶体加热容易分解,故小试管中盛放NaHCO3,大试管中盛放Na2CO3,NaHCO3间接加热能分解,Na2CO3直接加热不分解,能证明两者的稳定性,图中试剂放反,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氨气溶解度较大,故应先通入氨气;
(B).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操作,据此解答即可;
(C).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无先后顺序要求;
(D).Na2CO3加热不易分解,NaHCO3晶体加热容易分解,据此解答即可.
易错点
粗盐提纯中所加试剂的顺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焰色反应是某些金素元素的物理性质,故A错误;
(B).将煤气化后得到可燃性气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减少PM2.5,故B正确;
(C).FeCl3溶液不是胶体,没有丁达尔现象,故C错误;
(D).液氨气化时吸收热量导致其周围温度降低,所以液氨是一种重要的制冷剂,则氨气在液化时放出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
(B).将煤气化后得到可燃性气体,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
(D).液氨气化时吸收热量导致其周围温度降低.
易错点
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元素物理性质的展现
12.电化学降解NO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该装置中,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Ag-Pt电极为阴极、Pt电极为阳极,连接阴极的B电极为负极,A为正极,故A错误;
(B).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故H+从左池移动到右池,故B正确;
(C).阴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NO3-+6H2O+10e-=N2↑+12OH-,故C正确;
(D).转移1mol电子时,阳极(阳极反应为H2O失电子氧化为O2和H+)消耗0.5mol水,产生1molH+进入阴极室,阳极室质量减少9g;阴极室中放出0.1molN2(2.8g),同时有1molH+(1g)进入阴极室,因此阴极室质量减少1.8g,故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9g-1.8g=7.2g,则转移4mol电子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7.2g×4=28.8g,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依据图中Ag-Pt电极,硝酸根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氮气,发生还原反应,可知Ag-Pt为电解池的阴极,B为电源的负极;
(B).电解池中阳离子移向阴极;
(C).阴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NO3-+6H2O+10e-=N2↑+12OH-;
(D).转移1mol电子时,阳极(阳极反应为H2O失电子氧化为O2和H+)消耗0.5mol水,产生1molH+进入阴极室,阳极室质量减少9g;阴极室中放出0.1molN2(2.8g),同时有1molH+(1g)进入阴极室.
易错点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5.将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浓度为10.0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由于反应后体系中没有NaOH,故氢氧化钠反应完,根据钠元素守恒n(NaOH)=n(NaCl)+n(NaClO)+n(NaClO3)=0.03L×10mol/L=0.3mol,根据氯原子守恒有2n(Cl2)=n(NaCl)+n(NaClO)+n(NaClO3)=0.3mol,故参加反应的氯气n(Cl2)=0.15mol,故A错误;
(B).根据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产物只有NaClO,转移电子数最少,为0.3mol××1=0.15mol,氧化产物只有NaClO3,转移电子数最多,为0.3mol××1=0.25mol,故B正确;
(C).根据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产物只有NaClO,n(Na+):n(Cl-)最大为2:1,当氧化产物为NaClO3,n(Na+):n(Cl-)最小为6:5,故6:5<n(Na+):n(Cl-)<2:1,而7:3>2:1,故C错误;
(D).令n(NaCl)=8mol,n(NaClO)=2mol,n(NaClO3)=1mol,生成NaCl获得的电子为8mol×1=8mol,生成NaClO、NaClO3失去的电子为2mol×1+1mol×5=7mol,得失电子不相等,即n(NaCl):n(NaClO):n(NaClO3)不可能为8:2:1,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由于反应后体系中没有NaOH,故氢氧化钠反应完,根据钠元素守恒n(NaOH)=n(NaCl)+n(NaClO)+n(NaClO3),由氯原子守恒有2n(Cl2)=n(NaCl)+n(NaClO)+n(NaClO3);
(B).利用极限法解答,根据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产物只有NaClO,转移电子数最少,氧化产物只有NaClO3,转移电子数最多;
(C).根据方程式Cl2+2NaOH=NaCl+NaClO+H2O、3Cl2+6NaOH=5NaCl+NaClO3+3H2O可知,氧化产物只有NaClO,n(Na+):n(Cl-)最大为2:1,当氧化产物为NaClO3,n(Na+):n(Cl-)最小为6:5;
(D).令n(NaCl)=8mol,n(NaClO)=2mol,n(NaClO3)=1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验证判断.
易错点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用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的离子反应为
,故A错误;
(B).向石灰水中滴加少量Ca(HCO3)2溶液的离子反应为Ca2++HCO3-+OH-=CaCO3↓+H2O,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Na2O2+2H2O=4Na++4OH-+O2↑,故C错误;
(D).一定量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沉淀的质量最大时的离子反应为2Ba2++4OH-+Al3++2SO42-=2BaSO4↓+AlO2-+2H2O,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生成氢氧化镁、氢气、氯气;
(B).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C).过氧化钠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
(D).至沉淀的质量最大,生成硫酸钡、偏铝酸钾、水.
易错点
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1.亚硝酸钠(有毒性,市场上很易与食盐混淆)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物理性质与NaCl极为相似。相关化学性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NaNO2与NH4Cl的反应生成NH4NO2和NaCl,为复分解反应,故A错误;
(B).NH4NO2加热易分解,而NaNO2加热难分解,所以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故B正确;
(C).硝酸也能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使得淀粉变蓝色,故无法鉴别NaCl与NaNO2,故C错误;
(D).NaN3中氮的化合价为,生成1个N2转移个电子,则每产生1molN2转移mole-,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NaNO2与NH4Cl的反应生成NH4NO2和NaCl;
(B).根据铵盐加热易分解,而钠盐加热难分解;
(C).硝酸也能将碘离子氧化;
(D).根据NaN3中氮的化合价为,生成1个 N2转移个电子分析;
易错点
NaNO2的氧化性
13.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属于一元弱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H3P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电解时,阳极上H2PO2-失电子,所以用惰性电极电解NaH2PO2溶液,其阳极反应式为H2PO2--4e-+2H2O═H3PO4+3H+,故A错误;
(B).一元弱酸与NaOH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所以H3P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PO2+OH-═H2PO2-+H2O,故B错误;
(C).H3PO2具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则将H3PO2溶液加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H3PO2的氧化产物为H3PO4,故C错误;
(D).一元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则H3PO2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3PO2H++H2PO2-,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H3P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电解时,阳极上H2PO2-失电子;
(B).一元弱酸与NaOH按照物质的量1:1反应;
(C).H3PO2具有还原性,能被高锰酸钾氧化;
(D).一元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出一个氢离子.
易错点
物质的性质
14.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求出参加反应的铜,然后求出 Cu(NO3)2,再根据 Cu(NO3)2与NaOH 反应的关系,求出NaOH 的物质的量,最终求出NaOH溶液的体积.
易错点
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的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一定温度下充分反应至不产生气泡为止,过滤、冷水洗涤、低温干燥,得到蓝绿色固体。该小组同学猜想此固体为xCuCO3•yCu(OH)2.
(1)为了验证猜想,先进行定性实验。
实验Ⅱ:取适量蓝绿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若固体溶解,生成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证明蓝绿色固体中含有CO32-
(2)为进一步确定蓝绿色固体的组成,使用如下装置再进行定量实验。
实验Ⅲ:称取5.190g样品,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C和D中。
16.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时要
通入适量的空气,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测得装置C增重0.270g,装置D增重1.320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18.若x=y=1,写出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有同学为了降低实验误差,提出如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正确答案
无水氯化钙;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影响测定结果;使分解产生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进入装置C、D中吸收;
解析
装置图可知,空气通过装置A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入一段时间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加热B装置使蓝绿色固体受热分解,通过装置C吸收生成的水蒸气,可以用中性干燥剂氯化钙,通过装置D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利用装置E中的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避免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装置D影响测定结果,用装置A通入空气般装置中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全部充入装置CD中完全吸收,称量装置CD质量变化得到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空气通过装置A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通入一段时间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加热B装置使
蓝绿色固体受热分解,通过装置C吸收生成的水蒸气,可以用中性干燥剂氯化钙,通过装置D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利用装置E中的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避免二氧化碳、水蒸气进入装置D影响测定结果,用装置A通入空气般装置中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全部充入装置CD中完全吸收,称量装置CD质量变化得到生成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
故答案为:无水氯化钙,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影响测定结果,使分解产生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进入装置C、D中吸收;
考查方向
易错点
装置的作用
正确答案
2CuCO3•Cu(OH)2
解析
称取5.190g样品,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C和D中,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C增重0.270g,增重为水的质量,物质的量=,装置D增重1.320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物质的量=,依据元素守恒和化学式xCuCO3•yCu(OH)2,得到x:y=0.03:0.015,x:y=2:1,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2CuCO3•Cu(OH)2 ;
故答案为:2CuCO3•Cu(OH)2 ;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测得装置C增重0.270g,增重为水的质量,物质的量=,装置D增重1.320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物质的量=,依据元素守恒和化学式xCuCO3•yCu(OH)2,计算x:y得到化学式;
易错点
装置的作用
正确答案
2CuSO4+2Na2CO3+H2O=CuCO3• Cu(OH)2↓+CO2↑+Na2SO4
解析
若x=y=1,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时生成的物质化学式为CuCO3•Cu(OH)2,结合原子守恒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为:2CuSO4+2Na2CO3+H2O=CuCO3• Cu(OH)2↓+CO2↑+Na2SO4;
故答案为:2CuSO4+2Na2CO3+H2O=CuCO3• Cu(OH)2↓+CO2↑+Na2SO4;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若x=y=1,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时生成的物质化学式为CuCO3•Cu(OH)2,,结合原子守恒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
易错点
反应产物的分析
正确答案
解析
(A).应尽可能全部赶出装置CD中空气,影响测定结果,加热装置B前,先通空气一段时间后再称量C、D的初始质量,故A正确;
(B).将D换为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更有利于称量前后固体质量来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结果更精确,故B正确;
(C).CD颠倒,水吸收质量会增大,另外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C也会造成测定误差,故C错误;
故选A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尽可能全部赶出装置CD中空气就按少测定误差;
(B).将D换为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更有利于称量前后质量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C).CD颠倒,水吸收质量会增大,另外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C也会造成测定误差;
易错点
各部分装置的作用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20.人们常用催化剂来选择反应进行的方向。右图所示为一定条件下1mol CH3OH与O2发生反应时,使用不同的催化剂,生成CO、CO2或HCHO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O2(g)和生成物H2O(g)略去]。
676
①写出1 moL HCHO与O2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3OH与O2在有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产物中HCHO比率大大提高的原因是 ,
利用甲醇燃料电池设计如右图所示的装置,该装置中
a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况下有11.2L氧气参与反应,Zn电极质量改变 克。
正确答案
①HCHO(g)+ O2(g)=CO(g)+H2O(g) ΔH= -235 KJ/mol
②催化剂使生成HCHO的活化能降低,同时使生成CO的活化能升高,并且生成HCHO的活化能低于生成CO的活化能
解析
(1)①HCHO(g)+O2(g)═CO(g)+H2O(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676-158-283)kJ•mol-1=-235kJ•mol-1,所以1moL HCHO生成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CHO(g)+O2(g)═CO(g)+H2O(g)△H=-(676-158-283)KJ•mol-1=-235kJ•mol-1,
故答案为:HCHO(g)+O2(g)═CO(g)+H2O(g)△H=-235kJ•mol-1;
②由图催化剂使生成HCHO的活化能降低,同时使生成CO的活化能升高,并且生成HCHO的活化能低于生成CO的活化能,所以有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产物中HCHO比率大大提高,
故答案为:催化剂使生成HCHO的活化能降低,同时使生成CO的活化能升高,并且生成HCHO的活化能低于生成CO的活化能;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根据图表可知HCHO(g)+O2(g)═CO(g)+H2O(g)中反应物能量高,生成物能量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然后依据图中给出数据解答;
②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能越低,普通分子越容易转化成活化分子,反应越容易,反应速率越快;
易错点
图像分析
正确答案
O2+4e-+2H2O=4OH-;
CH3OH-6e-+8OH-=CO32-+6H2O;
Cu-2e-=Cu2+;
64
解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易错点】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甲醇燃料电池是电源,氧气是氧化剂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则a为正极,b为负极,Zn为阴极,Cu为阳极,根据电子守恒进行计算分析。
钠、钾的碘化物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工业利用碘、NaOH和铁屑为原料可生产碘化钠,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22. 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如果温度过低,会生成碘的低价副产品NaIO。若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所得溶液中IO3-与I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3.生产流程中加入过量铁屑的目的是 ,过滤所得固体中除剩余铁外,还有红褐色固体,则加入铁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4.溶液2中除含有H+外,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试设计实验证实该金属阳离子的存在:
,
25.溶液2经一系列转化可以得到草酸亚铁晶沐(FeC2O4·2H2O),称取3.60 g草酸亚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图中数据,根据信息写出过程I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试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
正确答案
4I2+8OH-=IO3-+IO-+6I-+4H2O
解析
NaOH溶液和碘反应时所得溶液中IO3-与I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若均为1mol,由电子守恒可知,生成I-为,结合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离子反应为4I2+8OH-=IO3-+IO-+6I-+4H2O,
故答案为:4I2+8OH-=IO3-+IO-+6I-+4H2O;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制备流程可知,碘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I、NaIO3,加入Fe与NaI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I、氢氧化铁,经过滤后得到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过滤后溶液中主要含NaI,分离、提纯得到NaI;
生成IO3-与IO-,I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则还生成NaI,结合电子、电荷守恒分析;
易错点
据化合价的升降配平离子方程式
正确答案
还原IO3-(或使IO3-转化为I-);3H2O+2Fe+NaIO3=NaI+2Fe(OH)3↓
解析
加入过量铁屑的目的是将NaIO3完全转化为NaI,加入铁屑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O+2Fe+NaIO3=NaI+2 Fe(OH)3↓,
故答案为:还原IO3-(或使IO3-转化为I-);3H2O+2Fe+NaIO3=NaI+2Fe(OH)3↓;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Fe与NaI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易错点
据氧化还原分析产物
正确答案
Fe2+;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褪色,证明存在Fe2+(或者加入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证明存在Fe2+);
解析
固体中除剩余铁屑外,还有红褐色固体,加硫酸得到溶液2除含有H+外,固体完全溶解,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Fe2+,证实该金属阳离子的存在方法为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褪色,证明存在Fe2+(或者加入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证明存在Fe2+),
故答案为:Fe2+;取少量试样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若KMnO4溶液褪色,证明存在Fe2+(或者加入K3[Fe(CN)6]产生蓝色沉淀,证明存在Fe2+);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溶液含H+,固体完全溶解,Fe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易错点
离子的检验操作
正确答案
①FeC2O4•2H2OFeC2O4+2H2O↑;②Fe2O3
解析
①3.60g草酸亚铁晶体,物质的量为0.2mol,过程I使其质量减少3.60-2.88g=0.72g,恰好为0.4mol水的质量,则过程Ⅰ发生的反应是: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FeC2O4+2H2O↑,
故答案为:FeC2O4•2H2OFeC2O4+2H2O↑;
②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素质量为:3.6g××100%=1.12g,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素完全转化到氧化物中,
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0g-1.12g=0.48g,
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g:0.48g=7:3,
设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
则56x:16y=7:3,
x:y=2:3,
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2O3,
故答案为:Fe2O3.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过程I使其质量减少3.60-2.88g=0.72g,恰好为0.4mol水的质量;
②由元素守恒计算氧化物中Fe元素的质量,再利用原子个数比确定化学式.
易错点
质量守恒的计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