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嘉兴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5.下列有机反应中,哪一个反应与其它三个反应的反应类型不同的是( )

A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B2CH3CH2OH+O22CH3CHO+2H2O

CCH3CH3Br+NaOHCH3CH2OH+NaBr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A).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B).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与O2发生氧化反应;
(C).CH3CH3Br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D).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则A、C、D为取代反应,B为氧化反应。
故答案选B。

考查方向

考查有机物的反应类型。

解题思路

(A).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B).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与O2发生氧化反应;
(C).CH3CH3Br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水解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
(D).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则A、C、D为取代反应,B为氧化反应。

易错点

没有掌握有机物的反应类型的实质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9.下列关于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混合物,后者是纯净物

B两者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均在1~100nm之间

D前者可用于杀菌,后者可用于净水

正确答案

D

解析

(A).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因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故B错误;

(C).因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较小于1nm,胶体粒子直径在l~100nm之间,故C错误;

(D).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杀菌消毒,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用来净水,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考查方向

考查溶液和胶体的重要性质

解题思路

(A).溶液和胶体都是分散系,属于混合物;

(B).因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能;

(C).因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较小于1nm,胶体粒子直径在l~100nm之间;

(D).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杀菌消毒,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用来净水。

易错点

没有掌握硫酸铜溶液杀菌的实质致D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未将蒸馏水洗涤量筒后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B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润湿,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时也不需要润湿

C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D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可以先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再继续加热蒸馏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因为量完硫酸后再转移,硫酸不可能倒干净,量筒里还有残留,但是量筒属于“量出式”仪器,即量筒中残留的液体不影响实验结果,所以A错误;

(B).pH试纸使用不需要润湿,红色石蕊试纸不润湿不能检验气体,故B错误;

(C).蒸发皿主要用来浓缩溶液和蒸发液体.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一般需要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故 C错误;

(D).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可以先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再继续加热蒸馏,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要点

解题思路

(A)因为量完硫酸后再转移,硫酸不可能倒干净,量筒里还剩余一点,但是量筒属于“量出式”仪器,即量筒中残留的液体不影响实验结果;

(B).pH试纸使用不需要润湿,红色石蕊试纸不润湿不能检验气体;

(C).蒸发皿主要用来浓缩溶液和蒸发液体.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垫石棉网,一般需要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

(D).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可以先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再继续加热蒸馏;

易错点

没有掌握蒸馏实验中沸石的作用导致D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CaO

BNa2O2

CSiO2

DMn2O7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Ca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故A正确;
(B).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
(C).SiO2与酸和碱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故C错误;

(D).Mn2O7是酸性氧化物,它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考查方向

考查了碱性氧化物的概念,碱是指能与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是碱性氧化,

解题思路

(A). CaO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
(B).Na2O2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属于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C).SiO2与酸和碱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D).Mn2O7是酸性氧化物,它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易错点

没有掌握碱性氧化物的本质特征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下列仪器对应名称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A).A为圆底烧杯;

(B).B为支管烧瓶,通常用来完成蒸馏实验;

(C).C为坩埚;

(D).D为直型冷凝管。

故答案选B

考查方向

实验仪器的名称

解题思路

根据各实验仪器的结构特点致错进行判断,

(A).A为圆底烧杯;

(B).B为支管烧瓶,通常用来完成蒸馏实验;

(C).C为坩埚;

(D).D为直型冷凝管。

易错点

没有掌握实验仪器的结构特点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墨、金刚石、足球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甲酸(HCOOH)与乙酸(CH3COOH)属于同系物

C人们发现了118种元素,即共有118种元素

DH2和D2互为同位素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甲酸与乙酸是属于同系物,甲酸的结构为HCOOH,乙酸的结构为CH3COOH,甲酸,乙酸都含有羧基基团,都属于一元羧酸所以是同系物。由于HCOOH中HCO基团,所以它有醛的性质,所以经常有人误认为它不是羧酸,误认为它与CH3COOH不是同系物,其实这是错误的,故B正确;

(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区别元素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含义,故C错误。

(D).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H2和D2组成元素相同,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考查方向

考查你对同分异构体,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等考点的理解。

解题思路

(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B).甲酸与乙酸是属于同系物,甲酸的结构为HCOOH,乙酸的结构为CH3COOH,甲酸,乙酸都含有羧基基团,都属于一元羧酸所以是同系物。由于HCOOH中HCO基团,所以它有醛的性质,所以经常有人误认为它不是羧酸,误认为它与CH3COOH不是同系物,其实这是错误的;

(C).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区别元素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原子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的含义。

(D).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H2和D2组成元素相同,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

易错点

没有掌握同位素的实质导致D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二周期VIA族

B第二周期VA族

C第三周期VIA族

D第三周期VA族

正确答案

A

解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8,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故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A).第二周期VIA族是氧,它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但不是金属,故A正确;

(B).第二周期VA族是氮,此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故B错误;
(C).第三周期IVA族是硅,它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故C错误;
(D).第三周期IIIA族是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故选D错误;

故答案选A

考查方向

考查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解题思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8,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故位于周期表中第二周期;

(A).第二周期VIA族是氧,它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但不是金属;

(B).第二周期VA族是氮,此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
(C).第三周期IVA族是硅,它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
(D).第三周期IIIA族是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6.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

ANaOH

B(NH4)2SO4

CNa2O

DCH3COONa

正确答案

D

解析

(A).NaOH含有钠离子,不含酸根离子,属于碱,故A错误;

(B).(NH4)2SO4 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后呈现酸性故B错误;

(C).Na2O不含酸根离子,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CH3COONa含有钠离子和醋酸根阴离子,属于钠盐,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盐的概念,正确理解盐的定义、盐的分类是解题的前提

解题思路

盐是指含有金属离子(铵根)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可根据所含有的金属去命名,钠盐指由钠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7.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乙炔分子球棍模型:

BNa+的结构示意图为:

C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D羟基的电子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A).乙炔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存在碳碳三键,为乙炔的球棍模型,乙炔的比例模型为:,故A

正确;

(B).Na+的核电荷数为11,所以Na+的结构示意图错误:故B错;

(C).硝基苯中硝基应该是N原子与苯环相连,所以该硝基苯的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错误,

(D).羟基中氧原子含有一个孤电子,且羟基为中性原子团,所以羟基的电子式错误;

故答案选A

考查方向

考查球棍模型、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电子式等

解题思路

(A).乙炔为直线型结构,分子中存在碳碳三键,为乙炔的球棍模型,乙炔的比例模型为;

(B).Na+的核电荷数为11,所以Na+的结构示意图错误;

(C).硝基苯中硝基应该是N原子与苯环相连,所以该硝基苯的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错误;

(D).羟基中氧原子含有一个孤电子,且羟基为中性原子团,所以羟基的电子式错误;

故答案选A

易错点

没有掌握结构简式、电子式等的表达方式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晶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钠是一种强还原剂,可以将钛、铌等金属从其熔融的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C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常用于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D铜能与氧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正确答案

A

解析

(A).Si属于半导体,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A错误;

(B).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极易失电子而体现还原性,所以可以把钛、锆、铌等从其熔融盐中置换出来,故B正确;

(C).镁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镁是制造信号弹、焰火、闪光粉、轻质合金原料,故C正确;

(D).铜能与氧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考查方向

考查金属性质、用途的有关判断

解题思路

(A).Si属于半导体,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极易失电子而体现还原性,所以可以把钛、锆、铌等从其熔融盐中置换出来;

(C).镁在空气中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镁是制造信号弹、焰火、闪光粉、轻质合金原料;

(D).铜能与氧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应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易错点

没有掌握制造光导纤维的成分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沼气属于人类利用的主要化石燃料

B煤干馏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可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

C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储存、运输都比较方便,故氢气将被人类广泛使用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但是沼气不属于人类利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所以A错误;

(B).干馏煤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B项正确;

(C).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储存、运输都比较困难,故氢气不能被人类广泛使用,故C错误

(D).燃烧反应 开始要加热 但是是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对燃料和能源(氢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等考点的理解

解题思路

(A).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的能源,但是沼气不属于人类利用的主要化石燃料;

(B).干馏煤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储存、运输都比较困难,故氢气不能被人类广泛使用;

(D).燃烧反应开始要加热 但是是放热反应,

易错点

没有掌握吸热反应的反应实质导致D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可利用厨房中的食醋除去热水瓶水垢中的CaCO3:CaCO3+2H+=Ca2++CO2↑+H2O

B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

C往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2I+2H++H2O2=I2+2H2O

D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食醋除水垢中的碳酸钙,离子方程式: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A错误;

(B).碳酸氢铵中的碳酸氢根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NH4++2OH-=NH3↑+CO32-+2H2O,故B错误;

(C).往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故C正确正确;

(D).Cl2通入水中,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解题思路

(A).食醋除水垢中的碳酸钙,离子方程式: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B).碳酸氢铵中的碳酸氢根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NH4++2OH-=NH3↑+CO32-+2H2O;

(C).往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

(D).Cl2通入水中,离子方程式:Cl2+H2O=H++Cl-+HClO,

易错点

没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6.下列关于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一氯取代物都只有两种,它们的沸点也相同

B乙烯分子与苯分子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说明二者均含碳碳双键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D乙醛加入Cu(OH)2粉末并加热可看到红色沉淀生成

正确答案

C

解析

(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物理性质不同,故A错误;

(B).苯中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所有碳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大π键,但苯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在一定条件下,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醇、羧酸和酯类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注意酯类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C正确;

(D).乙醛中加入Cu(OH)2粉末是不会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应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考查有机物结构、性质

解题思路

(A).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物质物理性质不同;

(B).苯中不含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所有碳原子之间形成一个大π键,但苯能发生加成反应;

(C).在一定条件下,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醇、羧酸和酯类都能发生取代反应,注意酯类的水解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乙醛中加入Cu(OH)2粉末是不会有砖红色沉淀生成的,应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并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易错点

没有掌握有机物的结构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紫外线、饱和Na2SO4、CuSO4溶液、福尔马林等作用下,蛋白质均会发生变性

B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是混合物

C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合成更加复杂的化合物

D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方法是: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

正确答案

C

解析

(A).将Na2SO4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出现沉淀,是盐析不是变性,故A错误;

(B).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氨基酸含有氨基、羧基,可发生取代、缩聚反应,可生成二肽、多肽或蛋白质,从而合成更加复杂的化合物,故C正确;
(D).淀粉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葡萄糖和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所以要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要先中和酸,否则无法成功,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油脂的性质,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方法实验。

解题思路

(A).将Na2SO4溶液加入蛋白质溶液,该过程为盐析;

(B).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氨基酸含有氨基、羧基,可发生取代、缩聚反应,从而合成更加复杂的化合物;
(D).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

易错点

没有掌握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条件下水解产物的方法导致D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必须是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

B右图原电池中,电流由锌棒经外电路流向铜棒

C通过构成原电池,能将反应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D银锌纽扣电池的放电反应:Zn+Ag2O+H2O=Zn(OH)2+2Ag,其中Ag2O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

D

解析

(A).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根据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从锌棒经导线流向铜棒,故B错误;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理,任何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其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原电池也一样,不可能把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其间一定有能量损耗,比如氧化还原过程放热等,故C错误;

(D).银锌纽扣电池的放电反应:Zn+Ag2O+H2O=Zn(OH)2+2Ag,其中Ag2O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判断氧化银,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考查方向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解题思路

(A).构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也可以是金属和非金属。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B).根据闭合回路的电流方向,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从锌棒经导线流向铜棒;

(C).根据热力学第二定理,任何一个能量转化的过程,其效率都不可能达到100%,原电池也一样,不可能把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其间一定有能量损耗,比如氧化还原过程放热等;

(D).银锌纽扣电池的放电反应:Zn+Ag2O+H2O=Zn(OH)2+2Ag,其中Ag2O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判断氧化银。

易错点

没有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Cl2晶体中存在共价键

BH2SO4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SO42-,所以硫酸是离子化合物

CSiO2属于原子晶体,熔化破坏共价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DI2是分子晶体,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A).CaCl2只有钙离子和氯离子,氯离子间不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

(B).硫酸分子中O原子和H原子、S原子和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所以硫酸中只含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SiO2属于原子晶体,SiO2熔化只破坏共价键,故C错误;

(D).I2是分子晶体,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考查方向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解题思路

(A).CaCl2只有钙离子和氯离子,氯离子间不存在共价键;

(B).硫酸分子中O原子和H原子、S原子和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所以硫酸中只含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

(C).SiO2属于原子晶体,SiO2熔化只破坏共价键;

(D).I2是分子晶体,加热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易错点

没有掌握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1.下列关于常见物质的工业冶炼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业制金属钠:电解饱和食盐水

B工业炼铁:需要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和生石灰

C冶炼镁:将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

D硫酸工业: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从接触室进入吸收塔的气体中不可能含有SO2

正确答案

C

解析

(A). 工业制金属钠是用电解溶融状态氯化钠,故A错误;

(B).工业炼铁铁矿石炼铁时的还原剂为CO,焦炭是铁矿石炼铁时的还原剂, 空气在与焦炭的反应中为炼铁提供能量,

石灰石是助矿石中杂质形成炉渣,故B错误;

(C).冶炼镁:将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故C正确;

(D).硫酸工业中二氧化硫与氧气在接触室中被氧化,二者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即使在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从接触室进入吸收塔的气体中也会含有SO2,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考查对金属的冶炼的理解

解题思路

(A). 工业制金属钠是用电解溶融状态氯化钠,故A错误;

(B).工业炼铁铁矿石炼铁时的还原剂为CO,焦炭是铁矿石炼铁时的还原剂, 空气在与焦炭的反应中为炼铁提供能量,

石灰石是助矿石中杂质形成炉渣,故B错误;

(C).冶炼镁:将六水合氯化镁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可以得到金属镁,故C正确;

(D).硫酸工业中二氧化硫与氧气在接触室中被氧化,二者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即使在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从接触室进入吸收塔的气体中也会含有SO2,故D错误。

易错点

没有掌握工业冶铁的反应实质导致B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3.下列实验用来证明气体SO2的存在,其中正确的是( )

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盐酸 ⑤通入到溴水使其褪色,再滴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A①②④⑤

B都不能证明

C①⑤能证明

D只有⑤能证明

正确答案

D

解析

①错,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有二氧化硫或氯气等气体,正确;

②错,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除二氧化硫外还可以是HCL气体等,正确;

③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气体,正确;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盐酸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气体;

⑤通入到溴水使其褪色,再滴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正确

故答案选D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对二氧化硫,气体的检验等考点的理解

解题思路

①错,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有二氧化硫或氯气等气体;

②错,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除二氧化硫外还可以是HCL气体等;

③错,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气体;

④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再滴入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溶于盐酸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气体;

⑤通入到溴水使其褪色,再滴入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易错点

没有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5.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BM与L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L>M

C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2R

D单质与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Q>L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短周期元素,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T只有-2价,则T为O元素,可知R为S元素,L、M、Q只有正价,原子半径L>Q,则L为Mg元素,Q为Be元素,原子半径M的介于L、R之间,则M为Al元素.
(A).L2+的核外电子数为12-2=10,R2-的核外电子数为16-(-2)=18,不相等,故A错误;
(B).M与L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镁为中强碱,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S2O,故C错误;
(D).金属性Mg比Be强,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L>Q,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考查方向

主要考查对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的理解。

解题思路

短周期元素,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T只有-2价,则T为O元素,可知R为S元素,L、M、Q只有正价,原子半径L>Q,则L为Mg元素,Q为Be元素,原子半径M的介于L、R之间,则M为Al元素。

(A).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离子带的电荷。

(B).M与L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氢氧化镁为中强碱;
(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S2O;
(D).金属性Mg比Be强,则Mg与酸反应越剧烈,则相同条件下单质与稀盐酸反应速率为L>Q

易错点

不能利用原子半径及化合价来推断出元素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9.某可逆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能量变化类型与CaCO3分解反应相同

B加催化剂后,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小

C若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则可以将其设计成原电池

D反应热△H=E2-E1

正确答案

C

解析

(A).该反应能量变化类型为放热反应,而CaCO3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不相同,故A错误;

(B).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还可以同等程度的增大逆反应速率,故B错误;

(C).若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则可以将其设计成原电池,故C正确;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为吸热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解题思路

(A).该反应能量变化类型为放热反应,而CaCO3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不相同;

(B).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正反应速率,还可以同等程度的增大逆反应速率

(C).若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则可以将其设计成原电池;

(D).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为吸热反应。

易错点

没有掌握放热反应的特点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3.已知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往含有FeBr2、FeI2的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滴加少

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按I、Fe2+、Br的顺序还原性逐渐减弱

B通入氯气后原溶液中Fe2+一定被氧化

C原溶液中Br一定被氧化

D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根反应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 可知,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按I、Fe2+、Br的顺序还原性逐渐减弱,故A正确;

(B). 往含有FeBr2、FeI2的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价铁离

子已经被氧化 ,故B正确。

(C).若Fe2+被完全氧化,原溶液中Br可能被部分氧化,故C错误

(D).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解题思路

(A).根反应2Fe3++2I=2Fe2++I2,Br2+2Fe2+=2Br+2Fe3+ 可知,反应中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按I、Fe2+、Br的顺序还原性逐渐减弱;

(B). 往含有FeBr2、FeI2的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价铁离

子已经被氧化;

(C).若Fe2+被完全氧化,原溶液中Br可能被部分氧化;

(D).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存在Fe2+

易错点

没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4.常温下,向20.00ml0.1000mol·L-1(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0mol·L-1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a所示溶液中:c(NH4+)>c(SO42-)>c(OH)>c(H+)

B点b所示溶液中:c(NH4+)=c(Na+)>c(H+)=c(OH)

C点c所示溶液中:c(SO42-)+c(H+)=c(NH3•H2O)+c(OH)

D点d所示溶液中:c(SO42-)>c(NH3•H2O)>c(NH4+)>c(OH)

正确答案

C

解析

(A).a点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即c(H+)>c(OH-),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结合物料守恒知c(NH4+)>c(SO42-),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H4+)>c(SO42-)>c(H+)>c(OH-),故A错误;

(B).b点溶液中,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H4+)+c(Na+)=2c(SO42-)+c(OH-),硫酸铵的酸性较弱,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即可,所以c(NH4+)>c(Na+),故B错误;

(C).c点溶液中,溶液呈碱性,所以c(H+)<c(OH-),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铵、硫酸钠、一水合氨,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H4+)+c(Na+)=2c(SO42-)+c(OH-),根据物料守恒得,根据物料守恒得c(NH4+)+c(NH3•H2O)=

2c(SO42-)=2c(Na+)),所以得c(SO42-)+c(H+)=c(NH3•H2O)+c(OH-),故C正确;

(D).d点溶液中,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一水合氨,且硫酸钠是氨水浓度的一半,一水合氨电离程度较小,所以c(NH3•H2O)>c(SO42-),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考查方向

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

解题思路

(A).a点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酸性,即c(H+)>c(OH-),铵根离子水解程度较小,结合物料守恒知c(NH4+)>c(SO42-),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H4+)>c(SO42-)>c(H+)>c(OH-);

(B).b点溶液中,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H4+)+c(Na+)=2c(SO42-)+c(OH-),硫酸铵的酸性较弱,要使混合溶液呈中性,则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即可,所以c(NH4+)>c(Na+);

(C).c点溶液中,溶液呈碱性,所以c(H+)<c(OH-),溶液中的溶质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铵、硫酸钠、一水合氨,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H4+)+c(Na+)=2c(SO42-)+c(OH-),根据物料守恒得,根据物料守恒得c(NH4+)+c(NH3•H2O)=

2c(SO42-)=2c(Na+)),所以得c(SO42-)+c(H+)=c(NH3•H2O)+c(OH-);

(D).d点溶液中,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钠、一水合氨,且硫酸钠是氨水浓度的一半,一水合氨电离程度较小,所以c(NH3•H2O)>c(SO42-);

故答案选C。

易错点

不能准确分析溶质的组成成分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量的KI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后,用CCl4萃取其中的I2,分液,在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仍呈血红色,说明该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B在一定条件下,一份双氧水样品经过2h,H2O2的浓度从0.05mol·L-1下降到0.03 mol·L-1,该双氧水在这2h中分解的平均反应速率约为0.015 mol·L-1·h-1

C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升高,对于吸热反应,反应速率加快,对于放热反应,反应速率减慢

D一定条件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2C(g),当容器内A、B、C的浓度之比为1:1:2时,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因CCl4能萃取水中的碘,溶液呈紫红色,由于CCl4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在下层,分液后在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仍呈血红色,说明该反应有一定的限度,故A正确;

(B). 在一定条件下,一份双氧水样品经过2h,H2O2的浓度从0.05mol·L-1下降到0.03 mol·L-1,该双氧水在这2h中分解的平均反应速率约为0.015 mol·L-1·h-1,故B错

(C).因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无论正反应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都加快,故C错误;

(D). 一定条件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2C(g),当容器内A、B、C的浓度之比为1:1:2时,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考查方向

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化学平衡等

解题思路

(A).因CCl4能萃取水中的碘,溶液呈紫红色,由于CCl4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在下层,分液后在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仍呈血红色,说明该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B). 在一定条件下,一份双氧水样品经过2h,H2O2的浓度从0.05mol·L-1下降到0.03 mol·L-1,该双氧水在这2h中分解的平均反应速率约为0.015 mol·L-1·h-1

(C).因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升高温度无论正反应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都加快;

(D). 一定条件下,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2C(g),当容器内A、B、C的浓度之比为1:1:2时,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易错点

没有掌握平衡状态的判断导致D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FeI2与足量的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常温下,34gNH3含有6NA个N—H共价键

C1molNa2O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4NA

D标准状况下,16gCH4与22.4LH2O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正确答案

B

解析

(A).1molFeI2中含有1mol亚铁离子、2mol碘离子,与足量氯气反应,1mol亚铁离子失去1mol电子、2mol碘离子失去2mol电子,总共转移了3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3NA,故A错误;

(B).34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每个氨气含有3个lN-H键,2mol氨气含有6NA个N—H共价键,故B正确;

(C).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2mol钠离子、1mol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3mol阴阳离子,含离子总数为3NA,故C错误;

(D).在任何条件下16gCH4与22.4LH2O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考查方向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考查

解题思路

(A).1molFeI2中含有1mol亚铁离子、2mol碘离子,与足量氯气反应,1mol亚铁离子失去1mol电子、2mol碘离子失去2mol电子,总共转移了3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B).34g氨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每个氨气含有3个lN-H键,2mol氨气含有6NA个N—H共价键;

(C).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2mol钠离子、1mol过氧根离子,总共含有3mol阴阳离子,含离子总数为3NA

(D).在任何条件下16gCH4与22.4LH2O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NA

易错点

没有掌握Na2O2中结构特点导致C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5.某100ml溶液可能含有Na+、NH4+、Fe3+、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Fe3+

B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

C原溶液中c(Cl)≥0.1mol·L-1

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 mol·L-1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加入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且加入盐酸后仍有2.33克沉淀,则可以确定原溶液中有SO42-,且其物质的量为0.01 mol,再根据加入盐酸沉淀的溶解量1.97g可知原溶液中的CO32-为0.01 mol,根据过滤后溶液中加入NaOH放出1.12L气体可知原溶液中含有的铵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5 mol,故A正确

(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根据共存性原则可知有碳酸根就不能存在Fe3+,故A正确;

(B)..根据电荷守恒原则可知,CO32-和SO42-提供的负电荷为0.04 mol,而铵根离子提供的正电荷为0.05 mol,所以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故B正确;

(C).根据电荷守恒原则可知,CO32-和SO42-提供的负电荷为0.04 mol,而铵根离子提供的正电荷为0.05 mol,所以原溶液一定存在Cl,若不含有Na+,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若含有Na+,则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01 mol,故c(Cl)≥0.1mol·L-1,故C正确;

(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 mol·L-1,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考查方向

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考查离子共存,

解题思路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加入氯化钡溶液有沉淀产生,且加入盐酸后仍有2.33克沉淀,则可以确定原溶液中有SO42-,且其物质的量为0.01 mol,再根据加入盐酸沉淀的溶解量1.97g可知原溶液中的CO32-为0.01 mol,根据过滤后溶液中加入NaOH放出1.12L气体可知原溶液中含有的铵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05 mol.

(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SO42-,根据共存性原则可知有碳酸根就不能存在Fe3+

(B).根据电荷守恒原则可知,CO32-和SO42-提供的负电荷为0.04 mol,而铵根离子提供的正电荷为0.05 mol,所以原溶液一定存在Cl,可能存在Na+

(C).根据电荷守恒原则可知,CO32-和SO42-提供的负电荷为0.04 mol,而铵根离子提供的正电荷为0.05 mol,所以原溶液一定存在Cl,若不含有Na+,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若含有Na+,则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01 mol,故c(Cl)≥0.1mol·L-1

(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Na+,则c(Cl)=0.1 mol·L-1

易错点

没有掌握离子推断技巧致错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有机物G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如下所示的合成路线合成有机物G。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26.写出A中官能团的名称:

27.D的结构简式:

28.写出B→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

A有机物G的分子式为C9H8O3

BF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甲酸甲酯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

D有机物A、B、C均能溶解于水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羟基

解析

根据A的转化关系和题给信息可知A为乙醇,故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故答案为羟基。

考查方向

官能团的名称的判断

解题思路

根据A的转化关系和题给信息可知A为乙醇。

易错点

不能准确判断A的结构致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据E的结构和D与E 的转化关系可知D为邻羟基苯甲酸,即结构为

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结构简式的判断

解题思路

据E的结构和D与E 的转化关系可知D为邻羟基苯甲酸

易错点

不能准确根据E的结构判断D的结构致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CH3CHO+O22CH3COOH

解析

根据A的转化关系和题给信息可知A为乙醇。B→C的转化关系为乙醛氧化为乙酸。反应方程式为:2CH3CHO+O22CH3COOH

故答案为:2CH3CHO+O22CH3COOH

考查方向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根据A的转化关系和题给信息可知A为乙醇。B→C的转化关系为乙醛氧化为乙酸。

易错点

没有掌握乙醛氧化为乙酸的实质致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G的分子式为C9H6O3,所以A错误;

B. F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B错误;

C.甲酸甲酯的化学式为C2H4O2 与C的化学式相同,所以与互为同分异构体,所以C正确;

D.乙醇、乙醛、乙酸均能溶解于水,所以D正确;

故答案选CD。

考查方向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判断

解题思路

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G的分子式为C9H6O3

B. F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甲酸甲酯的化学式为C2H4O2 与C的化学式相同,所以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醇、乙醛、乙酸均能溶解于水

易错点

没有掌握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致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A、B、C三种常见单质,其中A、C为气体,B为常见金属。A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先变红

后褪色。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30.A和B燃烧的现象是

31.F的化学式是 ,检验F水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方法是

3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剧烈燃烧,生成棕红(褐)色的烟

考查方向

考查铁与氯气中的燃烧现象

解题思路

A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则说明A为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溶液,说明F中含有Fe2+,能继续和Cl2反应生成D,则D为FeCl3,所以B为Fe,则Fe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生成棕红(褐)色的烟。
【解析】

A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则说明A为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溶液,说明F中含有Fe2+,能继续和Cl2反应生成D,则D为FeCl3,所以B为Fe,则Fe在Cl2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生成棕红(褐)色的烟,

故答案为:剧烈燃烧,生成棕红(褐)色的烟;

易错点

不能正确描述铁与氯气中的燃烧现象致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FeCl2

先加入KSCN(硫氰化钾)溶液,不变色,再滴加少量氯水,变为血红色,则原溶液中含有Fe2+(用酸性KMnO4溶液不给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A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则说明A为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溶液,说明F中含有Fe2+,能继续和Cl2反应生成D,则D为FeCl3,所以B为Fe,E为HCl,则F的化学式是FeCl2检验Fe2+,具体做法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两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再滴加少量氯水,变为血红色,则原溶液中含有Fe2+

故答案为:FeCl2 先加入KSCN(硫氰化钾)溶液,不变色,再滴加少量氯水,变为血红色,则原溶液中含有Fe2+(用酸性KMnO4溶液不给分,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考查方向

考查物质的化学式和离子的检验

解题思路

A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可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则说明A为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F的水溶液为浅绿色溶液,说明F中含有Fe2+,能继续和Cl2反应生成D,则D为FeCl3,所以B为Fe,E为HCl,则F的化学式是FeCl2检验Fe2+,具体做法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两滴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再滴加少量氯水,变为血红色,则原溶液中含有Fe2+

易错点

不能准确推断物质的成分致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Fe2++Cl2=2Fe3++2Cl-

考查方向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FeCl2具有还原性,能与具有氧化性的Cl2反应生成FeCl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解析】

易错点

没有掌握反应原理致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已知亚硫酸钠在空气中能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钠。某同学为探究Na2SO3溶液是否发生变质,设计如下实验测定1.0mol·L-1Na2SO3溶液的实际浓度。

33.分液漏斗中应加入足量的下列哪种试剂?      (填选项)

A浓硝酸

B65%硫酸

C浓盐酸

34.实验前后C装置增重3.2g,则测得Na2S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35.该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探究Na2SO3溶液是否发生变质,就要验证Na2SO3溶液中亚硫酸根的含量,所以不能选用氧化性强的硝酸,同时为了防止对二氧化硫气体检验的干扰,不能选用具有挥发性的盐酸。

故答案为B

考查方向

实验试剂的选择

解题思路

探究Na2SO3溶液是否发生变质,就要验证Na2SO3溶液中亚硫酸根的含量,所以不能选用氧化性强的硝酸,同时为了防止对二氧化硫气体检验的干扰,不能选用具有挥发性的盐酸。

易错点

没有掌握反应原理致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0.83mol·L-1

解析

实验前后C装置增重3.2g,则生成的二氧化氯为0.05mo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c=n/V可知Na2S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0.06L=0.83mol·L-1

故答案为:0.83mol·L-1

考查方向

根据守恒法进行计算。

解题思路

实验前后C装置增重3.2g,则生成的二氧化氯为0.05mo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表达式c=n/V可知Na2S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0.06L=0.83mol·L-1

易错点

没有掌握计算技巧致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

实验装置A、B等以及导管中残留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能完全被碱石灰吸收。

故答案为:缺少一个驱赶残留二氧化硫气体的装置(或其他合理答案)

考查方向

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题思路

实验装置A、B等以及导管中残留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能完全被碱石灰吸收。

易错点

没有掌握实验原理致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室温下,将100ml某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33g;另一份加入50ml1.0mol·L-1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13(溶液的体积为100ml)。试计算:

36.原溶液中所含H2SO4的物质的量 mol。

37.原混合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0.02

解析

一份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SO42-+Ba2+=BaSO4 ↓,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33g为BaSO4的质量,2.33gBaSO4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硫酸根守恒n(H2SO4)=n(BaSO4)=0.01mol,所以原溶液中为0.02mol。故答案为:0.02;

考查方向

考查根据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思路

一份向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SO42-+Ba2+=BaSO4 ↓,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33g为BaSO4的质量,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利用硫酸根守恒计算计算硫酸的物质的量。

易错点

不清楚反应过程导致解题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0.4

解析

另一份混合溶液中加入50mL 1.0 mol·L-1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是H2SO4+2NaOH=Na2SO4 +2H2O,HNO3+NaOH=

NaNO3+H2O,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13即氢氧根浓度为0.1mol/L(溶液的体积为100mL),则消耗的氢氧根为0.05×1.0-0.1×0.1=0.04mol,根据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 +2H2O可知,以0.01mol硫酸反应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2=0.02mol,故与硝酸反应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4mol-0.02mol=0.02mol,由方程式HNO3+NaOH

=NaNO3+H2O可知,n(HNO3)=n(NaOH)=0.02mol,故原混合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V=0.04mol/0.1L=

考查方向

考查根据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思路

另一份混合溶液中加入50mL 1.0 mol·L-1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是H2SO4+2NaOH=Na2SO4 +2H2O,HNO3+NaOH=

NaNO3+H2O,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13即氢氧根浓度为0.1mol/L(溶液的体积为100mL),则消耗的氢氧根为0.05×1.0-0.1×0.1=0.04mol,根据硫酸的物质的量计算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与硝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计算HNO3的物质的量,根据c=n/V计算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易错点

不清楚反应过程导致解题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最近几年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38.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2CO2(g)+N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H 0(选填“>”、“<”)。

②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图中画出c(CO2)

在T2、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③研究表明在紫外线照射下,由于TiO2的催化作用,空气中的某些物质会产生OH自由基,如下图所示,OH与

NO2反应为NO2+OH =HNO3,写出NO与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9.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

①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

AH4(g)+2NO2(g)=N2(g)+CO2(g)+2H2O(g) ΔH1=-867 kJ/mol

2NO2(g)N2O4(g) ΔH2=-56.9kJ/mol

H2O(g)=H2O(l) ΔH3=-44kJ/mol

写出CH4(g)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将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可达到低碳排放的目的。NH3与CO2在120℃,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尿素:CO2(g)+2NH3(g)(NH2)2CO(s)+H2O(g)。现将物质的量为1:1的NH3与CO2混合在密闭固体容器中反应,平衡后,NH3的体积分数为20%,则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③25℃时,将a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恰好显中性,用a、b表示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1分)

③NO+3OH=HNO3 + H2O (1分)

解析

①根据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图中的信息可知T1>T2,而在T2时c(CO2)大,说明该反应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该反应的△H<0。

②根据信息“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以及“表面积S1>S2”,可知在S2时反应速率要小于S1时,即c(CO2)在T2、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③由图象可知NO、NO2均被OH氧化为HNO3,依据原子守恒得到,NO+3OH═HNO3+H2O,
故答案为:

①<

③NO+3OH=HNO3 + H2O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曲线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①根据c(CO2)随温度(T)、催化剂的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图中的信息可知T1>T2,而在T2时c(CO2)大,说明该反应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该反应的△H<0。

②根据信息“当固体催化剂的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以及“表面积S1>S2”,可知在S2时反应速率要小于S1时,即c(CO2)在T2、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③由图象可知NO、NO2均被OH氧化为HNO3,依据原子守恒得到,NO+3OH═HNO3+H2O,

易错点

没有掌握反应原理致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①根据盖斯定律可知CH4(g)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N2O4(g)=N2(g)+2H2O(l)+CO2(g)  ΔH=ΔH1- ΔH2+ΔH3=898.1kJ/mol

②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

CO2(g)+2NH3(g)(NH2)2CO(s)+H2O(g)。

初始 1 1 0 0

转化 x 2x x

平衡 1-x 1-2x x

根据“NH3的体积分数为20%”可知:(1-2x)/(1-x+1-2x+x)×100%=20%,x=3/8。所以NH3的平衡转化率为[2×(3/8)/1]×100%=75%

③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溶液中c(OH-)=1×10-7mol/L,溶液中c(NH4+)=c(Cl-)=b/2mol/L,混合后反应前c(NH3•H2O)a=b/2mol/L,则反应后一水合氨的浓度为:c(NH3•H2O)=[(a/2)-(b/2)]mol/L,则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c(NH4+)×c(OH-)]/c(NH3•H2O)

=

故答案为:①CH4(g)+N2O4(g)=N2(g)+2H2O(l)+CO2(g)  ΔH=-898.1kJ/mol

②75%

( Kb单位不带不扣分)

考查方向

盖斯定律的应用和转化率、平衡常数的计算

解题思路

①根据盖斯定律可知CH4(g)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g)、CO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N2O4(g)=N2(g)+2H2O(l)+CO2(g)  ΔH=ΔH1- ΔH2+ΔH3=898.1kJ/mol

②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

CO2(g)+2NH3(g)(NH2)2CO(s)+H2O(g)。

初始 1 1 0 0

转化 x 2x x

平衡 1-x 1-2x x

根据“NH3的体积分数为20%”可知:(1-2x)/(1-x+1-2x+x)×100%=20%,x=3/8。所以NH3的平衡转化率为[2×(3/8)/1]×100%=75%

③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溶液中c(OH-)=1×10-7mol/L,溶液中c(NH4+)=c(Cl-)=b/2mol/L,混合后反应前c(NH3•H2O)a=b/2mol/L,则反应后一水合氨的浓度为:c(NH3•H2O)=[(a/2)-(b/2)]mol/L,则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c(NH4+)×c(OH-)]/c(NH3•H2O)

=

易错点

没有掌握盖斯定律的解题技巧致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氯化亚铜常用作有机合成工业中的催化剂,为白色晶体,不溶于乙醇,微溶于水,易溶于浓盐酸形成络合离子([CuCl2])。受潮露置空气中迅速氧化成碱式盐。实验室用下列流程制备:

注:①实验药品:硫酸铜晶体12.5g、氯化钠晶体6.0g、水200ml、铜粉3.5g、浓盐酸10ml。

②Na[CuCl2](易电离,溶液无色)NaCl+CuCl↓(白色沉淀)。

请回答:

40.写出实验室制取Na[CuCl2]的离子方程式

41.判断步骤②反应完全的现象是

42.步骤④有关抽滤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抽滤主要是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B在吸滤瓶和抽气泵之间应连接一个安全瓶,吸滤瓶应与安全瓶的长导管相接

C抽滤时不宜过滤胶状沉淀,否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

D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缓缓通过沉淀物

43.步骤⑤用乙醇的水溶液洗涤的目的是

44.步骤⑥烘干须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其原因是

45.氯化亚铜的定量分析:

①取样品0.25g和10ml过量的FeCl3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充分溶解。

②用0.10mol·L-1硫酸锶铈[Ce(SO4)2]标准溶液滴定。

已知:CuCl+FeCl3=CuCl2+FeCl2; Fe2++Ce4+=Fe3++Ce3+

三次平行试验结果如下(平行试验结果相差不能超过1%):

则样品中CuCl的纯度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Cu2+ + 4Cl + Cu = 2[Cu Cl2]

解析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知,Cu2+与Cu 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u +,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4Cl+ Cu=2[Cu Cl2]

故答案为:Cu2+ + 4Cl + Cu = 2[Cu Cl2]

考查方向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知,Cu2+与Cu 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u +,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4Cl+ Cu=2[Cu Cl2]

易错点

没有掌握反应原理致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反应溶液由蓝色转变成无色透明时为止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Na[CuCl2]为溶液无色可知判断步骤②反应完全的现象是反应溶液由蓝色转变成无色透明时为止。

故答案为:反应溶液由蓝色转变成无色透明时为止

考查方向

实验现象的判断

解题思路

根据题给信息:Na[CuCl2]为溶液无色可知判断步骤②反应完全的现象是反应溶液由蓝色转变成无色透明时为止。

易错点

没有掌握反应原理致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采用抽滤的方法可加速过滤,并使沉淀抽吸得较干燥,故A正确。

B.抽气泵停了之后,里面的水由于安全瓶内气压小被吸进去,不会再吸回抽气泵,而且短进长出能防止进入安全瓶的水进入吸滤瓶, 故B错误

C. 抽滤不宜过滤胶状沉淀,因为胶状沉淀易穿透滤纸,故C错误。

D. 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要注意过滤时放入布氏漏斗内的滤纸大小应小于漏斗内径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故D正确。

故答案为: A、D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解题思路

A.采用抽滤的方法可加速过滤,并使沉淀抽吸得较干燥,

B.抽气泵停了之后,里面的水由于安全瓶内气压小被吸进去,不会再吸回抽气泵,而且短进长出能防止进入安全瓶的水进入吸滤瓶

C. 抽滤不宜过滤胶状沉淀,因为胶状沉淀易穿透滤纸,

D. 洗涤沉淀时,应关小水龙头,使洗涤剂缓慢通过沉淀物。注意事项:过滤时放入布氏漏斗内的滤纸大小应小于漏斗内径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

易错点

没有掌握实验原理致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冷水洗涤除去氯化亚铜表面吸附的杂质,提高产品的纯度;同时减少产品的溶解,减少损失。

解析

由于氯化亚铜不溶于乙醇,微溶于水,所以需用乙醇的水溶液进行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液体杂质,

故答案为:洗去晶体表面的水和其它杂质。

考查方向

考查物质的溶解性

解题思路

由于氯化亚铜不溶于乙醇,微溶于水,所以用乙醇的水溶液进行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液体杂质。

易错点

没有掌握实验原理致错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氯化亚铜在潮湿空气中能迅速氧化成碱式盐而变质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受潮露置空气中迅速氧化成碱式盐”可知烘干须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其原因是氯化亚铜在潮湿空气

中能迅速氧化成碱式盐而变质。

故答案为:氯化亚铜在潮湿空气中能迅速氧化成碱式盐而变质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原理

解题思路

根据题中信息“受潮露置空气中迅速氧化成碱式盐”可知烘干须在真空干燥箱中进行,其原因是氯化亚铜在潮湿空气

中能迅速氧化成碱式盐而变质。

易错点

不能有效提取题中信息致错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95.5%

考查方向

物质纯度的测定

解题思路

第一次实验结果误差过大,所以用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平均结果进行计算,消耗硫酸铈的物质的量是0.10mol/L×0.024L=0.0024mol,则根据CuCl + FeCl=CuCl+ FeCl2、Fe2+ + Ce4+ = Fe3+ + Ce3+可知

CuCl~ FeCl~ FeCl2 ~ Ce4+

1mol                    1mol

易错点

没有理解反应原理致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某研究小组以苯为主要原料,采用以下合成路线合成医药中间体G和可降解聚合物C。

已知:

46.写出X的结构式

47.对于高分子化合物C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1molC能与2n molNaOH反应

B(C9H8O3)n既是高分子化合物C的化学式,也是链节的化学式

C高分子化合物C是缩聚产物

D酸性条件下降解时有气泡产生

48.在一定条件下,E可以生成一种含有3个六元环的化合物(C18H16O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9.写出符合要求的G的同分异构体(含有的有机物不能稳定存在)

a. 遇FeCl3溶液显紫色 b. 能与Br2按1:2发生加成反应 c. 苯环上只有两种等效氢

50.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以F和乙烯为原料,设计合成G的反应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

例: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O=C=O

解析

由于C属于碳酸酯键,根据B与C的转化关系可知X为CO2,所以其的结构式为:O=C=O

故答案为:O=C=O

考查方向

考查物质的结构式

解题思路

由于C属于碳酸酯键,根据B与C的转化关系可知X为CO2,所以其的结构式为:O=C=O

易错点

不能根据转化关系图中信息判断X的结构致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 高分子G的链状结构是属于碳酸酯键,故1molC能与2n molNaOH反应,A正确;

B. (C9H8O3)n是高分子化合物C的化学式,而其链节的化学式为C9H8O3,B错误;

C. 高分子化合物C是B与二氧化碳加聚产物,C错误;

D. 酸性条件下降解时有二氧化碳气泡产生,D正确。

故答案为:AD

考查方向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解题思路

A. 高分子G的链状结构是属于碳酸酯键,故1molC能与2n molNaOH反应;

B. (C9H8O3)n是高分子化合物C的化学式,而其链节的化学式为C9H8O3

C. 高分子化合物C是B与二氧化碳加聚产物;

D. 酸性条件下降解时有二氧化碳气泡产生

易错点

没有掌握官能团的性质致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E的结构及生产物:六元环的化合物C18H16O4可知,该反应为发生的是环状酯化反应,即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有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根据E的结构及生产物:六元环的化合物C18H16O4可知,该反应为发生的是环状酯化反应,即反应方程式为:

易错点

没有掌握书写技巧致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题给限定条件可知,该同分异构体中应该含有苯环和酚羟基,同时根据能与Br2按1:2发生加成反应可知还含有一个碳碳三键,再根据苯环上只有两种等效氢可知两个取代基应该在对位,故可以写出如下结构。

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解题思路

根据题给限定条件可知,该同分异构体中应该含有苯环和酚羟基,同时根据能与Br2按1:2发生加成反应可知还含有一个碳碳三键,再根据苯环上只有两种等效氢可知两个取代基应该在对位。

易错点

没有掌握同分异构体的苏醒技巧致错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应用逆向思维进行求解:要合成

先要合成 ,进而推断出要合成出苯甲醛和乙醛,故可以设计如下合成路线:

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合成路线的选择

解题思路

应用逆向思维进行求解:要合成

先要合成 ,进而推断出要合成出苯甲醛和乙醛,故可以设计如下合成路线:

易错点

没有掌握合成路线的设计技巧致错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