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2.某工厂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不溶于水的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下:
①浸取反应中氧化剂的化学式为 ;
滤渣Ⅰ的成分为MnO2和 __ (写化学式)
②“除铁”这一步反应在25℃进行,加入的试剂A为__________
若加A后溶液的PH调为4,溶液中Fe3+离子浓度为 mol/L。
(已知Ksp[Fe(OH)3]= 4.0×10-38)
③“沉锰”(除Mn2+)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④ 滤液Ⅱ经蒸发结晶得到的盐主要是 (写化学式)。
13.某实验小组同学用电化学原理模拟湿法炼铜,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①下图1为某实验小组设计的原电池装置,盐桥内装载的是足量用饱和氯化钾溶液浸泡的琼脂,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5.8g,则导线中通过了_____ mol电子,若不考虑甲、乙两池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向盐桥中移动,则乙池电解质溶液的质量与实验前的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差△m= g
②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光亮的U形弯铜丝浸入甲池与乙池,如图2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先前一样,但偏转角度明显减小。一段时间后,乙池石墨棒浸入液面以下部分也析出了一层紫红色固体,则甲池铜丝附近溶液的pH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乙池中石墨为_______极(填“正”、“负”、“阴”或“阳”)
银氨溶液可用于检测CO气体,实验室研究的装置如图:
14.甲酸(HCOOH)遇浓硫酸分解生成CO和H2O,该反应体现浓硫酸的 性。
15.装置A中软管的作用是 。
16.为验证上层清液中产物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a.测得上层清液pH为10。
b.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Ba(OH)2溶液,发现有白色浑浊出现,同时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c.取新制的银氨溶液滴加几滴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①实验c的目的是 。
②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上层清液中产物成分为 (填化学式)。
17.设计实验证明黑色固体的成分是Ag: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浓硫酸、浓硝酸、NaOH溶液、NaCl溶液。
取少量上述黑色固体,用蒸馏水洗净, ,说明黑色固体是Ag单质。
(补充必要的实验内容及实验现象)
18.从银氨溶液中回收银的方法是:向银氨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过滤,向沉淀AgCl中加入羟氨(NH2OH),充分反应后可得银,羟氨被氧化为N2。
①写出生成AgCl沉淀的离子反应 。
②若该反应中消耗3.3 g羟氨,理论上可得银的质 量为 g。
发展洁净煤技术、利用CO2制备清洁能源等都是实现减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8.将煤转化成水煤气的反应:C(s)+H2O(g)
CO(g)+H2(g)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若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此反应的△H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9.CO2制备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1,
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测得CO2(g) 和CH3OH(g)
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①0~9min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ν(H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相同条件下,密闭容器的体积压缩至0.5 L时,此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kJ。
a. 0 < Q < 29.5 b. 29.5 < Q < 36.75 c. 36.75 < Q < 49 d. 49 < Q < 98
③在一定条件下,体系中CO2的平衡转化率(α)
与L和X的关系如图2所示,L和X 分别表示
温度或压强。
i. X表示的物理量是 ________________ 。
ii. 判断L1与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利用铜基催化剂光照条件下由CO2和H2O制备
11.利用CO2和NH3为原料也合成尿素,在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可表示如下:
反应①:2NH3(g)+CO2(g) NH2CO2NH4(s) △H1= 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NH2CO2NH4(s) CO(NH2)2(s)+H2O(g) △H2=+72.49kJ·mol-1
总反应:2NH3(g)+CO2(g) CO(NH2)2(s)+H2O(g) △H=-86.98kJ·mol-1;
则反应①的△H1=_______________。
将猫薄荷中分离出的荆芥内酯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气进行加成,得到的二氢荆芥内酯是
一种有效的驱虫剂,可用于商业生产。下图为二氢荆芥内酯的一种合成路线:
已知:A(C10H16O)的结构中有一个五元环,能发生银镜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20.由D生成二氢荆芥内酯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D在某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高聚物,其结构简式为 ______ ,
22.写出符合以下条件的荆芥内酯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
①结构中含有苯环 ②只有一个侧链 ③能发生酯化反应 ④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其分子中最多有 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23. 已知: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结构不稳定,易脱水生成醛或酮。完成下列合成
内酯路线: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