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5.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SO2和CO2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前者浓度大,故溶液pH的大小不能判断酸性的强弱,A错误;B.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符合酸性氧化物的定义,SiO2与HF酸溶液反应,B错误;C.由于Sn2+在溶液中易水解,且易被氧化生成Sn4+,所以配制SnCl2溶液时,先将SnCl2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保存时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锡粒,以防止Sn2+水解,并为防止Sn2+被氧化为Sn4+,C正确;D.常温下,浓硝酸遇光就会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D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SO2和CO2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前者浓度大,故溶液pH的大小不能判断酸性的强弱;B.SiO2与HF酸溶液反应;C.由于Sn2+在溶液中易水解,且易被氧化生成Sn4+,所以配制SnCl2溶液时,先将SnCl2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保存时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锡粒,以防止Sn2+水解,并为防止Sn2+被氧化为Sn4+;D.常温下,浓硝酸遇光就会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易错点
配制SnCl2溶液时,先将SnCl2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保存时再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锡粒。
知识点
6.根据表中八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②⑤的最低价都为﹣2价,应该为ⅥA族元素,根据原子半径可知②为O元素、⑤为S元素;①⑦⑧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结合原子半径大小可知:①为H元素、⑦为Li元素、⑧为Na元素;③⑥的最高价为+3价,结合原子半径可知:③为B元素、⑥为Al元素;④的最低价为﹣1价,为ⅤⅡ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大于②O元素,则④为Cl元素,A.元素④气态氢化物为氯化氢,元素⑤气态氢化物为硫化氢,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大,因此元素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元素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故A正确;B.元素②气态氢化物为水,元素⑤气态氢化物为硫化氢,由于水分子中存在氢键,则水的沸点大于硫化氢,故B错误;C.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故C正确;D.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高氯酸,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硫酸,由于非金属性:Cl>S,则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故D正确;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②⑤的最低价都为﹣2价,应该为ⅥA族元素,根据原子半径可知②为O元素、⑤为S元素;①⑦⑧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结合原子半径大小可知:①为H元素、⑦为Li元素、⑧为Na元素;③⑥的最高价为+3价,结合原子半径可知:③为B元素、⑥为Al元素;④的最低价为﹣1价,为ⅤⅡ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大于②O元素,则④为C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解答。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根据表中数据正确判断各元素名称为解答关键,注意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B为易错点,注意水中存在氢键,导致其沸点较高。
知识点
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2,2-二甲基丁烷的一氯代物种类数为3,2,4-二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种类数为3,A正确;B.乙烷、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裂化汽油含有不饱和键,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B错误; C.苯的密度比水小,但由苯反应制得的溴苯、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环已烷的密度比水小,C错误;D.皂化反应是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钾盐和甘油的反应,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2,2-二甲基丁烷的一氯代物种类数为3,2,4-二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种类数为3;B.乙烷、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裂化汽油含有不饱和键,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C.由苯反应制得的溴苯、硝基苯的密度比水大,环已烷的密度比水小;D.皂化反应是油脂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钾盐和甘油的反应;
易错点
理解皂化反应的定义。
知识点
9.下列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二者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10H12O2,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A错误;B.二者都含苯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前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后者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正确; C.前者分子中甲基、苯环和羧基,后者含有甲基、苯环和酯基,C错误; D.两物质都含有苯环,没有双键,因此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错误;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二者的分子式相同均为C10H12O2;B.二者都含苯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前者可以发生酯化反应,后者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前者分子中甲基、苯环和羧基,后者含有甲基、苯环和酯基; D.两物质都含有苯环,没有双键;
易错点
分清两种结构中前者含羧基,后者含酯基是解题的关键。这其中会有思维定势的干扰。
知识点
1.化学与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前者是液体与气体的凝结物,后者是固体与气体的凝结物,A正确;B.绿色化学是对环境友好型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原子的利用率100%,无污染、无公害的化学,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灭污染,B错误;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硅胶(具有吸湿性)能吸收水分,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还原性,能防止食品被氧化,C正确;D.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纤维素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D正确;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雾”属于胶体,“霾”不一定属于胶体,有些粒子直径大于胶体的胶粒,有些小于;B.绿色化学是对环境友好型化学,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原子的利用率100% ;C.硅胶(具有吸湿性)能吸收水分,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还原性; D.人体内无纤维素酶,不能使纤维素水解,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物质;
易错点
注意知识的积累,注意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
知识点
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28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物中含有2mol最简式CH2,含有2mol碳原子,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A正确;B.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1L该溶液中含有0.1mol氢氧根离子,含有的Ba2+个数为0.05NA,B错误;C.1 mol FeI2与足量的Cl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3 mol,C错误;D.78g苯的物质的量为1mol,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为一种独特键,不存在碳碳双键,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为CH2,根据二者的最简式计算出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B.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1mol/L,1L该溶液中含有0.1mol氢氧根离子;C.1 mol FeI2与足量的Cl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 3 mol;D.苯分子中的碳碳键为一种独特键,不存在碳碳双键;
易错点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标准状况下三氯甲烷不是气体,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选项B为易错点,注意羟基与氢氧根离子的区别.
知识点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稀硝酸不仅有酸性还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最高价硝酸盐,此离子方程式中不会有Fe2+,A错误;B.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正确;C.用CH3COOH溶解CaCO3,离子方程式:CaCO3+2CH3COOH═Ca2++H2O+CO2↑+2CH3COO-,C错误;D.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1、是否符合事实;2、离子符号与化学式使用是否正确;3、是否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易错点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1、依据客观事实、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定组成原则;2、看拆分正误;3、查看是否有忽略隐含条件。
知识点
4.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MnO4-为有色离子,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A错误;B.水电离出的=10-14mol/L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Fe2+、Mg2+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加入铝能产生H2的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在酸性溶液中I-、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够大量共存,C错误;D.常温下c(OH-)=10-13mol/L的溶液为酸性溶液,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D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的高锰酸根离子;B.水电离出的=10-14mol/L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C.加入铝能产生H2的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溶液;D.常温下c(OH-)=10-13mol/L的溶液为酸性溶液;
易错点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颜色、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
知识点
8.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NO2气体为红棕色,Cl2为黄绿色,气体无色,则说明不含有Cl2和NO2气体,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为SO2,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气体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说明原混合气体中无氧气,肯定只有SO2和NO,肯定没有Cl2、O2和NO2。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NO2气体为红棕色,Cl2为黄绿色,气体无色,则说明不含有Cl2和NO2气体,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为SO2,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说明含有气体NO,NO和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说明原混合气体中无氧气,肯定只有SO2和NO,肯定没有Cl2、O2和NO2。
易错点
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注意常见气体的性质以及检验方法,同时注意辨证思想的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知识点
10.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由于活动性Cl2>Br2,所以若用氯气氧化HBr,应该是入气导管伸入到液面下,出气导管露出橡胶塞即可,A正确;B.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不能用于量取100.00mL溶液,B错误;C用蒸馏法将萃取液中的苯与碘进行分离,但是温度计应该测量蒸汽的温度,不应该插入液面下,C错误;D.在蒸发皿中加热温度较低,不能使碳酸钠固体熔融,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由于活动性Cl2>Br2,所以若用氯气氧化HBr,应该是入气导管伸入到液面下,出气导管露出橡胶塞即可;B.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不能用于量取100.00mL溶液;C.用蒸馏法将萃取液中的苯与碘进行分离,但是温度计应该测量蒸汽的温度,不应该插入液面下;D.在蒸发皿中加热温度较低,不能使碳酸钠固体熔融;
易错点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及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选项C为解答的难点,题目难度不大。
知识点
11.乙烯催化氧化成乙醛可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燃料电池,能在制备乙醛的同时获得电能,其总反应为:2CH2 =CH2 + O2 → 2CH3CH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a电极是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放电时,1molO2得到4mol电子,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需要消耗28g乙烯,B正确;C.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氧气在正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O2 +4e- + 4H+ =2H2O, C错误;D.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乙烯在负极通入,但电子只能通过导线和电极传递,不能通过溶液传递,D错误;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a电极是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放电时,1molO2得到4mol电子,每转移2mol电子,理论上需要消耗28g乙烯;C.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因此氧气在正极放电,电极反应式为O2 +4e- + 4H+ =2H2O;D.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乙烯在负极通入,但电子只能通过导线和电极传递,不能通过溶液传递;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的应用,为高频考点,注意掌握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易错点为D,注意电子不能流经溶液,题目难度中等。
知识点
12.分子式为C5H10的有机物,该有机物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不考虑顺反和空间结构)有多少种
正确答案
解析
分子式为C5H10的有机物,该有机物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如下: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子式为C5H10的有机物,该有机物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该有机物可能的结构如下:
易错点
熟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即可解答,侧重氧化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知识点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常温下,pH均等于4的硫酸溶液与醋酸溶液,根据电荷守恒,c(SO42-)与c(CH3COO-)之比为1:2,A正确;B.常温下,向pH=4.0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是定值,不可能都变小,B错误;C.常温下,0.1mol/L NaHA溶液的PH=5,溶液中HA-电离大于水解,c(A2-)>c(H2A),C错误;D.0.1mol·L-1的(NH4)2Fe(SO4)2溶液中,NH4+水解,c(NH4+)不等于c(SO42-),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根据电荷守恒,c(SO42-)与c(CH3COO-)之比为1:2;B.常温下,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是定值;C.常温下,0.1mol/L NaHA溶液的PH=5,溶液中HA-电离大于水解,c(A2-)>c(H2A);D.0.1mol·L-1的(NH4)2Fe(SO4)2溶液中,NH4+水解,c(NH4+)不等于c(SO42-);
易错点
常温下,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是定值。
知识点
15.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 •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溶度积规则知,析出AgCl沉淀时溶液中c(Ag+)= Ksp(AgCl)/ c(Cl-)=1.56×10-10/0.01mol/L=1.56×10-8mol/L;析出AgBr沉淀时溶液中c(Ag+)= Ksp(AgBr)/ c(Br-)=7.7×10-13/0.01mol/L=7.7×10-11mol/L;析出Ag2CrO4沉淀时溶液中c(Ag+)=[ Ksp(Ag2CrO4)/ c(CrO42-)]1/2=3×10-5 mol/L,c(Ag+)越小,则越先生成沉淀,所以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Cl-、CrO42-;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溶度积规则知,析出AgCl沉淀时溶液中c(Ag+)= Ksp(AgCl)/ c(Cl-)=1.56×10-10/0.01mol/L=1.56×10-8mol/L;析出AgBr沉淀时溶液中c(Ag+)= Ksp(AgBr)/ c(Br-)=7.7×10-13/0.01mol/L=7.7×10-11mol/L;析出Ag2CrO4沉淀时溶液中c(Ag+)=[ Ksp(Ag2CrO4)/ c(CrO42-)]1/2=3×10-5 mol/L,c(Ag+)越小,则越先生成沉淀,所以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Br-、Cl-、CrO42-;
易错点
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化合物的饱和溶液中组成沉淀的各离子的浓度的乘积是一常数,称溶度积常数。运用Ksp的公式进行计算,只要注意到AgCl、AgBr和Ag2CrO4的Ksp表达式不同,计算银离子的浓度即可。
知识点
14.在一定温度下,改变反应物中n(SO2)对反应2SO2(g)+O2(g)2SO3(g)△H<0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反应a、b、c点均为平衡点,A错误;B.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Kb=Kc=Ka,故B错误;C.上述图像可以得出SO2的含量越高,SO2的转化率越低,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越低,C错误;D.a、b、c三点中,加入SO2越多,SO2的转化率越低,a点时SO2的转化率最高,D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反应a、b、c点均为平衡点;B.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Kb=Kc=Ka;C.上述图像可以得出SO2的含量越高,SO2的转化率越低,得到的混合气体中SO3的体积分数越低;D.a、b、c三点中,加入SO2越多,SO2的转化率越低,a点时SO2的转化率最高;
易错点
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影响平衡的因素等知识,侧重于化学平衡的移动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较大。
知识点
16.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经常有人会将洁厕液(含有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从而会发生引发中毒的事故。(1)两种日化产品主要成分中都含有氯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是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写出次氯酸钠的电子式: 。(3)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HCl。下列关于卤化氢的性质比较中错误的是A.酸性:HF>HCl>HBr>HI B.键能:H—F>H—Cl>H—Br>H—IC.熔点:HF
正确答案
(1)第3周期ⅦA族 (2) (3)AC (4)ClO-+H2O HClO+OH- 10-5.4 ClO-+ Cl-+2H+ =Cl2+H2O (5)2Fe3++3ClO- +10OH- =2FeO42- +5H2O +3Cl- d (6) 181:142
解析
(1) 氯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应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ⅦA族;(2) 次氯酸钠是离子化合物,氧原子和氯原子共用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3) A、F、Cl、Br、I的电负性依次减弱,电负性越大,酸性越弱,故其氢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故A错误;B、原子半径越大,共价键键长越大,键能越小,原子半径:F<Cl<Br<I,则共价键的键长:H-F<H-C1<H-Br<H-I,键能:H-F>H-Cl>H-Br>H-I,故B正确;C、四种物质都是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其熔沸点越高,但是HF中氢键熔点反常,比卤素的其他氢化物熔点高,所以熔点由低到高:HCl<HBr<HI<HF,故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因为非金属性:F>Cl>Br>I,故还原性:HF<HCl<HBr<HI,故D正确;故选AC。(4) 常温下,0.1mol/L的NaClO溶液的PH=9.7,原因是次氯酸根离子水解,ClO-+H2O HClO+OH-。常温下HClO的电离平衡常数=。次氯酸钠有强氧化性,盐酸有强还原性,两者相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离子方程式为:ClO-+ Cl-+2H+ =Cl2+H2O;(5)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NaClO氧化法生产,反应原理为:①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氧化硝酸铁,制得Na2FeO4,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O- +10OH- =2FeO42- +5H2O +3Cl-。②K2FeO4在水溶液中水解显碱性,CH3COONa水解显碱性抑制K2FeO4水解,异丙醇可以减小K2FeO4溶解度。在“提纯”K2FeO4中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d。(6)消毒效率是物质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相同物质的量的Cl2与NaClO,两种消毒剂的消毒效率之比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 氯的原子序数为17,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应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ⅦA族;(2) 次氯酸钠是离子化合物,氧原子和氯原子共用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3) A、无氧酸的酸性,取决于非金属的电负性,电负性越大,酸性越弱;B、原子半径越大,共价键键长越大,键能越小;C、结构和组成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有氢键的熔点变大;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4) 根据次氯酸钠、盐酸的性质判断其反应方程式;(5)根据上述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归中反应,同种元素变化后的化合价相等.(6) 根据得到的电子数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易错点
本题综合考查氯的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卤素的性质比较,题目较为综合,难度较大,注意把握题给信息,尤其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运用。
知识点
17.蕴藏在海底的大量“可燃冰”,其开发利用是当前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课题。用甲烷制水煤气(CO、H2),再合成甲醇可以代替日益供应紧张的燃油。下面是产生水煤气的几种方法:
① CH4(g)+H2O (g)=CO (g)+3H2(g) △H1=+206.2kJ·mol-1
② CH4(g)+O2(g)=CO(g)+2H2(g) △H2=-35.4 kJ·mol-1
③ CH4 (g)+2H2O (g)=CO2 (g)+4H2(g) △H3=+165.0 kJ·mol-1
(1)CH4(g)与CO2 (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从原料、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四个反应,作为合成甲醇更适宜的是反应 。(填序号)
(3)也可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来解决能源问题,如下图装置所示。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 VL。
①0<V≤33.6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 。
②33.6L<V≤67.2L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
③V=44.8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4)工业合成氨时,合成塔中每产生1molNH3,放出46.1kJ的热量。某小组研究在上述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①容器①中,0-t1时间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H2)= 。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73.76kJ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d.平衡时,容器中N2的转化率:①<②e.两容器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t1>t2
(5)下图是在反应器中将N2和H2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充入后,在200℃、400℃、600℃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体积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 。
②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 。
③M点对应的H2转化率是
正确答案
(1)CH4(g)+CO2(g)=2CO(g)+2H2(g) △H=247.4KJ/mol
(2)②
(3)CH4-8e-+10OH-=CO32-+7H2O CH4+2O2+NaOH=NaHCO3+2H2O c(Na+)>c(HCO3-)>c(CO32-)>c(OH-)>c(H+)
(4) bde
(5) 600℃ Q>M=N 75%
解析
(1)① CH4(g)+H2O (g)=CO (g)+3H2(g) △H1=+206.2kJ·mol-1 ② CH4(g)+O2(g)=CO(g)+2H2(g) △H2=-35.4 kJ·mol-1 ③ CH4 (g)+2H2O (g)=CO2 (g)+4H2(g) △H3=+165.0 kJ·mol-1①×2-③,得④CH4(g)+CO2(g)=2CO(g)+2H2(g) △H=247.4KJ/mol。(2)从原料、能源利用的角度,分析四个反应,①、③、④都要吸收大量的热,作为合成甲醇更适宜的是反应②。(3)也可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来解决能源问题,如下图装置所示。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 VL。①0<V≤33.6L时,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10OH-=CO32-+7H2O。②33.6L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2)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易错点
要能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解题,善于发掘题目信息。
知识点
19.硫酸亚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在工业上有重要的用途。学生探究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绿矾(FeSO4·7H2O式量为278),并进一步计算产品的纯度。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1)烧渣在进行酸溶时用到的酸为
(2)灼烧过程时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色的是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红色的酚酞试液
(3)X是 ,此时滤液N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溶液Q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 。
(4)操作III的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 、过滤(填操作名称)、 、干燥。
(5)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实验步骤:
a.称取6.0g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为40.00mL。(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标准液应盛装在 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计算上述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
②若在a步操作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定容,则会使测得的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正确答案
(1)硫酸
(2)B
(3)铁粉 Fe+2Fe3+=3 Fe2+ 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无明显现象,滴入双氧水或氯水,溶液变血红色,则说明含亚铁离子;
(4)冷却结晶 、洗涤
(5)①酸式滴定管 92.7% ②偏小
解析
(1)最终产物是绿矾,因此烧渣在进行酸溶时用到的酸为硫酸;(2)灼烧过程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B;(3)将三价铁还原,因此加入的X是铁粉,此时滤液N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 Fe2+。检验溶液Q中含有亚铁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无明显现象,滴入双氧水或氯水,溶液变血红色,则说明含亚铁离子;(4)操作III的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5)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强烈的氧化性,标准液应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计算上述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5Fe2++MnO4-+8H+═5Fe3++Mn2++4H2O 5 1n(Fe2+) 0.01000mol/L×0.0400L计算得到;n(Fe2+)=0.002mol;则250mL溶液中含Fe2+=0.002mol×250/25=0.02mol;FeSO4•7H2O物质的量为0.02mol,质量=0.02mol×278g/mol=5.56g;质量分数=5.56g/6g×100%=92.7%;②若在a步操作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定容,水加多了,则会使测得的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偏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最终产物是绿矾,因此烧渣在进行酸溶时用到的酸为硫酸;
(2)灼烧过程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将三价铁还原,因此加入的X是铁粉,此时滤液N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Fe3+=3 Fe2+。检验溶液Q中含有亚铁离子的实验方法是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无明显现象,滴入双氧水或氯水,溶液变血红色,则说明含亚铁离子;
(4)操作III的操作步骤为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①依据滴定实验的反应终点时发生的反应进行计算,依据铁元素守恒,结合滴定过程的反应离子方程式计算得到;②若在a步操作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定容,水加多了,则会使测得的产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偏小;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流程分析判断,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掌握,滴定实验的分析判断,数据计算,误差分析的方法,题目难度中等。
知识点
18.冬青油又叫水杨酸甲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某化学小组用水杨酸()和甲醇在酸性催化剂催化下合成水杨酸甲酯并计算其产率。实验步骤:
Ⅰ.如图,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3.8g (0.1mol)水杨酸和24 g(30 mL,0.75 mol)甲醇,向混合物中加入约10 mL甲苯(甲苯与水形成的共沸物,沸点为85℃,该实验中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再小心地加入5 mL浓硫酸,摇动混匀,加入1~2粒沸石,组装好实验装置,在85~95℃下恒温加热反应1.5小时:
Ⅱ.待装置冷却后,分离出甲醇,然后转移至分液漏斗,依次用少量水、5%NaHCO3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固体,过滤得到粗酯;Ⅲ.将粗酯进行蒸馏,收集221℃~224℃的馏分,得水杨酸甲酯9.12g。常用物理常数: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2)制备水杨酸甲酯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
(3)实验中加入甲苯对合成水杨酸甲酯的作用是 。
(4)反应结束后,分离出甲醇采用的方法是 。
(5)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 。本实验的产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1)温度计 防止暴沸 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加入
(2)水浴加热
(3) 加入甲苯易将水蒸出,使平衡向右移动,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
(4)蒸馏或水洗分液
(5)除水或干燥 60%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是温度计,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加入。(2)制备冬青油时,85—95℃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3)实验中加入甲苯作带水剂的目的是反应产生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开来,使得平衡向右移动,同时可以减少甲醇的用量,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4)因为甲醇的沸点低,分离甲醇的操作是蒸馏;(5)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除水或干燥;甲醇过量,13.8g (0.1 mol)水杨酸应得到0.1mol水杨酸甲酯,即15.2g,产品的质量为9.12 g,故所得水杨酸甲酯的产率为60%。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加入;
(2)制备冬青油时,85—95℃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水浴加热;
(3)实验中加入甲苯作带水剂的目的是反应产生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开来,使得平衡向右移动,同时可以减少甲醇的用量,从而提高反应的产率;
(4)因为甲醇的沸点低,分离甲醇的操作是蒸馏;
(5)实验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除水或干燥;13.8g (0.1 mol)水杨酸应得到0.1mol水杨酸甲酯,即15.2g,产品的质量为9.12 g,故所得水杨酸甲酯的产率为60%。
易错点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有机物的分离提纯,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二者官能团的结构以及性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