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石嘴山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3.分枝酸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8O6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D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正确答案

C

解析

A. 分子式为 C10H10 O6

B、根据分支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枝酸含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错误;

C、分枝酸含有羧基和羟基,可分别与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类型相同,正确;

D、分支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所以1mol分枝酸最多能与2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

解题思路

A. 分子式为 C10H10 O6

B、分枝酸含羧基、羟基和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

C、分枝酸含有羧基和羟基可与乙醇、乙酸发生反应;

D、分支酸分子中含有2个羧基;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包含了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易错点在判断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性质。

知识点

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7.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的 ,ZX2是一种储氢材料,W与Y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

BY形成的离子与W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数不可能相同

C化合物X2Y、ZY、WY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由X、Y、Z、W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

正确答案

D

解析

A、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O2-、Na+、Al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其半径依次减小,故A错误;

B、X和Y元素能形成2种化合物,X2Y(H2O)和X2Y2(H2O2),故B错误;

C、化合物X2Y、ZY、WY3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故C错误;

D、由X、Y、Z、W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酸性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解题思路

从题目所给的条件可以看出X是H元素,Y是O元素,Z是Na元素,W是Al元素,R是S元素。

易错点

由原子结构判断元素;

知识点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

B目前科学家已经制得单原子层锗,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有望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

C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等有害气体转化为N2和CO2,该装置中的催化剂可降低NO和CO反应的活化能,有利于提高该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D近期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呈加速蔓延之势,已知该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A、裂解是深度裂化,所以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等短链烃,错误;

B、目前科学家已经制得单原子层锗,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电子迁移速率快,所以可以取代硅用于制造更好的晶体管,正确;

C、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平衡,所以不能提高反应的转化率,错误;

D、近期在西非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呈加速蔓延之势,已知该病毒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乙醇使蛋白质变性并非是将病毒氧化,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的消毒原理相同,都是利用二者的强氧化性;双氧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稀溶液能用于皮肤的消毒;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根和氯离子。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化学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解题思路

A、裂解是深度裂化,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等短链烃;

B、单原子层锗,其电子迁移率是硅的10倍;

C、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

D、乙醇使蛋白质变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

易错点

1. 裂解的含义及目的

2.各种消毒剂消毒的原理。

知识点

绿色化学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

C1mol 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D标准状况下,2.24L戊烷所含分子数为0.1 NA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未交代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含有多少mol。

B.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 NA

C.1mol Na2O2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3 NA 

D.标准状况下,戊烷是液体。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题思路

C.过氧根O算一种2离子。

易错点

1.标准状况下物质纯在的状态。 

2. 过氧根O算一种2离子

知识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均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分别加水稀释100倍,pH变为b和c, 则a、b、c的大小关系是:b>c>a

B常温下5.0×10-3mol·L-1KHA溶液的pH=3.75 ,该溶液中c(A2-)< c(H2A)

Ca mol/L的HCN溶液与b 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N-),则a一定小于b

DNa2C2O4溶液:c(OH-)=c(H+)+c(HC2O4-)+2c(H2C2O4)

正确答案

D

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具有相同的pH,由于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则在稀释时强碱的变化程度大,加水稀释促进一水合氨电离;

B. 常温下5.0×10-3mol·L-1KHA溶液的pH=3.75 ,说明HA-是弱离子,电离大于水解,该溶液中c(A2-)>c(H2A) C. HCN是很弱的酸,因此假设刚好中和 全部生成 NaCN,由于CN-会水解,必定造成CN-的浓度小于Na+的浓度,因此a=b时 也是c(Na+)>c(CN-)D. Na2C2O4溶液:存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 二式相加得c(OH-)=c(H+)+c(HC2O4-)+2c(H2C2O4)。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以及盐的水解。

解题思路

A.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则在稀释时强碱的变化程度大;

B. HA-是弱离子,存在电离和水解 ;

C. HCN生成NaCN,由于CN-会水解;

D. Na2C2O4溶液:存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二式。

易错点

本题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易错点注意盐的类型和溶液酸碱性关系,酸碱都抑制水的电离.

知识点

有关范围讨论题的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6.铅、二氧化铅、氟硼酸(HBF4)电池是一种低温性能优良的电池,常用于军事和国防工业,其总反应方程式为Pb+PbO2+4HBF42Pb(BF4)2+2H2O[已知:HBF4、Pb(BF4)2均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溶液中的BF4- 向负极移动

B放电时,转移1mol电子时正极减少的质量为119.5g

C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减弱

D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2e-==Pb

正确答案

C

解析

       原电池的总反应为:Pb+PbO2+4HBF4=2Pb(BF42+2H2O,故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2e-=Pb2+;正极反应:PbO2+2e-+4H+=Pb2++2H2O,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充电时,阴极反应:Pb2++2e-=Pb,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A、放电时,此装置为原电池,阴离子BF4-要向负极移动,故A正确;

B、放电时,正极反应:PbO2+2e-+4H+=Pb2++2H2O,每当转移2mol电子时正极有1molPbO2溶解,质量减少239g,故转移1mol电子时正极减少的质量为119.5g,故B正确;

C、充电时,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产生大量氢离子,故阳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故C错误;

D、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即是将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倒过来,故阴极反应为:Pb2++2e-=Pb,故D正确.

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解题思路

原电池的总反应为:Pb+PbO2+4HBF4===2Pb(BF42+2H2O,故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2e-=Pb2+;正极反应:PbO2+2e-+4H+=Pb2++2H2O,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充电时,阴极反应:Pb2++2e-=Pb,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据此分析.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应注意的是在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在电解池中,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知识点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4.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解析

A、产生红棕色气体是因为加入了硫酸后溶液中就有了硝酸,硝酸与亚铁离子发生反应,硝酸被还原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氧气结合生成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的缘故;

B、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是在碱性的环境下,淀粉水解后没中和原来的硫酸,导致没有红色沉淀产生;

C、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除乙烯外还可能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使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

D、硅酸钠的酸性度小于碳酸,所以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产生析出硅酸沉淀。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醛基被氧化的环境、乙醇与浓硫酸共热的产物。

解题思路

A、加入了硫酸后溶液中就有了硝酸;

B、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的反应是在碱性的环境下;

C、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除乙烯外还可能产生二氧化硫;

D、硅酸钠的酸性度小于碳酸。

易错点

1.硝酸的强氧化性;

2. 醛基被氧化的环境。

知识点

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14分

9.1-乙氧基萘常用作香料,也可合成其他香料。实验室制备1-乙氧基萘的过程如下:

已知:1-萘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有难闻的苯酚气味。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

(1)、将72g 1-萘酚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加入5mL浓硫酸混合。将混合液置于如图所示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实验中使用过量乙醇的原因是        

(2)、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3)、该反应能否用实验室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                

(4)、反应结束,将烧瓶中的液体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有机层。为提纯产物有以下四步操作:①蒸馏;②水洗并分液;③用10%的NaOH溶液碱洗并分液;④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并过滤。正确的顺序是             (选填编号)。a.③②④①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5)、实验测得1-乙氧基萘的产量与反应时间、温度的变化

如图所示,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

可能的两个原因是                                    

(6)、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43g,本实验中1-乙氧基萘的产率为        

正确答案

(1)、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   (2)、冷凝回流

(3)、不能、产物沸点大大高于反应物乙醇,会降低产率   (4)、a

(5)、 1-萘酚被氧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6)、50%

解析

(1)首先,根据 萘酚的熔沸点可知其常温下是固体,由于它易溶于乙醇,形成 萘酚的乙醇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因此使用过量乙醇作溶剂;其次,乙醇过量,可以提高 萘酚的转化率。

(2)反应结束,烧瓶中液体含有 乙氧基萘、 萘酚、乙醇、硫酸和水,倒入冷水中经处理得到的有机层含有 乙氧基茶、 萘酚、乙醇,由于 萘酚的性质与苯酚相似,与 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钠盐,而 乙氧基萘、乙醇都不能与 溶液反应,因此先加入过量 溶液除去 萘酚,再水洗并分液,得到的有机层含有乙氧基萘、乙醇及少量水,然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过滤所得滤液含有 乙氧基茶和乙醇,最后用蒸馏法分离 乙氧基萘和乙醇(两者沸点相差较大),得到纯净的 乙氧基萘,故A正确。

(3)由于酚类物质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乙醇的沸点较低,因此反应时间延长,温度升高, 萘酚被氧化,乙醇大量挥发等,所以 乙氧基萘的产量下降。

(4)根据反应方程式知, 萘酚完全反应生成 乙氧基萘,提纯的产品经测定为 ,故 乙氧基萘的产率为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机物的制备,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解题思路

(1)使用过量的乙醇可提高1-萘酚的转化率,

(2)结合题中的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提纯产物的步骤为A,

(3)如果时间延长,温度升高1-萘酚被氧化(或:温度高乙醇大量挥发)(或:温度高发生副反应),

(4)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得1-乙氧基萘的产率为50%。

知识点

苯酚的用途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14分

10.甲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工业上用CH4和H2O为原料,通过反应Ⅰ和Ⅱ来制备甲醇。

⑴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g)通入反应室(容积为100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H4(g)+H2O(g) CO(g)+3H2(g)……Ⅰ。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上图。

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图中的P1        P2(填“<”、“>”或“=”),100℃时平衡常数为            

③该反应的△H        0(填“<”、“>”或“=”)。

⑵在压强为0.1 MPa条件下,将a mol CO与 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H<0……Ⅱ。

①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mol CO和3mol H2

②为了寻找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A.则上表中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a=________、b=_______。

B.根据反应Ⅱ的特点,右上图是在压强分别为0.1MPa和5MPa下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请指明图中的压强Px=_________MPa。





正确答案

⑴①0.0030 mol/(L·min)    ②< 2.25×10-4    ③>   

⑵①BD    ②A.a=150,b=1/3    B.0.1

解析

(1)①根据v(H2)=3v(CH4)=3×=0.0030mol•L-1•min-1,故答案为:0.0030mol•L-1•min-1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甲烷的转化率减小,可以去200℃来分析,发现甲烷的转化率是p1时大于p2时的,所以P1<P2

CH4(g)+H2O(g)=CO(g)+3H2(g)

初始浓度:0.01     0.02     0       0

变化浓度:0.005    0.005    0.005    0.015

平衡浓度:0.005    0.015     0.005    0.015

100℃时平衡常数= (mol/L)2=2.25×10-4 (mol/L)2

故答案为:<;2.25×10-4

③一定压强下,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H>0;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多,其熵越大,所以△S>0,故答案为:>,>;

(2)①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产率降低,故A错误;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产物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甲醇的产率增加,故B正确;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容器容积不变,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甲醇的产率不变,故C错误;D、再充入amol CO和3amol H2,可等效为压强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产率增加,故D正确.

故选:BD

②A、采取控制变量法,探究合成甲醇的温度和压强的适宜条件,所以温度、压强是变化的,应保持不变,所以m=1/3,比较使用1、2,压强不同,所以温度应相同,故n=150,故答案为:n=150,1/3;B、温度相同时,作垂直x轴的辅助线,发现压强为Py的CO的转化率高,反应为前后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移动,所以Px<Py,所以压强Px=0.1MPa.故答案为:0.1.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

解题思路

(1)根据v(H2)=3v(CH4)进行计算。

(2)①平衡向“减弱”外界条件变化的方向移动,但不能“抵消”外界条件的变化。

增大并不意味着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只有时才可以肯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③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并不一定提高,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也并不一定增大(因为反应物或反应混合物的总量增大了),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会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④存在平衡且平衡发生移动时才能应用平衡移动原理。

易错点

1.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2.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计算。

知识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15分

8.粉煤灰中含有SiO2、Al2O3、Fe2O3等,某实验室对其进行处理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得到的“熟料”中可溶性的成分主要是NH4Fe(SO42、NH4Al(SO42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Fe(SO42、NH4 Cl、CH3COO NH4 的溶液中NH4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滤渣B的主要成分为                 ,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已知KSP[Fe(OH)3]=4×1038,KSP[Al(OH)3]=1×10﹣33.为实现步骤③的实验目的,应使溶液中c(Fe3+)、c(Al3+)均小于或等于1×10﹣9 mol•L﹣1可认为完全沉淀,则溶液A至少应调节到pH=        用NH4HCO3调节pH的实验原理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实验室进行第④步操作时,所需的仪器是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                         ,得到的晶体主要成份是(填化学式)               .第⑤步所加试剂D是                 ;第⑥步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CH3COO NH4<NH4 Cl<NH4Fe(SO42  

(2)SiO2、SiO2+2OH=SiO32﹣+H2O;

(3)6 ;H++HCO3=H2O+CO2↑;

(4)玻璃棒;蒸发皿;(NH42SO4;NaOH溶液;[Al(OH)4]-+CO2+H2O= Al(OH)3↓+HCO3-

解析

(1)根据题意,Fe2O3与NH4HSO4反应生成 NH4Fe(SO42、氨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4NH4HSO42NH4Fe(SO4)2+2NH3↑+3H2O;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Fe(SO42、NH4 Cl、CH3COO NH4 的溶液中NH4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H3COO NH4<NH4 Cl<NH4Fe(SO4故答案为:CH3COO NH4<NH4 Cl<NH4Fe(SO42

(2)SiO2不溶于一般酸性溶液,不溶于氨水;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故答案为:SiO2、SiO2+2OH﹣=SiO32﹣+H2O;

(3)根据KSP=1×10﹣33;c(Al3+)均小于或等于1×10﹣9molL﹣1可认为完全沉淀,此时c(OH)==1×10﹣8;在酸性溶液中,H++HCO3﹣=H2O+CO2↑;

故答案为:6;H++HCO3=H2O+CO2↑;

(4)实验室进行第④步操作时,滤液C得到硫酸铵,所需的仪器是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玻璃棒、蒸发皿;第⑤步所加试剂NaOH,生成四羟基合硫酸根离子,第⑥步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为通入CO2,酸碱中和生成(NH42SO4

故答案为:玻璃棒;蒸发皿;(NH42SO4;NaOH溶液;[Al(OH)4]-+CO2+H2O= Al(OH)3↓+HCO3-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考查物质制备实验分析判断,物质性质的理解应用,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盐类水解分析应用。

解题思路

(1)根据题意,Fe2O3与NH4HSO4反应生成 NH4Fe(SO42、氨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4NH4HSO42NH4Fe(SO4)2+2NH3↑+3H2O;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Fe(SO42、NH4 Cl、CH3COO NH4 的溶液中NH4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H3COO NH4<NH4 Cl<NH4Fe(SO4

(2)SiO2不溶于一般酸性溶液,不溶于氨水,所以滤渣B的主要成分为SiO2 。

(3)由于Ksp[Fe(OH)3]=4×10-38< Ksp [Al(OH)3]=1×10-32,Fe(OH)3先出现沉淀,根据Ksp [Al(OH)3]=1×10-32;c(Al3+)均小于或等于1×10﹣5 mol•L﹣1可认为完全沉淀,此时c(OH)==1×10﹣9,c(H)= 1×10﹣5,PH=5,所以溶液A至少应调节到pH=5。

(4)实验室进行第④步操作时,所需的仪器是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玻璃棒、蒸发皿;滤液C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铵溶液,所以得到的晶体是硫酸铵。

易错点

1.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书写。

2. 根据Ksp判断沉淀。

知识点

硅和二氧化硅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15分

11.【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甲酸钠广泛用作催化剂和稳定合成剂,印染行业的还原剂,还可用于生产保险粉、草酸和甲酸。用电石炉废气(CO 75~90%,以及少量CO2、H2S、N2、CH4等)其合成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用碱液洗涤的目的是                ,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列举两例)。

(2)上述合成工艺中采用循环喷射吸收合成,其目的是                                ;最后排空的尾气主要成分是                     

(3) 合成时,得到的HCOON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5%,合成塔反应液中分离出HCOONa·2H2O的主要步骤有                              ,再经先涤干燥得到。

(4) 甲酸钠高温时分解制取草酸钠(Na2C2O4)的化学方程式为                                   

(5) 在甲酸钠、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可得到重要工业产品保险粉(Na2S2O4)同时产生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除去其中的CO2、H2S等酸性气体

CO2+2NaOH =Na2CO3+H2O, H2S+2NaOH = Na2S + H2O等

(2)使尾气中的CO被充分吸收;N2和CH4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4)2HCOONa  + H2

(5)HCOO + 2SO2 + OH= S2O4 2-+ CO2 +H2O

解析

       电石炉废气(CO 75~90%,以及少量CO2、H2S、N2、CH4等)先除尘,然后用碱液洗涤,溶液中CO2、H2S反应生成盐,然后将气体通入合成塔,并加入NaOH溶液、加热至160﹣200℃、加压,最终得到HCOONa.2H2O,最后剩余N2和CH4,将尾气排空。

(1)碱液具有碱性,能吸收酸性气体,CO2、H2S都是酸性气体,被碱液吸收,发生的反应为CO2+2NaOH=Na2CO3+H2O、H2S+2NaOH=Na2S+2H2O,

故答案为:除去其中的CO2、H2S等酸性气体;CO2+2NaOH=Na2CO3+H2O、H2S+2NaOH=Na2S+2H2O;

(2)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合成工艺中采用循环喷射吸收合成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尾气中的CO被充分吸收;反应过程中N2、CH4不参加反应,所以最后排空的尾气主要成分是N2和CH4

故答案为:使尾气中的CO被充分吸收;N2、CH4

(3)从溶液中获取溶质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再经洗涤干燥得到,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4)甲酸钠高温时分解生成草酸钠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HCOONaNaOOCCOONa+H2↑,

故答案为:2HCOONaNaOOCCOONa+H2↑;

(5)反应物是甲酸钠、NaOH和二氧化硫,生成物是Na2S2O4和二氧化碳、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COO+2SO2+OH=S2O42﹣+CO2+H2O,

故答案为:HCOO+2SO2+OH=S2O42﹣+CO2+H2O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解题思路

       电石炉废气(CO 75~90%,以及少量CO2、H2S、N2、CH4等)先除尘,然后用碱液洗涤,溶液中CO2、H2S反应生成盐,然后将气体通入合成塔,并加入NaOH溶液、加热至160﹣200℃、加压,最终得到HCOONa.2H2O,最后剩余N2和CH4,将尾气排空,

(1)碱液具有碱性,能吸收酸性气体;

(2)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最后排空的尾气主要成分是N2和CH4

(3)从溶液中获取溶质采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再经洗涤干燥得到;

(4)甲酸钠高温时分解生成草酸钠和氢气;

(5)反应物是甲酸钠、NaOH和二氧化硫,生成物是Na2S2O4和二氧化碳、水,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离子方程式.

易错点

       本题考查物质分离和提纯,为高频考点,易错点在离子反应、基本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明确反应原理及操作基本方法是解本题关键。

知识点

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