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兰州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1.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正确答案

B

解析

A.Al2(SO4)3水解呈酸性,小苏打水解呈碱性,在溶液中二者发生互促水解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泡沫灭火器灭火,故A正确;B.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铜反应,与铁、铜的活泼性无关,故B错误C.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可用于漂白,故C正确;D.玻璃含有二氧化硅,HF与SiO2反应生成SiF4,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故D正确.

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Al2(SO4)3和小苏打在溶液中发生互促水解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铜反应;C.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D.玻璃含有二氧化硅,HF与SiO2反应

易错点

B项中金属性强弱比较的依据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2.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L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

C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D1mol的羟基与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NA

正确答案

B

解析

A1.0L 1.0mo1•L-1的NaAlO2水溶液中,NaAlO2 物质的量为1mol,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2NA,故A错误;

B石墨烯结构分析每个六元环中含有碳原子2个,12g石墨烯(单层石墨)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A,故B正确;

C溶液体积不知,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不确定,故C错误;

D1mol的羟基含有电子数为9NA,1moL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为10NA,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分析应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水溶液中NaAlO2和水中都含有氧原子;B.依据石墨烯结构分析每个六元环中含有碳原子2个。C溶液体积不知,不能计算微粒数;D.依据氢氧根离子和羟基结构计算分析判断

易错点

D项中羟基的电子数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4.         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Y >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则W是H元素,X是N元素,Y、Z为第三周期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最外层电子数是1,X最外层电子数是5,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2,且二者都是主族元素,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P元素、Z是Cl元素,

H、N元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氮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氢气,所以单质的沸点:W<X,故A错误;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W<Z,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W>Z,故B正确;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C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3PO4<HClO4,但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存在此规律,如磷酸酸性大于次氯酸,故C错误;

X、Y分别是N、P元素,可能存在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中,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都是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则则W是H元素,X是N元素,Y、Z为第三周期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最外层电子数是1,X最外层电子数是5,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2,且二者都是主族元素,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P元素、Z是Cl元素,

W、X单质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X、Y分别是N、P元素,可能存在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中.

易错点

元素的推断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5.         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极发生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B正极反应式为2 FeO42- + =Fe2O3+5H2O

C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不变

D电池工作时 向负极迁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Zn化合价只能上升,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正极电极方程式为2FeO42-+6e-+8H2O=2Fe(OH)3+10OH-,故B错误;

该电池放电过程中电解质溶液浓度减小,故错误;

电池工作时阴离子OH-向负极迁移,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某电池以K2FeO4和Zn为电极材料,KOH溶液为电解溶质溶液,原电池发生工作时,Zn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K2FeO4具有氧化性,为正极,碱性条件下被还原生成Fe(OH)3,结合电极方程式以及离子的定向移动解答该题

易错点

电极反应式的分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6.         已知:SO32-+I2+H2O→SO42-+2I-+2H+。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K+、I-、SO32-、SO42-,且所有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下列关于该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A肯定不含I-

B肯定不含SO42-

C肯定不含有SO32-

D肯定含有NH4+

正确答案

B

解析

Fe2+、I-均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溶液具有颜色,由SO32-+I2+H2O═SO42-+2I-+2H+可知,

则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一定不含Fe2+,一定含SO32-

又离子浓度相等、溶液为电中性,

若阴离子只有SO32-,则含 Na+、NH4+、K+中的两种,

若含SO32-、I-,则含 Na+、NH4+、K+

若含SO32-、SO42-,不遵循电荷守恒,则一定不存在SO42-

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向该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则一定不含Fe2+,一定含SO32-,结合离子浓度相等、溶液为电中性来解答

易错点

离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3.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B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CO32-+H2O=HCO3+OH

C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

DNaHCO3溶液中加过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正确答案

D

解析

A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是弱酸,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A错误;

B CO32-的水解为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H2OHCO3+OH,故B错误;

C 该方程式电荷不守恒,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发生反应生成I2时的离子方程式:IO3-+5I-+6H+═3I2+3H2O,故C错误;

D 碳酸氢钠与过量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Ba2++OH-=H2O+BaCO3↓,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次氯酸是弱酸;

B CO32-的水解为可逆反应;

C 电荷不守恒;

D 向Na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Ba(OH)2溶液,碳酸氢钠不足,离子方程式按照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书写,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易错点

C项中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的配平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7.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D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

正确答案

D

解析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互溶,不分层,则分液漏斗不能分离,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后分液,故A错误;

NO与氧气反应,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则应选排水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故B错误;

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利用浓硫酸干燥可得到纯净的Cl2,故C错误;

盐酸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则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故D正确;

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互溶,不分层;

NO与氧气反应,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

食盐水不能干燥氯气;

盐酸可抑制铁离子的水解.

易错点

A项中乙酸、乙醇、乙酸乙酯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73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回答下列问题:

12.     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 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

①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______(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②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_____脱硝反应速率(填“大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___________。

13.     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在反应ClO+2SO===2SO+Cl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3ClO2-+4NO+4OH-=4NO3-+3Cl-+2H2O;提高;②减小;③大于;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解析

①亚氯酸钠具有氧化性,且NaClO2溶液呈碱性,则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4NO+4OH-=4NO3-+3Cl-+2H2O;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则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提高,

故答案为:3ClO2-+4NO+4OH-=4NO3-+3Cl-+2H2O;提高;

②根据反应的方程式3ClO2-+4NO+4OH-=4NO3-+3Cl-+2H2O可知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氢氧根离子被消耗,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降低,

故答案为:减小;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的多,因此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故答案为:大于;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①亚氯酸钠具有氧化性,则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4NO+4OH-=4NO3-+3Cl-+2H2O;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则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提高;

②根据反应的方程式3ClO2-+4NO+4OH-=4NO3-+3Cl-+2H2O可知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氢氧根离子被消耗,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降低;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的多,因此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强,易被氧化;

易错点

影响脱硫反应速率与脱硝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lO2-+2SO32-═2SO42-+Cl-可知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根据反应的方程式ClO2-+2SO32-═2SO42-+Cl-可知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

易错点

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H1+△H2-△H3

解析

已知SO2(g)+2OH-(aq)═SO32-(aq)+H2O(l)△H1  ①

ClO-(aq)+SO32-(aq)═SO42-(aq)+Cl-(aq)△H2   ②

CaSO4(s)═Ca2+(aq)+SO42-(aq)△H3   ③

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③即得到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CaSO4(s)+H2O(l)+Cl-(aq)△H=△H1+△H2-△H3,

故答案为:△H1+△H2-△H3.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盖斯定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易错点

根据所求反应对已知反应方程式的调整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为了探究AgNO3的氧化性和热稳定性,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AgNO3的氧化性

将光亮的铁丝伸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将铁丝取出。为检验溶液中Fe的氧化产物,将溶液中的Ag+除尽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可选用的试剂:KSCN溶液、K3[Fe(CN)6]溶液、氯水。

Ⅱ.AgNO3的热稳定性

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当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残留固体为黑色。

15.     请完成下表:

【实验结论】Fe的氧化产物为Fe2+和Fe3+

16.     装置B的作用是     

17.     经小组讨论并验证该无色气体为O2,其验证方法是  

18.     【查阅资料】Ag2O和粉末状的银均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

【提出设想】试管中残留的黑色固体可能是:①Ag; ②Ag2O; ③Ag和Ag2O。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设想,分别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a

加入足量氨水,振荡

黑色固体不溶解

b

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荡

黑色固体溶解,并有气体产生

【实验评价】根据上述实验,不能确定固体产物成分的实验是    (填实验编号)。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写出该小组得出AgNO3固体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溶液呈血红色;②K3[Fe(CN)6]溶液;③产生蓝色沉淀

解析

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振荡,溶液变血红色,证明含有铁离子,验证亚铁离子实验是取少量除尽Ag+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可证明溶液中含有Fe2+

故答案为:①溶液呈血红色;②K3[Fe(CN)6]溶液;③产生蓝色沉淀;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通过检验溶液里的Fe2+、Fe3+的存在来推测AgNO3的氧化性,通常是利用KSCN溶液检验Fe3+、酸性的KMnO4溶液检验Fe2+;依据铁离子与硫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溶液验证铁离子的存在;亚铁离子的检验是利用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来判断;

易错点

混淆有Fe3+和没有Fe3+的情况下Fe2+的检验方法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防倒吸

解析

装置导气管略露出胶塞,是安全瓶,可以防止C装置中的液体到吸入发生装置A,

故答案为:防倒吸;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试验装置的作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装置中B为安全瓶防倒吸

易错点

容易将B装置考虑成净化除杂的作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体为氧气

解析

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为氧气,

故答案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深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无色气体为氧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方法,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依据氧气助燃性检验

易错点

基本操作的准确描述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2AgNO32Ag+2NO2+O2

解析

①实验a加入氨水,银不能溶解于氨水溶液,Ag2O能溶于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可以验证固体成分的判断,b实验加入的硝酸可以溶解Ag2O,也可以溶解Ag,不能检验固体成分,

故答案为:b.

②实验a加入氨水,银不能溶解于氨水溶液,Ag2O能溶于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可以验证固体成分的判断,加入足量氨水,振荡黑色固体不溶解,说明生成的固体为Ag,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为氧气,AgNO3固体热分解的产物有Ag、NO2、O2,故反应方程式为2AgNO32Ag+2NO2+O2

故答案为:2AgNO32Ag+2NO2+O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成分的确定,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实验操作加入氨水,固体不溶解,只能得出固体成分是Ag,实验操作加入的试剂若是硝酸,固体溶解,银单质反应溶解,氧化银也能溶于硝酸;

②装置A加热AgNO3固体,产生红棕色气体为二氧化氮,在装置D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为氧气,依据实验a可知产物为银,氧化银溶于氨水;

易错点

Ag2O能溶于氨水中形成银氨溶液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高锰酸钾(KMnO4)是一种常用氧化剂,主要用于化工、防腐及制药工业等。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为原料生产高锰酸钾的工艺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8.          “平炉”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9.         “平炉”中需要加压,其目的是                            

10.     将K2MnO4转化为KMnO4的生产有两种工艺。

①“CO2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碱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             (写化学式)。

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电解槽中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阴极逸出的气体是          

③CO2的等电子体COS,分子 COS电子式为_______

11.     高锰酸钾纯度的测定:称取1.0800 g样品,溶解后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摇匀。取浓度为0.2000 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20.00 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KMnO4溶液滴定,滴定终点现象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MnO2+4KOH+O22K2MnO4+2H2O

解析

流程分析可知平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

故答案为:2MnO2+4KOH+O22K2MnO4+2H2O;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化学方程式,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软锰矿氢氧化钾按的比例在“烘炒锅”中混配,混配前应将软锰矿粉碎,提高反应速率,加热通入预热的空气,在“平炉”中发生反应2MnO2+4KOH+O22K2MnO4+2H2O,生成物质水浸沉降析出晶体得到锰酸钾,“CO2歧化法”是传统工艺,即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酸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反应中生成KMnO4,MnO2和KHCO3,“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阳极,Mn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MnO4-

流程分析可知平炉中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

易错点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

解析

“平炉”中加压能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

故答案为: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平炉”中加压能提高氧气的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增加软锰矿转化率;

易错点

从速率和平衡两个角度回答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KHCO3;②MnO42--e-=MnO4-;H2;③

解析

①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酸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根据元素守恒以及二氧化碳过量推测反应生成KMnO4,MnO2和KHCO3

故答案为:KHCO3

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阳极,Mn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MnO4-.电极反应式是:MnO42--e-=MnO4-;在阴极,水电离产生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逸出,电极反应式是:2H2O+2e-=H2↑+2OH-;所以阴极逸出的气体是H2;总反应方程式是:2K2MnO4+2H2O2KMnO4+2H2↑+2KOH,

故答案为:MnO42--e-=MnO4-;H2

③CO2的等电子体COS,等电子体结构相似,根据二氧化碳的分子的电子式可知COS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电解原理、等电子体,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①在K2MnO4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使体系呈中性或弱酸性,K2MnO4发生歧化反应,根据元素守恒以及二氧化碳过量推测反应生成KMnO4,MnO2和KHCO3

②“电解法”为现代工艺,即电解K2MnO4水溶液,在电解槽中阳极,MnO42-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产生MnO4-;在阴极,水电离产生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逸出,电极反应式是:2H2O+2e-=H2↑+2OH-

③CO2的等电子体COS,等电子体结构相似,根据二氧化碳的分子的电子式可知COS电子式;

易错点

电解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5

解析

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的纯度,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用KMnO4溶液滴定H2C2O4,测定终点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氧化剂高锰酸钾与还原剂H2C2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2:5.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氧化还原滴定,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H2C2O4标准溶液测定高锰酸钾的纯度,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用KMnO4溶液滴定H2C2O4,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

易错点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定量关系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

19.     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

20.     X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M的氢化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1.     X与M形成的XM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

22.     M和R所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R2M晶体的晶胞如右图所示,则图中大球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3.     在稀硫酸中,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M的一种氢化物,Z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若晶胞的棱长为a cm ,则R2M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s22s22p63s1;Cl

解析

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数的2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M为O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R、X、Y均处于第三周期,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R为Na;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则X为S元素,可知Y为Cl;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处于VIB族,故Z为Cr.

R为Na,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1,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故Cl元素电负性大于S的,

故答案为:1s22s22p63s1;Cl;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电负性,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数的2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M为O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R、X、Y均处于第三周期,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R为Na;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则X为S元素,可知Y为Cl;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处于VIB族,故Z为Cr,由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电负性规律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H2O分子能形成氢键,而H2S不能形成氢键

解析

X为S元素,M为O元素,H2O分子能形成氢键,使水的沸点升高,而H2S不能形成氢键,故硫化氢的沸点低于水的,

故答案为:H2O分子能形成氢键,而H2S不能形成氢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氢键,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数的2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M为O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R、X、Y均处于第三周期,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R为Na;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则X为S元素,可知Y为Cl;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处于VIB族,故Z为Cr,由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氢键的形成影响物质的沸点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平面三角形

解析

X为S元素,M为O元素,X与M形成的SO3分子中S原子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数为3+0=3,故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空间构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数的2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M为O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R、X、Y均处于第三周期,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R为Na;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则X为S元素,可知Y为Cl;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处于VIB族,故Z为Cr,由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孤电子对的求算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O2-

解析

R为Na,M为O,离子化合物R2M为Na2O,晶胞中小球数目为8,大球数目为,小球与大球数目之比为2:1,故图中大球代表的离子是O2-

故答案为:O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晶胞计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数的2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M为O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R、X、Y均处于第三周期,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R为Na;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则X为S元素,可知Y为Cl;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处于VIB族,故Z为Cr,由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均摊法计算微粒数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H2O2+K2Cr2O7+4H2SO4=Cr2(SO4)3+3O2↑+7H2O+K2SO4

解析

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为K2Cr2O7,与氧元素的氢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氢化物为H2O2,在稀硫酸中,Cr元素被还原为+3价,H2O2被氧化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为:3H2O2+K2Cr2O7+4H2SO4=Cr2(SO43+3O2↑+7H2O+K2SO4

故答案为:3H2O2+K2Cr2O7+4H2SO4=Cr2(SO43+3O2↑+7H2O+K2SO4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数的2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M为O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R、X、Y均处于第三周期,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R为Na;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则X为S元素,可知Y为Cl;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处于VIB族,故Z为Cr,由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方程式的配平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M和R所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为Na2O,晶胞中小球数目为8,大球数目为,小球与大球数目之比为2:1,故图中大球代表的离子是O2-

晶胞的质量为,该晶体的密度为a g/cm3,若晶胞的棱长为a cm,则晶胞的体积=a3cm3,所以密度为:

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晶胞计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电子数的2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M为O元素;由原子序数可知R、X、Y均处于第三周期,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则R为Na;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则X为S元素,可知Y为Cl;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处于VIB族,故Z为Cr,由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晶胞中的微粒数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15分) 从薄荷油中得到一种烃A(C10H16),与A相关反应如下:

[来源:学|科|网]

25.     H的分子式为                

26.     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27.     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考虑手性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的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28.     D→E的反应类型为               

29.     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10H20

解析

由A→H的转化加氢,有机物分子的碳链骨架没有变化,可知A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环,结合A的分子式C10H16可知还应含有两个不饱和度,再根据题中信息以及C的结构简式、B的分子式可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则B的结构简式为,B→D加氢,属于加成反应,则D为乳酸,由E→F的条件“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应为卤代烃的消去,逆推可知D→E发生取代反应,溴原子取代了乳酸分子中的羟基,则E、F的结构简式分别为,G为两个D发生分子内脱水形成,结构简式为

根据H的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C10H20

故答案为:C10H20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式,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由A→H的转化加氢,有机物分子的碳链骨架没有变化,可知A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环,结合A的分子式C10H16可知还应含有两个不饱和度,再根据题中信息以及C的结构简式、B的分子式可推出A的结构简式为,则B的结构简式为,B→D加氢,属于加成反应,则D为乳酸,由E→F的条件“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应为卤代烃的消去,逆推可知D→E发生取代反应,溴原子取代了乳酸分子中的羟基,则E、F的结构简式分别为,G为两个D发生分子内脱水形成,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有机物结构的推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羰基、羧基

解析

B的结构简式为,所以B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羰基、羧基,

故答案为:羰基、羧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官能团,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易错点

名称的书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

解析

C的结构为,—COOCH3基团在端点,含两个-COOCH3基团的C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CH3OOCCH2CH2CH2COOCH3,CH3OOCCH2CH(CH3)CH2COOCH3,CH3CH2CH(COOCH3)2,核磁共振氢谱呈现2个吸收峰,氢原子有两种位置,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4;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易错点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取代反应

解析

D→E为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5)G为含六元环的化合物,写出其结构简式:                     

D为,D分子内羟基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D→E为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D为,D分子内羟基与羧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

易错点

DG的转化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E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和中和反应,所以E→F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化学方程式,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E在氢氧化钠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和中和反应

易错点

混淆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