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苯不能,则高锰酸钾能鉴别,故A正确;B.苯酚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则利于氯化铁可鉴别,故B正确;C.卤代烃不能与硝酸银反应,则用硝酸和硝酸银溶液不能验证卤代烃中卤原子的种类,故C错误;D.植物油含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而动物油不含碳碳双键,则可鉴别,故D正确。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甲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而苯不能;B.苯酚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C.卤代烃不能与硝酸银反应;D.植物油含碳碳双键,与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而动物油不含碳碳双键。
易错点
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本题主要是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10.有关NaHCO3与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A错误;B.由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可知,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两倍,故B正确;C.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常温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较NaHCO3易溶,所以析出的是碳酸氢钠,故C正确;D.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和BaCl2溶液反应,只有碳酸钠生成沉淀,二者现象不同,故D正确。
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Na2CO3和NaHCO3都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常温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较NaHCO3易溶,与酸反应时,碳酸氢钠反应较剧烈,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Na2CO3的物质的量较小,等物质的量时,生成二氧化碳相同,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该题。
易错点
Na2CO3和NaHCO3和酸反应的实质。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碳酸钠的腐蚀性过强,对胃的刺激性过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A错误;B.鱼、肉、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被称为酸性食品,过多摄入易导致血液偏酸性,故B正确;C.碘单质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故C错误;D.甲亢病人不能食用碘盐,血色病患者等不能食用铁强化酱油,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碳酸钠的腐蚀性过强;B.富含蛋白质的食品被称为酸性食物;C.碘单质因为有氧化性才能杀菌消毒;D.甲亢病人不能食用碘盐。
易错点
氢氧化铝、碳酸钠的性质,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碳酸钠水解呈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故A错误;B.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因为漂白粉中含有的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氯化钙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钾和氯化铵在溶液中水解促进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故C正确;D.三价铁离子与铜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二价铁离子,为化合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碳酸钠水解呈碱性,加热促进水解;B.漂白粉变质是因为漂白粉中含有的次氯酸钙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C.碳酸钾和氯化铵在溶液中水解促进生成氨气,降低肥效;D.三价铁离子与铜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二价铁离子
易错点
草木灰和铵态氮肥的相互影响问题。
4.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电化学装置的分析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若X为直流电源,装置为电解池,Y为铜棒接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为电镀池,Fe棒上镀铜,故A正确;B.若X为直流电源,装置为电解池,Fe接正极的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被腐蚀,故B错误;C.若X为电流计,装置为原电池,活泼金属Zn作负极,阴离子SO42﹣ 移向负极Zn,故C错误;D.若X为导线,装置为原电池,活泼金属Fe作负极,Fe棒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若X为直流电源,装置为电解池,接正极的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若X为直流电源,装置为电解池,接正极的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若X为电流计,装置为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D.若X为导线,装置为原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易错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
5.若往20mL 0.01mol•L﹣l HNO2(弱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HNO2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大,而c高于b,所以电离平衡常数:c点>b点,故A正确;B.b点得到HNO2,和NaNO2混合溶液显酸性,说明电离大于水解,所以离子浓度大小为:c(NO2﹣)>c(Na+)>c(H+)>c(OH﹣),故B错误;C.a→c温度升高说明两者中和放热,c点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而c→d没有反应发生温度降低,所以c点得到NaNO2溶液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碱性,所以c(OH﹣)>c(HNO2),故C正确;D.d点混合溶液中当c(NaOH)较大时,得到NaOH和NaNO2混合溶液,所以离子的浓度为:c(Na+)>c(OH﹣)>c(NO2﹣)>c(H+),故D正确。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HNO2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电离平衡常数越大;B.b点得到HNO2和NaNO2混合溶液显酸性,说明电离大于水解,由此分析解答,也可以结合电荷守恒分析;C.a→c温度升高说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c点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而c→d没有反应发生温度降低;D.d点混合溶液中当c(NaOH)较大时,得到NaOH和NaNO2混合溶液。
易错点
水解程度和电离程度的大小比较。
6.下列化合物的俗称与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绿矾为含有7个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其化学式为:FeSO4•7H2O,故A不选;B.芒硝为硫酸钠晶体,含有10个结晶水,其化学式为:Na2SO4•10H2O,故B不选;C.明矾的十二水硫酸铝钾,其正确的化学为:KAl(SO4)2•12H2O,故C选;D.胆矾为五水硫酸铜,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故D不选。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绿矾为硫酸亚铁晶体,含有7个结晶水;B.十水硫酸钠的俗名为芒硝;C.明矾为十二水硫酸铝钾的俗名,其化学式中还含有钾元素;D.胆矾为硫酸铜晶体,为含有5个结晶水的硫酸铜。
易错点
常见物质的俗名。
7.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O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则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正确;B.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CuFeS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S元素被氧化,故B错误;C.由反应可知,生成1 molCu2S,有1mol硫被氧化,故C错误;D.由反应可知,1molS被氧化转移6mol电子,则每转移1.2 mol电子,有0.2mol硫被氧化,故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2CuFeS2+O2=Cu2S+2FeS+SO2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2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以此来解答
易错点
Cu和S的化合价变化比较复杂,容易出错。
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A.硝酸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S,因此产物应该是硝酸铁、硫酸和一氧化氮,故A错误;B.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除了生成碳酸钠外还有一水合氨生成,方程式为NH4++HCO3﹣+2OH﹣=CO32﹣+H2O+NH3.H2O,故B错误;C.SO2不足产物应该是SO32﹣,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2C6H5O﹣+SO2+H2O=2C6H5OH+SO32﹣,故C错误;D.碳酸钙和醋酸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大理石溶于醋酸中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S;B.漏写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C.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生成亚硫酸根离子;D.碳酸钙和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
易错点
一种反应物过量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9.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标况下HF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故7.0g混合物中含有的CH2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含有氢原子为NA个,故B正确;C.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故浓硫酸不能反应完全,故生成二氧化硫分子个数小于0.46NA个,故C错误;D.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6NA个,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标况下HF为液态;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C.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D氮气和氢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易错点
氟化氢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来解决问题。
13.已知:Fe2O3(s)+C(s)═CO2(g)+2Fe(s)△H=+234.1kJ•mol﹣1
C(s)+O2(g)=CO2(g)△H=﹣393.5kJ•mol﹣1
则2Fe(s)+O2(g)═Fe2O3(s)的△H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已知①Fe2O3(s)+C(s)═CO2(g)+2Fe(s)△H=+234.1kJ•mol﹣1
②C(s)+O2(g)=CO2(g)△H=﹣393.5kJ•mol﹣1
据盖斯定律,②﹣①得:2Fe(s)+O2(g)═Fe2O3(s)△H=627.6KJ/mol。
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运用盖斯定律,用已知化学反应通过相互加减得到待求反应,相应的△H也同时相互加减即可。
易错点
盖斯定律中方程式的变化引起焓变的变化。
16.将 4mol A 气体和 2mol B 气体在 2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3C(g)+4D(s),若经 2s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9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mol•L﹣1•s﹣1
②用物质 D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mol•L﹣1•s﹣1
③2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30%
④用A、B、C来表示反应速率,其速率之比=2:1:3
其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将 4mol A 气体和 2mol B 气体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 2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0.9mol•L﹣1•s﹣1 ,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2A(g)+B(g)⇌3C(g)+4D(g)
起始量(mol) 4 2 0 0
变化量(mol) 1.2 0.6 1.8 2.4
2s末(mol) 2.8 1.4 2L×0.9mol/L=1.8mol
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0.3mol/L•s,故①正确;
②用物质D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mol/L•s=0.4mol/L•s,故②错误;
③2s末物质A的转化率=×100%=30%,故③正确;
④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④正确;
故正确的是①③④,故选A。
易错点
速率之比等于系数值比,固体不能用来计算速率。
18.常温时向20mL 0.1mol•L﹣1 HA溶液中不断滴入0.1mol•L﹣1 NaOH溶液,pH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c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单一的NaA,溶液呈碱性,说明该盐是强碱弱酸盐,HA是弱酸,HA的电离方程式:HA⇌H++A﹣,故A错误;B.a点溶液为HA和NaA的混合物,溶液呈酸性,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水的电离程度:a点<b点,故B错误;C.c点时,溶液呈碱性,得到单一的NaA,根据物料守恒c(Na+)═c(A﹣)+c(HA),故C错误;D.d点为NaOH和NaA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2,溶液呈碱性,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A﹣)>c(OH﹣)>c(H+),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c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单一的NaA,溶液呈碱性,说明该盐是强碱弱酸盐,HA是弱酸;B选项,a点溶液为HA和NaA的混合物,溶液呈酸性,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C.c点时,溶液呈碱性,得到单一的NaA,根据物料守恒;D.d点为NaOH和NaA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2,溶液呈碱性。
易错点
盐和酸碱溶液混合时离子浓度大小的判断。
19.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提示BaSO4(s)⇌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Ksp=[Ba2+]•[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
正确答案
解析
A.硫酸钡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a点在平衡曲线上,加入Na2SO4,会增大c(SO42﹣),平衡左移,c(Ba2+)应降低,故A错误;B.d点时溶液不饱和,蒸发溶剂水,c(SO42﹣)、c(Ba2+)均增大,故B错误;C.d点表示Qc<Ksp,溶液不饱和,不会有沉淀析出,故C正确;D.Ksp是一常数,温度不变Ksp不变,在曲线上的任意一点Ksp都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该图中的是平衡曲线,线上的任意点都是平衡状态,b和d不是平衡状态,A.加入Na2SO4后平衡逆向移动,但仍在线上移动;B.蒸发使离子浓度增大,d点不可能到c点;C.d点表示Qc<Ksp,溶液不饱和;D.Ksp与温度有关,a和c的Ksp相等。
易错点
读图能力、Ksp的应用以及浓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1.1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的浓度都为0.1mol•L﹣1,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某溶液Z(0.1mol•L﹣1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X、Y、Z分别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从图象趋势和沉淀于消耗Z的量,可知溶液中有偏铝酸钠,无铝盐溶液,故所加Z为硫酸溶液,从生成沉淀质量增加知含Ba2+;故AB错误;
若为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开始滴入硫酸时会生成沉淀氢氧化铝和硫酸钡沉淀,生成最大量沉淀氢氧化铝0.1mol,需要硫酸0.05mol;生成硫酸钡沉淀0.1mol,需要硫酸0.1mol,同时生成盐酸氯化氢0.2mol,所以溶液不能为中性,并且不符合第一个拐点,故D不符合;
按图象拐点分成三个阶段.
(1)硫酸和氢氧化钡分别是二元强酸强碱,因此一开始氢氧化钡的OH﹣和硫酸里的H+1:1中和.同时Ba2+和SO42﹣,1:1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2)氢氧化钡消耗完,硫酸继续滴加,氢离子开始和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由于H+和AlO2﹣是1:1反应,但硫酸是两元酸,因此硫酸的消耗量和沉淀的生成量是1:2.
(3)硫酸进一步过量,开始消耗沉淀,3份H+消耗一份Al(OH)3,因此硫酸和沉淀消耗量应为1.5:1直到把氢氧化铝完全溶解,只剩下不溶于酸的BaSO4.符合图象的数值变化;故C符合。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若Z为氢氧化钠溶液,根据图象中生成沉淀消耗的体积计算分析判断,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镁沉淀时沉淀物质的量和消耗的碱的物质的量不符合,不能是铝盐;所以z是硫酸溶液,根据图象分析。
易错点
偏铝酸钠和强酸的反应,氯化铝和强碱的反应。
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mol•L﹣1r溶液的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所以元素中H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W(H)<Y(O)<X(C),故A错误;B.氯的氧化物中氧元素表现负化合价,氧元素非金属性比氯的强,高氯酸为强酸,碳酸为弱酸,氯元素非金属性比碳的强,故非金属性Y(O)>Z(Cl)>X(C),故B错误;C.氧元素氢化物为水,常温下为液态,故C正确;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碳酸,碳酸属于弱酸,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则n为Cl2,Z为Cl,氯气与p在光照条件下生成r与s,0.01mol•L﹣1r溶液的pH为2,则r为HCl,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则p为CH4,氯气与m反应生成HCl与q,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则m为H2O,q为HClO,结合原子序数可知W为H元素,X为C元素,Y为O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
易错点
发散思维,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很难想到是甲烷和氯气的反应产物。
14.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 )
正确答案
解析
A.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e﹣=Ni2+,Fe﹣2e﹣=Fe2+;Zn﹣2e﹣=Zn2+;故A错误;B.电解过程中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Ni;阴极析出的是镍;依据电子守恒,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不相等,故B错误;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Fe2+、Zn2+、Ni2+;故C错误;D.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做阳极,铜和鉑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阳极失电子的有Fe、Zn、Ni;阴极析出的是镍;依据电子守恒计算分析;C.精炼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一定含有Ni2+;D.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做阳极,铜和鉑不失电子沉降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易错点
阳极金属的放电顺序以及阴极离子的放电顺序。
15.某模拟“人工树叶”电化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能将H2O和CO2转化为O2和燃料(C3H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该装置是电解池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所以该装置将光能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而电解池中氢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H+从阳极b极区向阴极a极区迁移,故B正确;C.电池总的方程式为:6CO2+8H2O2C3H8O+9O2,即生成9mol的氧气,阴极有6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也就是1mol的氧气,阴极有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所以被还原的二氧化碳为29.3g,故C错误;D.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该装置是电解池装置,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阳极,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阴极,而电解池中氢离子向阴极移动;C.电池总的方程式为:6CO2+8H2O2C3H8O+9O2,即生成9mol的氧气,阴极有6mol的二氧化碳被还原,由此分析解答;D.a与电源负极相连,所以a是负极阴极,电极反应式为:3CO2+18H++18e﹣=C3H8O+5H2O。
易错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反应以及离子流向问题容易记混。
17.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pH=9时,图象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c(NH4+)>c(HCO3﹣)>c(NH2COO﹣)>c(CO32﹣),故A正确;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则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为:c(NH4+)+c(H+)=2c(CO32﹣)+c(HCO3﹣)+c(NH2COO﹣)+c(OH﹣),故B正确;C.已知Kb=,温度一定时,Kb为常数,不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着CO2的通入,c(NH4+)逐渐增大,则不断减小,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开始没有NH2COO﹣,后来也不存在NH2COO﹣,所以NH2COO﹣为中间产物,即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故D正确。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根据pH=9时,图象中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分析;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正电荷的总浓度等于负电荷的总浓度;C.根据Kb=分析;D.根据图象可知开始没有NH2COO﹣,后来也不存在NH2COO﹣。
易错点
观察图像所给信息容易出错;平衡常数的利用不熟练。
20.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室温下,将等体积等浓度的HA和KOH混合(忽略体积变化),溶液呈碱性,说明该酸是弱酸,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K+)+c(H+)=c(A﹣)+c(OH﹣),该盐是强碱弱酸盐,其溶液呈碱性,c(OH﹣)>c(H+),水的电离较微弱,所以c(A﹣)>c(OH﹣),故A正确;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K+)+c(H+)=c(A﹣)+c(OH﹣),c(OH﹣)﹣c(H+)=c(K+)﹣c(A﹣)=mol/L﹣10﹣9 mol/L,故B错误;C.当等物质的量的酸和碱恰好反应时,溶液呈碱性,要使等体积的酸和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酸的浓度应大于碱,根据物料守恒得c(A﹣)+c(HA)>0.1 mol/L,故C正确;D.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即c(K+)+c(H+)=c(A﹣)+c(OH﹣),溶液呈中性,即c(OH﹣)=c(H+),则c(K+)=c(A﹣),中性溶液中水的电离较微弱,所以c(A﹣)>c(OH﹣),故D正确。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室温下,将等体积等浓度的HA和KOH混合(忽略体积变化),溶液呈碱性,说明该酸是弱酸,A.根据盐的类型确定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B.根据电荷守恒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C.当等物质的量的酸和碱恰好反应时,溶液呈碱性,要使等体积的酸和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酸的浓度应大于碱的浓度;D.根据电荷守恒确定离子浓度关系。
易错点
pH的计算普遍是学生的弱项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2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 。
2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 。
2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③反应结束后, ▲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24.上述步骤①中通入N2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原因是 ▲ ,装置中干燥管后的U形管的作用是 ▲ 。
25.数据记录如表:
①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 ▲ ;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 。
正确答案
关闭活塞K,微热反应管,试管A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若末端导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解析
关闭活塞K,微热反应管,试管A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若末端导管中水柱上升且高度保持不变,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常用方法
易错点
注意气密性检查叙述的细节。
正确答案
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反应管。
解析
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反应管。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要保证整个装置不能混入其他气体
易错点
此题隐含着Ca的性质非常活泼,容易和空气中的氧气等成分反应。
正确答案
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N2,并关闭活塞。
解析
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N2,并关闭活塞K。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一定要使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气流
易错点
Ca以及Ca的氮化物性质非常活泼,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等成分干扰。
正确答案
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可以防止钙与装置中的氧气或二氧化碳、水等反应;防倒吸。
解析
钙是活泼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等反应,所以在通入N2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用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可以防止钙与装置中的氧气或二氧化碳、水等反应,装置中干燥管后的U形管可防倒吸。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钙是活泼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等反应,装置中干燥管后的U形管可防倒吸,据此答题
易错点
可能想不到空气对实验的干扰问题。
正确答案
①;②O2和N2分别与等量的Ca反应,生成CaO的质量高于Ca3N2.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的O2,会导致计算出n(N)偏大,所以<,即x<3.
解析
①m(Ca)=(15.08﹣14.80)g=0.28g,m(N)=(15.15﹣15.08)g=0.07g,则n(Ca):n(N)=: =7:5,则x=;
②O2和N2分别与等量的Ca反应,生成CaO的质量高于Ca3N2.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的O2,会导致计算出n(N)偏大,所以<,即x<3。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m(Ca)=(15.08﹣14.80)g=0.28g,m(N)=(15.15﹣15.08)g=0.07g,则n(Ca):n(N)=: =7:5,据此计算x;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则产物中就有可能混有了CaO,而Ca3N2中钙的质量分数为81.08%,CaO中钙的质量分数为71.43%,所以产物中混有了CaO会导致钙的质量分数减小,x的值偏小.
易错点
不能看到O2对产物质量的影响从而出错。
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的催化效果,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26.甲同学欲用上图所示实验来证明MnO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该实验 ▲ (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 ▲ 。
27.为探究MnO2的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乙同学分别量取50mL 1% H2O2加入容器中,
在一定质量范围内,加入不同质量的MnO2,测量所得气体体积,数据如下: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
28.为分析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三支试管中均盛有10mL 5% H2O2 ):
结论是 ▲ ,实验Ⅲ的目的是 ▲ 。
29.①查阅资料得知:将作为催化剂的FeCl3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溶液中会发生两个氧化还原反应,且两个反应中H2O2均参加了反应,试从催化剂的角度分析,这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 和 ▲ (按反应发生的顺序写)。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分别检测出溶液中有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由此得出选择作为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 。
正确答案
不能;因为没有确认MnO2的质量和性质是否改变。
解析
要证明MnO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必须证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不改变,而甲同学没有做这方面的实验,所以不能达到目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要证明MnO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必须证明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性质和质量不改变;
易错点
催化剂的定义性质记忆不牢固。
正确答案
在一定质量范围内,MnO2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固体质量越大,其表面积也越大,故反应速率加快,催化效果更好。
解析
根据表格中数据,在一定质量范围内,二氧化锰质量的增加,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也相应增加,说明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在一定质量范围内,固体质量越大,其表面积也越大,故反应速率加快,催化效果更好。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表格中数据,二氧化锰质量的增加,相同时间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也相应增加,说明反应速率加快,从而得出结论;
易错点
读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正确答案
Fe3+和Cu2+对H2O2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且Fe3+和Cu2+催化效果好;对比实验,证明Cl﹣对H2O2的分解没有催化作用;
解析
从所给的数据可知:试管Ⅰ、试管Ⅱ所用试剂的浓度、用量完全一样,产生气泡是试管Ⅰ快,试管Ⅱ慢,试管Ⅲ无气泡产生,试管Ⅲ是一个对比实验,说明Cl﹣对H2O2的分解没有催化作用,从而得到Fe3+和Cu2+对H2O2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且Fe3+比Cu2+催化效果好的结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所给的数据可知:试管Ⅰ、试管Ⅱ所用试剂的浓度、用量完全一样,产生气泡的快慢不一样,说明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效果不一样,要对比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必须排除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有催化作用,试管Ⅲ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易错点
通过比较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回答不准确。
正确答案
①2FeCl3+H2O2=2FeCl2+O2↑+2HCl 2FeCl2+H2O2+2HCl=2FeCl3+2H2O;
②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具有氧化性,且其氧化性强于H2O2;催化剂被还原后所得物质又能被H2O2氧化生成催化剂。
解析
①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和催化剂会参加反应,但最终性质和质量不改变写出反应方程式,FeCl3和H2O2反应,FeCl3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氯化亚铁,双氧水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方程式为:2FeCl3+H2O2=2FeCl2+O2↑+2HCl;FeCl3作催化剂,在第二个反应中重新生成,氯化亚铁又被双氧水氧化成氯化铁,方程式为:2FeCl2+H2O2+2HCl=2FeCl3+2H2O;
②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都是化合价降低得到的,说明二氧化锰、Fe3+、Cu2+得到电子,作氧化剂,将双氧水氧化,还原得到的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又被双氧水氧化成二氧化锰、Fe3+、Cu2+,由此得出选择作为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需要满足的条件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具有氧化性,且其氧化性强于H2O2;催化剂被还原后所得物质又能被H2O2氧化生成催化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和催化剂会参加反应,但最终性质和质量不改变写出反应方程式;
②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都是化合价降低得到的,说明二氧化锰、Fe3+、Cu2+得到电子作氧化剂,将双氧水氧化,还原得到的二价锰、二价铁和一价铜又被双氧水氧化成二氧化锰、Fe3+、Cu2+;
易错点
不同的物质的氧化性的比较易混淆。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30.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的主要方法,其生产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写出由纯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
31.硅酸钠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取少量硅酸钠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铵溶液,振荡.写出实验现象其产生原因: ▲ 。
32.已知:①2O2(g)+N2(g)=N2O4,(l)△H1
②N2(g)+2H2(g)=N2H4(l)△H2
③O2(g)+2H2(g)=2H2O(g)△H3
④2N2 H4 (1)+N2O4 (1)=3N2 (g)+4H2O(g)△H4=﹣1048.9kJ/mol
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H4= ▲ ,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助推剂,折算在标准状况下的数据,燃爆后气体的体积与燃爆前的体积之比为: ▲ 。
33.联氨为二元弱減,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 ▲ (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W=1.0×10﹣14),.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 ▲ 。
34.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联氨可用于处理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 ▲ 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 ▲ 。
正确答案
①SiHCl3+H2Si+3HCl;
②SiHCl3+3H2O═H2SiO3↓+3HCl↑+H2↑;高温下,H2遇O2发生爆炸;
解析
①在1357K的条件下,氢气和纯SiHCl3反应生成高纯硅和氯化氢:SiHCl3+H2Si+3HCl;
②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氢气:SiHCl3+3H2O═H2SiO3↓+H2↑+3HCl↑,H2还原SiHCl3过程中若混入O2,高温下,可能引起爆炸。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二氧化硅和焦炭反应制取粗硅SiO2+2CSi+2CO↑,粗硅和氯化氢反应Si+3HClSiHCl3+H2,生成三氯硅烷,氢气在高温下与三氯硅烷反应提纯粗硅,反应为SiHCl3+H2Si+3HCl,得到纯硅.①SiHCl3与氢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②写出反应物和给出的生成物H2SiO3和HCl,用原子守恒法找出另一种生成物为H2,并配平;氢气遇氧气易爆炸;
易错点
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干扰考虑不足。
正确答案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SiO32﹣与NH4+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和硅酸沉淀。
解析
SiO32﹣与NH4+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方程式为:SiO32﹣+2NH4++2H2O═2NH3•H2O+H2SiO3↓。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SiO32﹣与NH4+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氨气和硅酸沉淀;
易错点
考虑不到SiO32﹣与NH4+两者是彻底的双水解。
正确答案
2△H3﹣2△H2﹣△H1;1228.6;
解析
①2O2(g)+N2(g)═N2O4(l)△H1
②N2(g)+2H2(g)═N2H4(l)△H2
③O2(g)+2H2(g)═2H2O(g)△H3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③×2﹣②×2﹣①得到④2N2H4(l)+N2O4(l)═3N2(g)+4H2O(g)△H4=2△H3﹣2△H2﹣△H1,根据反应④可知,折算在标准状况下的数据,燃爆后气体的体积与燃爆前的体积之比为: ==1228.6。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③×2﹣②×2﹣①得目标方程式,据此计算△H4,同一条件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根据2N2 H4 (1)+N2O4 (1)=3N2 (g)+4H2O(g)以及N2H4、N2O4的密度计算;
易错点
热化学方程式相互加减后的热量大小相关计算。
正确答案
8.7×10﹣7;N2H6(HSO4)2;
解析
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平衡常数Kb==,×=K×Kw=8.7×107×1.0×10﹣14=8.7×10﹣7,第二步电离方程式为N2H5++H2O⇌N2H62++OH﹣,因此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为N2H6(HSO4)2。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N2H4+H2O⇌N2H5++OH﹣,平衡常数Kb==×=K×Kw=8.7×107×1.0×10﹣14=8.7×10﹣7,第二步电离方程式为N2H5++H2O⇌N2H62++OH﹣,因此联氨与硫酸形成的酸式盐为N2H6(HSO4)2;
易错点
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正确答案
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1;N2H4的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反应产物为N2和H2O),而Na2SO3产生Na2SO4.
解析
联胺被银离子氧化,银离子被还原生成单质银,﹣2价的N元素被氧化为N2,反应方程式为:N2H4+4AgBr=4Ag↓+N2↑+4HBr,因此反应出现现象为:固体逐渐变黑,并有气泡产生,由于肼的氧化产物是氮气,不会对锅炉造成腐蚀,而亚硫酸钠被氧化产物为硫酸钠,易生成硫酸盐沉淀影响锅炉的安全使用,联胺被氧化失电子N2H4→N2失去4e﹣,O2→O2﹣得到4e﹣,联胺和氧气摩尔质量都是32g/mol,则等质量联胺和氧气物质的量相同,理论上1kg的联氨可除去水中溶解的O21kg,与使用Na2SO3处理水中溶解的O2相比,联氨的优点是用量少,不产生其他杂质(反应产物为N2和H2O),而Na2SO3产生Na2SO4。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联胺被银离子氧化,银离子被还原生成单质银,联胺被氧化失电子N2H4~N2﹣4e﹣,O2~4e﹣,依据电子守恒计算判断,依据锅炉的质地以及反应产物性质解答;
易错点
电子守恒的相关计算不易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