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O2(g)2NO(g),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 某无色溶液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Cu2+、Ba2+、Al3+、CO32-、Cl-、OH-、NO3-向该溶液中加入铝粉,只放出H2,则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最多有
9. 已知: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19. 在100℃时,将0.40mol NO2气体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2NO2(g) N2O4(g) ΔH<0.监测反应获得如下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 H2C2O4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H2C2O4)+c(HC2O4-)+c(C2O42-)=0.100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15. 气体的自动化检测中常常应用原电池原理的传感期。下图为电池的工作示意图:气体扩散进入传感器,在敏感电极上发生反应,传感器就会接收到电信号。下表列出了待测气体及敏感电极上部分反应产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8. 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高效水处理剂。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制备KClO溶液,并通过KClO溶液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制备K2FeO4。
查阅资料知K2FeO4的部分性质如下:①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②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和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25.仪器C和D中都盛有KOH溶液,其中C中KOH溶液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
26.Cl2与KOH的浓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为保证反应生成KClO,需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0~5℃下进行,在不改变KOH溶液浓度的前提下,实验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27.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lO饱和溶液中即可制取K2Fe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操作不能将KClO饱和溶液滴加到Fe(NO3)3饱和溶液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8.制得的粗产品中含有Fe(OH)3、KCl等杂质。一种提纯方案为: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 mol·L-1KOH溶液中,用砂芯漏斗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搅拌、静置,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适量乙醇洗涤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①第一次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固体分别对应的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晶体用乙醇洗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钴(Co)及其化合物在磁性材料、电池材料、超硬材料及催化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已知钴属于铁系元素,其单质与化合物的性质与铁相似,其常见化合价有+2和+3。请回答下列问题:
34.在空气中加热CoCO3可得到黑色Co3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5.Co3O4与浓盐酸反应能生成黄绿色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6.常温下,CoCl2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得到粉红色Co(OH)2沉淀。已知当溶液中某离子的浓度
≤10-5mol·L-1时,就认为该离子不存在,Ksp[Co(OH)2]=1.0×10-15mol3·L-3。若要使0.1 mol·L-1CoCl2溶液中的Co2+完全沉淀,则溶液pH的控制范围为____________。
37.Co(OH)2具有较显著的两性,在浓的强碱溶液中可以形成 [Co(OH)4]2-,写出Co(OH)2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8.Co(OH)2在空气中加热时,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通过分析计算确定:
①1000℃时,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__。
②取400℃时的产物(其中Co的化合价为+2、+3),用480 mL5 mol·L-1盐酸恰好完全溶解固体,得到CoCl2溶液和4.48 L(标准状况)黄绿色气体。则该钴氧化物中n(Co2+) :n(Co3+)=__________。
A、B、C、D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a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21.若A为非金属单质,D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B的电子式
22.若A为金属单质,D是某强酸的稀溶液,则反应C+DB的离子方程式为:
23.若A为强碱,D为气态氧化物。常温时将B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其pH变化如图b所示,则其pH变化的原因是
24.若C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96g 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891.69KJ的热量,请写出C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煤制天然气工艺是煤高效洁净利用的新途径之一,其工艺流程简图如下:
29.反应I:C(s) + H2O(g) CO(g) + H2(g) ΔH = +135 kJ·mol-1,
①通入的氧气会与部分碳发生燃烧反应。请利用能量转化及平衡移动原理说明通入氧气的作用: 。
②若反应Ⅰ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反应Ⅰ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压强不变 b.气体密度不变 c.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氢气浓度不变
30.反应II:CO(g) + H2O(g) CO2(g) + H2(g) ΔH = −41 kJ·mol-1。下图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煤气化反应I发生后的汽气比(水蒸气与原料气中CO物质的量之比)与CO平衡转化率的变化关系。
① 判断T1、T2和T3的大小关系: 。
② 若煤气化反应Ⅰ发生后的汽气比为0.8,经煤气化反应Ⅰ和水气变换反应Ⅱ后,得到CO与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反应Ⅱ应选择的温度是 (填“T1”“T2”或“T3”)。
31.① 甲烷化反应Ⅳ发生之前需要进行脱酸反应Ⅲ。煤经反应Ⅰ和Ⅱ后的气体中含有两种酸性气体,分别是H2S和 ② 工业上常用热碳酸钾法脱除H2S气体得到两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
33.一定条件下,如图所示装置可实现有机物的电化学储氢(忽略其他有机物)
①A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储氢装置的电流效率η=________。(η=生成目标产物消耗的电子数/转移的电子总数×100%,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