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A、B、C、D均属于短周期元素。A是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B和C都只有两个电子层,B中一层电子数是另一层的两倍;C中两层电子数之和是两层电子数之差的两倍;D中一层电子数是另两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碳的氧化物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同时碳的单质、化合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
18.工业上一般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l) △H1=-128.5 kJ·mol-1
已知:CO(g)+1/2O2(g)=CO2(g) △H2=-283 kJ·mol-1
H2(g)+1/2O2(g)=H2O(l) △H3=-285.8 kJ·mol-1
则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甲醇的燃烧热应为_____________。
19.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了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①CO和O生成CO2是___________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在催化剂作用下O与CO中的C逐渐靠近,最终形成的化学键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
②结合已有知识和该反应过程,我们该如何理解,化学反应本质中的“分子破裂成为原子”这一观点?__________。
20.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的C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2CO(g)。平衡时,体系中气体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550℃时的V逆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25℃时的V逆。T℃时,若向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平衡将__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发生”)移动。某同学是如何从图中数据,分析出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____________。
②650℃时,反应达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③若800℃时的压强为akPa,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800℃时,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_。
(NH4)2SO4俗称硫铵,常用作氮肥和化工原料。查阅资料发现(NH4)2SO4在260℃和400℃时分解产物不同。现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对其分解产物进行实验探究。
2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2000mol/L盐酸100.00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B,加入指示剂,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42-。
①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中开始加热后还要继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品红溶液不褪色和滴定后B的溶液中无SO42-,说明该条件下硫铵的分解产物除了NH3外还有______________。
②滴定前,要排尽滴定管尖嘴的气泡,其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通过滴定测得装置B内溶液吸收NH3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
2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①若用HNO3酸化的Ba(NO3)2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是否存在SO32-,是否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②(NH4)2SO4在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单位物质的量的硫铵完全分解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芯片的使用,促进了信息技术的革命。
23.陶瓷、水泥和玻璃都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其中,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除了SiO2、Na2CO3外还有__________。玻璃制作过程中发生了Na2CO3+SiO2Na2SiO3+CO2的反应,碳酸酸性强于硅酸,但为什么该反应可在高温下发生?______________。
24.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下:
①请写出反应Ⅱ、Ⅲ的化学方程式:Ⅱ_________、Ⅲ___________。
②在流化床反应的产物中,SiHCl3大约占85%,所含有的其它物质的沸点数据如下表:
提纯SiHCl3的主要工艺操作依次是沉降、冷凝和分馏(相当于多次蒸馏)。沉降是为了除去____________;在空气中冷凝所得液体主要含有____________;若在实验室进行分馏提纯该液体,应该采取以下加热方法中的___________。
A.电炉加热
B.酒精灯加热
C.砂浴加热
D.水浴加热
③SiHCl3极易水解,其完全水解时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