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大气中含硫化合物(主要是SO2和H2S)的转化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3.SO2的大量排放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潮湿条件下,写出大气中SO2转化为HSO3﹣的方程式 .
14.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将大气中H2S经两步反应氧化成SO42﹣,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1如下:
1mol H2S(g)全部氧化成SO42﹣(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5.SO2是工业制硫酸的原料气体之一,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表:
①反应在0~4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2)= ;
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
③8min时,维持温度不变,往反应容器中再通入0.020mol SO2(g),0.010mol O2(g),重新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SO2的百分含量将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
某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方法验证Fe2+的某些性质.
8.在实验前,依据Fe2+的 性,填写了如表.
依照表中操作,该小组进行实验.观察到液面上方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但试管中溶液颜色却变为深棕色.
9. 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两只试管中,一只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变红,则溶液中含有 ;另一只试管滴加几滴 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含有Fe2+.
10.该小组讨论认为深棕色可能是NO2或NO与铁的某一种离子发生反应引起的.
提出猜想:
ⅰ.NO2与Fe2+发生反应ⅱ.NO2 与Fe3+发生反应
ⅲ.NO与Fe2+发生反应ⅳ.
11.该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
12.结合实验猜想,得出结论:
溶液呈深棕色的原因:肯定成立的是猜想 ;不确定的是猜想 ,有待后续实验进一步探究.
硼酸(H3BO3)大量应用于玻璃制造行业,以硼镁矿(2MgO•B2O3•H2O、SiO2及少量Fe3O4、CaC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i.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
ⅱ.H3BO3在20℃、40℃、60℃、100℃时的溶解度依次为5.0g、8.7g、14.8g、40.2g.
17.为了提高硼镁矿粉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答两条).
18.“浸出液”显酸性,含H3BO3和Mg2+、SO42﹣,还含有Fe3+、Fe2+、Ca2+、Al3+等杂质.“除杂”时向浸出液中依次加入适量H2O2和MgO,H2O2的作用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MgO除去的杂质离子是 .
19.已知H3BO3与过量的NaOH反应生成Na[B(OH)4],试写出H3BO3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20.“浸取”后,采用“热过滤”的目的是 ,母液中的主要溶质有 .
21.测定所得产品的纯度:取a g硼酸,小心加热使其分解脱去水分(杂质受热不分解),得残留固体b g,则产品的纯度为 .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在周期表中1~36号之间的W、X、Y、Z、Q六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W与其余五种元素既不同周期也不同主族,X原子的L层p轨道中有2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自旋方向相同的未成对电子,Z元素原子基态时,核外电子排布在3个能级上,且有2个未成对电子.Q元素在第四周期,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1,其d轨道处于全充满状态.
22.按电子排布,Q元素在周期表中属 区.
23.第一电离能Y Z,电负性Y Z(填“>”,“=”或“<”).
24.W与Z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有W2Z、W2Z2,W与Y能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如YW3、Y2W4、Y3W5、Y4W6…,W2Z分子中Z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YW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YW3极易溶于W2Z的主要原因有 .
25.若向含有Q2+的硫酸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后再加乙醇,有深蓝色晶体析出,该晶体阳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
26.Q+与Y3﹣形成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阴、阳离子间的核间距为 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 表示,则晶体的密度为 g•cm﹣3.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化合物J具有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合成J的一种路线如图:
②E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峰
③C能发生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27.D所含有官能团的名称 .
28.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
29.G的结构简式为 .
30. C的某同系物X,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4,X的结构有 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锋面积比为1:2:2:2的是 (写结构简式).
31.由甲醛和化合物A经下列步骤可得到2﹣苯基乙醇.
反应条件1为 ;反应条件2所选择的试剂为 ;L的结构简式为 .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