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衡水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多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对得1分,选对但不全得0.5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1分

1. 化学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交警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原理中体现了乙醇的氧化性

B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D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可以获得用途广泛的高分子合成材料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交警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的原理中体现了乙醇的还原性,故A错误;B.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的干燥剂,故B正确;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差,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形成原电池时,铁做负极,所以会加速船体腐蚀,故C错误;D.从煤、石油可以得到不饱和的小分子化合物,再通过化学反应可以获得许多性能优异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等,故D正确;故选:A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乙醇与重铬酸钾反应,乙醇为还原剂,表现还原性;B.依据硅胶具有吸水性,且无毒的性质解答;C.铜与铁形成原电池,铁做负极;D.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可制得不饱和烃,通过聚合反应可以获得许多性能优异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乙烯等

易错点

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1分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B用玻璃棒蘸取CH3COOH溶液点在水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该解液的pH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 次.

D分液操作中,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A.过滤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则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故A正确;B.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不能湿润,湿润的pH试纸测定醋酸的pH偏大,故B错误;C.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否则浓度变小,则润洗2~3 次,故C正确;D.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过滤遵循一贴二低三靠;B.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试纸不能湿润;C.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反应液润洗,否则浓度变小;D.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

易错点

混淆实验操作要点

知识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2分

19. 一定温度下,在3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H2(g)+CO(g)CH3OH(g) 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大

C达到平衡时,容器Ⅱ中c(H2)大于容器Ⅲ中c(H2)的两倍

D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的正反应速率比容器Ⅰ中的大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对比Ⅰ、Ⅲ,如温度相同,0.1mol/L的CH3OH相当于0.20mol/L的H2和0.1mol/L的CO,为等效平衡,但Ⅲ温度较高,平衡时CH3OH较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对比Ⅰ、Ⅱ,在相同温度下反应,但Ⅱ浓度较大,由方程式2H2(g)+CO(g)CH3OH(g)可知,增大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正向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浓度转化率会增大,则容器Ⅰ中反应物转化率比容器Ⅱ中的小,故B错误;C.Ⅱ浓度较大,Ⅲ温度较高,增大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Ⅲ的转化率降低,Ⅲ中相当于起始C(H2)为Ⅱ的一半,平衡时Ⅱ中C(H2)小于Ⅲ中的两倍,故C错误;D.对比Ⅰ、Ⅲ,Ⅲ温度较高,浓度相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A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比Ⅰ、Ⅲ,如温度相同,0.1mol/L的CH3OH相当于0.20mol/L的H2和0.1mol/L的CO,为等效平衡,但Ⅲ温度较高,平衡时CH3OH较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对比Ⅰ、Ⅱ,在相同温度下反应,但Ⅱ浓度较大,由方程式可知,增大浓度,平衡正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易错点

等效平衡的理解及应用

单选题 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1分,共2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正确答案

A

解析

A.燃料燃烧应放出热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而题目所给图为吸热反应,故A错误;B.酶为蛋白质,温度过高,蛋白质变性,则酶催化能力降低,甚至失去催化活性,故B正确;C.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图象符合电离特点,故C正确;D.强碱滴定强酸,溶液pH增大,存在pH的突变,图象符合,故D正确.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平衡的影响,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燃料燃烧应放出热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B.温度过高,酶失去催化活性;C.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强碱滴定强酸,溶液pH增大,存在pH的突变.

易错点

B项中蛋白质的性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5. 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Cl2溶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A.发生氢气与CuO的反应生成Cu和水,反应前固体为CuO,反应后固体为Cu,固体质量减小,故A错误;B.发生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前固体为过氧化钠,反应后固体为碳酸钠,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固体质量增加,故B正确;C.发生Al与Fe2O3反应生成Al2O3和Fe,反应前固体为氧化铁、Al,反应后固体为氧化铝、Fe,均为固体,固体质量不变,故C错误;D.发生Zn与Cu(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Cu,反应前固体为Zn,反应后固体为Cu,二者物质的量相同,则固体质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发生氢气与CuO的反应生成Cu和水;B.发生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的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C.发生Al与Fe2O3反应生成Al2O3和Fe;D.发生Zn与Cu(NO32反应生成Zn(NO32和Cu.

易错点

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注意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7. 下列陈述I、II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A依据氧化铁为红棕色粉末的物理性质解答;

B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产物都是盐和水;

C耐火材料,应具有高的熔沸点;

D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溴水氧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氧化铁为红棕色粉末,可以用于红色涂料和油漆,陈述I、II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故A正确;B.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不是两性氧化物,陈述I错误,故B错误;C.氧化铝可用作耐火材料,是因为氧化铝具有较高的熔沸点,与氧化铝不溶于水性质无关,故C错误;D.SO2可使溴水褪色,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D错误;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易错点

陈述I、II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8. 下列关于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烷、乙烯和苯都可以从化石燃料中获得,都能使溴水褪色

B乙烯和苯分子都存在碳碳双键,因而都能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既能鉴别乙烷和乙烯,也能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得到纯净的乙烷

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

正确答案

D

解析

A.甲烷、苯与溴水不反应,苯可萃取,但甲烷不能,故A错误;B.苯不含碳碳双键,故B错误;C.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故C错误;D.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醇不反应,乙酸有气泡产生,乙酸乙酯分层,可鉴别,故D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甲烷、苯与溴水不反应;B.苯不含碳碳双键;C.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D.用饱和碳酸钠鉴别,现象各不相同.

易错点

混淆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A.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则用激光笔照射微蓝色透明液体,说明微蓝色液体属于胶体,故A正确; B.红棕色固体为Fe2O3,分析氧化还原得反应为2FeSO4 Fe2O3+SO2↑+SO3↑,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SO3+H2O=H2SO4, H2SO4+BaCl2=BaSO4↓+2HCl,有BaSO4沉淀生成;由于H2SO3为弱酸,酸性小于HCl和H2SO4,则不能与反应BaCl2,得不到BaSO3沉淀,故B错误;C.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均可被高锰酸钾氧化,则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紫色褪去,则气体可能为SO2或乙烯、乙炔等,故C错误;D.该溶液中先滴加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则该溶液中可能含Ag+、SO32或SO42-,故D错误;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及检验方法,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现象; B. 红棕色固体为Fe2O3,分析氧化还原,可得气体为SO2、SO3混合气体,但酸性H2SO3小于HCl和H2SO4;C.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均可被高锰酸钾氧化;D.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也可能是BaSO4

易错点

B项中易混淆在强酸性条件下不产生BaSO3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0. 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

A过量的铁与浓硝酸

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D过量的锌与18mol/L硫酸

正确答案

C

解析

A.过量的铁和浓硝酸加热反应,变为稀硝酸继续反应完全,硝酸能反应完全,故A错误;B.二氧化锰只与浓盐酸反应,稀盐酸不反应,二氧化锰过量,稀盐酸也不能完全反应,若浓盐酸过量,二氧化锰可以完全反应,故B错误;C.铜活泼性弱只能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硫酸不能完全反应,故C正确;D.过量的锌与18mol/L硫酸溶液反应,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当浓变稀的时候生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过量的铁和浓硝酸加热反应,变为稀硝酸继续反应完全;B.二氧化锰只与浓盐酸反应,稀盐酸不反应,过量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二氧化锰可以完全反应;C.铜活泼性弱只能与浓硫酸反应,与稀硫酸不反应;D.过量的锌与18mol/L硫酸溶液反应,首先生成二氧化硫,当浓变稀的时候生成氢气

易错点

混淆反应物质的浓度问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4.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②氯水、次氯酸都属于弱电解质

③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④明矾、冰水混合物、四氯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⑤电解熔融的Al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⑥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

A①②

B②④

C③⑤

D④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①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是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稀豆浆属于胶体分散系、硅酸是难溶的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故①错误;

②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次氯酸属于弱电解质,故②错误;

③FeO、MgO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均为碱性氧化物,Al2O3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两性氧化物,故③错误;

④明矾是硫酸铝钾晶体属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四氧化三铁是化合物,都不是混合物,故④正确;

12C转化为14C是核反应,既不属于物理变化又不属于化学变化,故⑤错误;

⑥葡萄糖、油脂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⑥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①胶体是分散质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硅酸是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

②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是化合物;

③碱性氧化物是指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④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

⑤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⑥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几百万或更大

易错点

混淆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6. 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LHF,则转移0.8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正确答案

D

解析

A.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氧气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B.在反应中,O2F2中的O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该物质是氧化剂,而硫化氢中的S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升高为+6价,所以H2S表现还原性,而O2F2表现氧化性,故B错误;C.外界条件不明确,不能确定HF的物质的量,所以不能确定转移电子的数目,故C错误;D.由方程式可知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4,故D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中,S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到+6价,被氧化,O元素由+1价降低到0价,被还原,以此解答该题

易错点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温下,向两等分水中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2O2与Na2O,所得溶液浓度相同

BFeCl3可用于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这说明铁的金属性比铜强

C向NaHCO3溶液中加人少量Ba(OH)2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CO32-的浓度会变小

D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水反应制漂白粉,保存漂白粉的塑料袋要密封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反应方程式为: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设物质的量都为1mol,则

Na2O+H2O=2NaOH

1mol                2mol

2Na2O2+2H2O=4NaOH+O2

1mol                2mol

由方程式可知,生成溶质的物质的量相等,则两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故A正确;B.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铜反应,与铁、铜的活泼性无关,故B错误;C.加入少量的Ba(OH)2溶液,OH-与HCO3-反应生成CO32-沉淀,则CO32-数目增大,故C错误;D.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故D错误;

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由题意知Na2O和Na2O2物质的量相等且由方程式易知,Na2O2放在溶液中增加的质量为Na2O2中的Na2O部分,由此可知两溶液的质量相同;B.氯化铁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铜反应;C.HCO3-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CO3-CO32-+H+,使HCO3-数目减少,CO32-数目增加,增大平衡正向移动;D.工业上常用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漂白粉;

易错点

B项非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3.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 ( )

①干冰可用于钠、镁等金属的灭火

②用稀硝酸和亚硫酸钠制备二氧化硫

③制取二氧化碳时没有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⑤用酒精代替苯从溴水中萃取出溴

⑥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然后打开所有的门窗通风

A①④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全部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①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而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氧气能助燃,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故用干冰灭火存在安全隐患,故①选;

②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同时生成一氧化氮,不能用硝酸,应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但该实验方法无安全隐患,故②不选;

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但该实验方法无安全隐患,故③不选;

④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加入水中,不能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否则会导致混合液飞溅,容易发生危险,存在安全隐患,故④选;

⑤酒精与水互溶,用酒精代替苯无法从溴水中萃取出溴,但该实验方法无安全隐患,故⑤不选;

⑥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不能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否则光照会发生爆炸,引发安全事故,故⑥选;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①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而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氧气,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单质;

②稀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亚硫酸根离子;

③制取气体的实验装置,为保证实验成功,需在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浓硫酸密度大于水,且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热,稀释时应该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顺序不能颠倒;

⑤萃取剂的选择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要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酒精与水互溶;

⑥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光照能引发爆炸

易错点

干冰不能用于钠镁金属的灭火原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4. 根据表中八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B元素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⑤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元素⑤对应的离子半径大于元素⑧对应的离子半径

D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

正确答案

B

解析

②⑤的最低价都为-2价,应该为ⅥA族元素,根据原子半径可知②为O元素、⑤为S元素;①⑦⑧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结合原子半径大小可知:①为H元素、⑦为Li元素、⑧为Na元素;③⑥的最高价为+3价,结合原子半径可知:③为B元素、⑥为Al元素;④的最低价为-1价,为ⅤⅡ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大于②O元素,则④为Cl元素,A.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故A正确;B.元素②气态氢化物为水,元素⑤气态氢化物为硫化氢,由于水分子中存在氢键,则水的沸点大于硫化氢,故B错误;C.元素⑤对应的离子为硫离子,元素⑦对应的离子为锂离子,硫离子含有3个电子层、锂离子含有1个电子层,所以硫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故C正确;D.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高氯酸,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硫酸,由于非金属性:Cl>S,则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故D正确;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②⑤的最低价都为-2价,应该为ⅥA族元素,根据原子半径可知②为O元素、⑤为S元素;①⑦⑧的最高正化合价为+1价,结合原子半径大小可知:①为H元素、⑦为Li元素、⑧为Na元素;③⑥的最高价为+3价,结合原子半径可知:③为B元素、⑥为Al元素;④的最低价为-1价,为ⅤⅡ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大于②O元素,则④为Cl元素,据此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进行解答

易错点

B项混淆氢键影响沸点高低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5.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NH4Fe(SO42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NH4++Fe3++4OH-=NH3H2O+Fe(OH)3

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ClO-+SO2+H2O=HSO3-+HClO

C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2++OH-+H++SO42-=BaSO4↓+H2O

D澄清的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

正确答案

A

解析

A.NH4Fe(SO42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Fe3++4OH-═NH3•H2O+ Fe(OH)3↓,故A正确;B.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氢离子和氯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O2+H2O═SO42-+2H++Cl-,故B错误;C.Ba(OH)2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和水,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3-═CaCO3↓+CO32-+2H2O,故D错误;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铵根离子、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氢氧化铁沉淀;B.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亚硫酸氢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C.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系数错误,与硫酸、氢氧化钡的化学式组成不相符;D.碳酸氢钠足量,离子方程式按照氢氧化钙的化学式组成书写.

易错点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电荷守恒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7. 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32-

Bc(H+)=1×10-13mol/L的溶液中:Mg2+、Cu2+、SO42-、NO3-

C0.1mol/LNH4HCO3溶液中:K+、Na+、NO3-、Cl-

D0.1mol/L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42-

正确答案

C

解析

pH=1的溶液呈强酸性,弱酸根离子CO32-不能共存,故A错误;B.c(H+)=1×10-13mol•L-1的溶液呈强碱性,Mg2+、Cu2+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沉淀,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H4HCO3和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所以能共存,故C正确;D.Fe3+、SCN-能生成络合物而使溶液呈血红色,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铁离子,所以这两种离子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络合物、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发生双水解反应即可共存,据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题目隐含条件的限制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8. 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I)=1.0×10-16,将等体积的AgCl和AgI的饱和溶液的清液混合,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AgNO3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溶液混合,AgCl和AgI都沉淀

B若AgNO3足量,AgCl和AgI都可沉淀,但以AgCl为主

C向AgI清液加入AgNO3,c(Ag+)增大,KSp(AgI)也增大

D若取0.1435克AgCl固体放入100mL水(忽略体积变化),c(Cl-)为0.01mol/L

正确答案

B

解析

饱和的AgCl溶液中:c(Ag+)=c(Cl-)=1.342×10-5,饱和的AgI溶液中:c(Ag+)=c(I-)=1.0×10-8,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减半,c(Cl-)=6.71×10-6,c(I-)=5.0×10-9,c(Ag+)=6.71×10-6,A.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减半,c(Cl-)=6.71×10-6,c(I-)=5.0×10-9,c(Ag+)=6.71×10-6,明显,混合后,AgI必然沉淀,AgCl则不然,故A错误;B.由于c(Cl-)>c(I-),若AgNO3固体足量,沉淀以AgCl为主,故B正确;C.Ksp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sp不变,故C错误;D.常温下,1000mL水中所溶解的AgCl的质量:1.342×10-5×143.5═0.00192(g),c(Cl-)═1.342×10-5mol/L,0.1435克AgCl只有少量溶解,故c(Cl-)═1.342×10-5mol/L,故D错误.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饱和的AgCl溶液中:c(Ag+)=c(Cl-)=1.342×10-5,饱和的AgI溶液中:c(Ag+)=c(I-)=1.0×10-8,等体积混合后,浓度减半,c(Cl-)=6.71×10-6,c(I-)=5.0×10-9,c(Ag+)=6.71×10-6,溶液中c(Cl-)>c(I-),以此解答该题.

易错点

D项中有关Ksp的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0. 室温下向10mL0.1mol/LNaOH溶液中加入0.1mol/L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

正确答案

D

解析

A.a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pH=8.7,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应为c(HA)>c(H+),故A错误;B.a点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时HA过量,溶液呈酸性,HA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故B错误;C.pH=7时,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H+)=c(A-)+c(OH-),则c(Na+)=c(A-),故C错误;D.b点HA过量一倍,溶液存在NaA和HA,溶液呈酸性,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A-水解程度,则存在c(A-)>c(HA),故D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a点时酸碱恰好中和,溶液pH=8.7,说明HA为弱酸,NaA溶液水解呈碱性;B.b点时HA过量,溶液呈酸性,HA电离出H+,抑制水的电离;C.pH=7时,c(H+)=c(OH-),结合电荷守恒判断;D.b点HA过量一倍,溶液存在NaA和HA,溶液呈酸性,说明HA电离程度大于A-水解程度.

易错点

曲线中各点所对应的成分判断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2.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正确答案

B

解析

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A.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CaCO3、CaSO3,因氢氧化钙过量,则固体1为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故B错误;C.气体2含有CO、N2,经捕获剂得到氮气和CO,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防止污染空气,故C正确;D.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D正确.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工业废气中CO2、SO2可被石灰水吸收,生成固体1为CaCO3、CaSO3,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气体1通入气体X,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到的NaNO2,X可为空气,但不能过量,否则得到硝酸钠,NaNO2与含有NH4+的溶液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应生成氮气,则气体2含有CO、N2,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以此解答该题。

易错点

用氧化还原的知识分析气体1 NaNO2的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6. 为解决淀粉厂废水中BOD严重超标的问题,有人设计了电化学降解法.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有机物将废水中有机物[主要成分是(C6H10O5n]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极是负极

B该装置工作时,H+从右侧经阳离子交换膜移向左侧

C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6H10O5n+7H2O﹣24ne═6nCO2↑+24nH+

D物质X是OH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主要成分是(C6H10O5n]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即为原电池,由图N极通O2,M极为有机物,则N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M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6H10O5n +7nH2O-24ne-═6nCO2↑+24nH+,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A.由图N极通O2,则N极为正极,故A错误;B.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该装置工作时,H+从左侧经阳离子交换膜转向右侧,故B错误;C.M极为有机物,M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6H10O5n +7nH2O-24ne-═6nCO2↑+24nH+,故C正确;D.由图N极通O2,则N极为正极,O2得电子结合H+生成水,物质X为水,故D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原电池基本原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由题意知,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主要成分是(C6H10O5n]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即为原电池,由图N极通O2,M极为有机物,则N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M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

易错点

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1. 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获得氢气。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c( 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

已知:FeO42-为紫红色;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溶液中OH-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Na2FeO4的电极反应为Fe-6e-+8OH-=FeO42-+4H2O

B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

CMN两点中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不同,在M点会有Fe(OH)3生成

D图1中的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电解过程中,阴极区附近pH会增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阳极上铁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Fe-6e-+8OH-=FeO42-+4H2O,故A正确;B.镍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氢气具有还原性,根据题意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防止Na2FeO4与H2反应使产率降低,故B正确;C.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在M点,c(OH-)低,Na2FeO4稳定性差,且反应慢,在N点:c(OH-)过高,铁电极上有氢氧化铁生成,使Na2FeO4产率降低,故C错误;D.铁是阳极,电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2-+4H2O,Ni电极上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图1中的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OH-自左向右移动,电解时阳极区pH降低、阴极区pH升高,故D正确;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电解池原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电解氢氧化钠溶液时,铁作阳极,阳极上铁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离子;B.Ni电极上氢离子放电,氢气具有还原性,根据题意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C.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在M点,c(OH-)低,在N点:c(OH-)过高;D.图1中的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时阳极区pH降低、阴极区pH升高

易错点

电极反应的分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配制0.1mol/L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

C在标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

D同温同压下,20mLCH4和60mLO2所含的原子数之比为5:6

正确答案

C

解析

A.等体积稀释时,水的质量小于硫酸的质量,则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故A正确;B.容量瓶具有固定的规格,选择时与配制溶液的体积要接近,则配制0.1mol/L的Na2CO3溶液480mL,需用500mL容量瓶,故B正确;C.在标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由可知气体的物质的量,但溶液体积未知,不能由计算浓度,故C错误;D.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则20mLCH4和60mLO2所含的原子数之比为20×5:60×2=5:6,故D正确;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等体积稀释时,水的质量小于硫酸的质量;B.容量瓶具有固定的规格,选择时与配制溶液的体积要接近;C.结合计算;D.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结合分子构成计算

易错点

C项中混淆溶液的体积和水的体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4. 运载“神舟八号”飞船的火箭燃料是偏二甲肼[(CH32NNH2],燃料和N2O4反应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大量无毒气体,把飞船送入太空。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中,N2O4是氧化剂

B两物质反应时,生成的无毒气体为CO2、N2、和H2O

C偏二甲肼中N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

D偏二甲肼的同分异构体中,含碳碳单键的化合物只有2种

正确答案

C

解析

:A.N2O4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2O4是氧化剂,故A正确;B.发生C2H8N2+2N2O4=2CO2↑+3N2↑+4H2O,故B正确;C.C2H8N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为-1价,H为+1价,故C错误;D.偏二甲肼的同分异构体中,CH3CH(NH22、NH2CH2CH2NH2,含碳碳单键的化合物只有2种,故D正确.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偏二甲肼[(CH32NNH2],燃料和N2O4反应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大量无毒气体,生成CO2、N2、和H2O,反应为C2H8N2+2N2O4=2CO2↑+3N2↑+4H2O中,C2H8N2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H为+1价,C为-1价,N2O4中N为+4价,以此解答该题

易错点

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5.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Fe2O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2Na2SiO3+2NaAlO2+2H2O=Na2Al2SiO3↓+4NaOH。对上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试剂X为稀硫酸,沉淀中含有硅的化合物

②.反应 II 中生成Al(OH)3的反应为:CO2+AlO2-+2H2O═Al(OH)3↓+HCO3-

③.结合质子(H+) 的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OH->AlO2->CO32-

④.Al2O3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AlCl3冶炼Al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正确答案

B

解析

A、由于溶液乙通入过量的Y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碳酸氢钠可知,溶液乙中含有偏铝酸根、气体Y为二氧化碳,故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不可能为硫酸,故A错误;B、过量的二氧化碳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反应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Al(OH)3↓+HCO3-,故B正确;C、结合质子的能力就是指碱性,结合质子能力越强,相应的酸放出质子的能力就越弱,其对应的酸的酸性就越弱,显然酸性强弱HCO3->Al(OH)3>H2O,碱性:OH->AlO2->CO32-,所以结合质子能力:OH->AlO2->CO32-,故C错误;D、氯化铝是分子晶体,熔融时不存在铝离子,电解熔融的氯化铝不能获得金属铝,故D错误;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l2O3、Fe2O3和硫酸反应,要将氧化铝和Fe2O3分离出来,应该选择氢氧化钠,将氧化铝溶解为偏铝酸钠,则固体难溶物是氧化铁,即试剂X为氢氧化钠,沉淀中含有氧化铁,偏铝酸盐中通二氧化碳来获得氢氧化铝沉淀,发生CO2+AlO2-+2H2O═Al(OH)3↓+HCO3-,Y为CO2,氢氧化铝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铝,电解可得铝,A、根据流程可知,溶液乙通入过量的Y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碳酸氢钠可知,溶液乙中含有偏铝酸根、气体Y为二氧化碳,则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B、过量的二氧化碳与偏铝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与碳酸氢钠;C、结合质子的能力越强,则形成的物质的酸性越弱;D、氯化铝是分子晶体,熔融时不存在铝离子.

易错点

混淆铝土矿的酸溶原理和碱溶原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2. 下列选用的仪器和药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氯化铵加热分解,遇冷化合生成氯化铵,但加热氯化铵与Ca(OH)2反应生成氨气,则图中加热不能分离,故A错误;B.四氯化碳的与水不互溶,密度比水大,可隔绝气体和水,则图中装置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故B正确;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蔗糖碳化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图中装置可验证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C正确;D.HCl极易溶于水,平底烧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气球变大,则图中装置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故D正确;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A.氯化铵加热分解,遇冷化合生成氯化铵,但加热氯化铵与Ca(OH)2反应生成氨气;B.四氯化碳的与水不互溶,密度比水大,可隔绝气体和水;C.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蔗糖碳化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HCl极易溶于水,平底烧瓶中气体的压强减小,气球变大

易错点

B项中的防倒吸原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6. 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第VIA族。

BZ元素是硅,其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

CX与M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的二元化合物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

D四种元素中的Y单质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

正确答案

B

解析

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则X为C元素;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Y为Mg;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则Z为Si,M为S元素.A.M为S元素,核外各层电子数为2、8、6,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处于第三周期VIA族,故A正确;B.Z元素是Si,为亲氧元素,以化合态存在,故B错误;C.X碳与硫的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S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2SCS2,产物分子为直线形,结构与二氧化碳类似,由于是由不同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其化学键属于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四种元素中只有Mg为金属元素,密度比较小,制成的合金硬度大,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故D正确;故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短周期元素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的一种高硬度单质是宝石,则X为C元素;Y2+电子层结构与氖相同,则Y为Mg;Z的质子数为偶数,室温下M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则Z为Si,M为S元素,然后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

易错点

依据原子结构、元素化合物知识准确推断元素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8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3分

锡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已知:Sn的熔点为231℃;Sn2+易水解、易被氧化;SnCl4极易水解、熔点为-33 ℃、沸点为114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27.元素锡比同主族碳的周期数大3,锡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

28.用于微电子器件生产的锡粉纯度测定:①取1.19 g试样溶于稀硫酸中(杂质不参与反应),使Sn完全转化为Sn2+;②加入过量的Fe2(SO43;③用0.1000 mol/L K2Cr2O7溶液滴定(产物中Cr呈+3价),消耗20.00 mL。步骤②中加入Fe2(SO43的作用是___________;此锡粉样品中锡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29.用于镀锡工业的硫酸亚锡(SnSO4)的制备路线如下:

①步骤Ⅰ加入Sn粉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调节溶液pH。②步骤Ⅱ、步骤Ⅴ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写出该过程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③步骤Ⅲ生成SnO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步骤Ⅴ操作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30.SnCl4蒸气遇氨及水汽呈浓烟状,因而可制作烟幕弹,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SnCl4+4NH3+4H2O=Sn(OH)4+4NH4Cl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50

解析

元素锡比同主族碳的周期数大3,二者原子序数相差第三、四、五周期容纳元素种数之和,则Sn的原子序数为6+8+18+18=50,

故答案为:50;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元素锡比同主族碳的周期数大3,二者原子序数相差第三、四、五周期容纳元素种数之和;

易错点

各周期所容纳的元素种数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Sn2++2Fe3+=2Fe2++Sn4+; 60%

解析

Fe2(SO43将Sn2+全部氧化为Sn4+,再用溶液K2Cr2O7溶液滴定,将Fe2+氧化为Fe3+,设粉中锡的质量分数为x,则:

3Sn~3Sn2+~6Fe3+~6Fe2+~K2Cr2O7

3×119g                                1mol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以纯度的测定为载体的化学计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Fe2(SO43将Sn2+全部氧化为Sn4+,再用溶液K2Cr2O7溶液滴定,将Fe2+氧化为Fe3+,根据电子转移守恒,整个过程关系式为:3Sn~3Sn2+~6Fe3+~6Fe2+~Cr2O72-,据此计算;

易错点

明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关系式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防止Sn2+被氧化为Sn4+②过滤;漏斗、玻璃棒、烧杯中的任一种③Sn2++2HCO3-=SnO↓+2CO2↑+H2O

④蒸发(或加热)浓缩、冷却(或降温)结晶

解析

由于Sn2+易水解、易被氧化,加入盐酸,抑制Sn2+水解,加入Sn粉可以与盐酸反应,调节溶液pH,还防止Sn2+被氧化,步骤Ⅱ为过滤,得SnCl2溶液,向其中加碳酸氢钠,调节溶液pH,使Sn元素以SnO形式沉淀,再过滤洗涤得纯净的SnO,加稀硫酸,得SnSO4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制得SnSO4晶体,滤液D中含有大量的NaCl等.

①由信息可知,Sn2+易被氧化,加入Sn粉除调节溶液pH外,还防止Sn2+被氧化,

故答案为:防止Sn2+被氧化;

②步骤Ⅱ、步骤Ⅴ的操作名称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漏斗、玻璃棒,

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烧杯中的任一种;

③得到沉淀是SnO,Sn元素化合价为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变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Sn(OH)2与二氧化碳,Sn(OH)2再脱水得到SnO,反应离子方程为:Sn2++2HCO3-=SnO↓+2CO2↑+H2O,

故答案为:Sn2++2HCO3-=SnO↓+2CO2↑+H2O;

④由流程图可知,操作V是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只能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常与氧化还原、水解原理、物质的分离提纯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由于Sn2+易水解、易被氧化,加入盐酸,抑制Sn2+水解,加入Sn粉可以与盐酸反应,调节溶液pH,还防止Sn2+被氧化,步骤Ⅱ为过滤,得SnCl2溶液,向其中加碳酸氢钠,调节溶液pH,使Sn元素以SnO形式沉淀,再过滤洗涤得纯净的SnO,加稀硫酸,得SnSO4溶液,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制得SnSO4晶体,滤液D中含有大量的NaCl等.

③得到沉淀是SnO,Sn元素化合价为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变质发生水解反应生成Sn(OH)2与二氧化碳,Sn(OH)2再脱水得到SnO;

④由流程图可知,操作V是从溶液中得到含结晶水的晶体,只能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

易错点

明确流程图各步骤中试剂的作用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SnCl4+4NH3+4H2O=Sn(OH)4+4NH4Cl

解析

SnCl4水解得到Sn(OH)4与HCl,HCl与氨气反应得到NH4Cl,反应方程式为:SnCl4+4NH3+4H2O= Sn(OH)4+4NH4Cl,故答案为:SnCl4+4NH3+4H2O= Sn(OH)4+4NH4Cl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氧化还原、水解原理的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SnCl4水解得到Sn(OH)4与HCl,HCl与氨气反应得到NH4Cl

易错点

“烟”即生成物为固体小颗粒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6分

氰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剧毒物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旦泄露需要及时处理,一般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环境污染。

31.已知: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氰化钠是一种白色结晶颗粒,剧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易水解生成氰化氢。(1) CN-中C元素显+2价,N元素显-3价,则非金属性N_______C(填“﹤”“﹥”或“=”),请设计实验证明:_____。(2)NaCN用双氧水处理后,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2.实验室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

(1)实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写出一条)。(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开始后,c中先有淡黄色浑浊产生,后又变为澄清,此浑浊物为______(填化学式)。(4) 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______(填“NaOH溶液”、“水”、“CCl4”中一种)的注射器,接下来的操作为__________,最后拆除装置。(5)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需试剂从稀HNO3、稀H2SO4、稀HCl、蒸馏水中选择)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33.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

已知: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0.50mg/L;②Ag++2CN-=[Ag(CN)2]-,Ag++I+=AgI↓,AgI呈黄色,且CN-优先于Ag+反应。

实验如下:取20.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10-4mol/L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1.50mL。

(1)滴定终点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2)处理后的废水是否达到排放标准:________(填“是”或“否”)。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取少量碳酸氢钠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酸性硝酸大于碳酸,则非金属性N>C;CN-+H2O2+H2O=HCO3-+NH3

解析

CN-中C元素显+2价,N元素显-3价,说明N非金属性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检验方法为:取少量碳酸氢钠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酸性硝酸大于碳酸,则非金属性N>C;故答案为:>;取少量碳酸氢钠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酸性硝酸大于碳酸,则非金属性N>C;用双氧水处理氰化钠,产生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氨气,根据原子守恒一种酸式盐为碳酸氢钠,所以反应为:NaCN+H2O2+H2O═NaHCO3+NH3↑,离子反应为:CN-+H2O2+H2O═HCO3-+NH3↑,故答案为:CN-+H2O2+H2O═HCO3-+NH3↑;

硫代硫酸钠的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上述原理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并检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查阅资料:i. Na2S2O3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物沉淀生成;ii. Na2S2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非金属性强弱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非金属性强的元素显示负价,非金属性弱的则显示正价;非金属的非金属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NaCN用双氧水处理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二者反应生成氨气和碳酸氢钠;

易错点

混淆非金属性强的元素显示负价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控制反应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2)防止溶液倒吸(3) S (4) NaOH溶液;关闭K2打开K1;(5) 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解析

(1)实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控制反应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等,故答案为:控制反应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2) 由仪器结构特征,可知b装置为安全瓶,防止倒吸,故答案为:安全瓶,防止倒吸; (3) 二氧化硫与硫化钠在溶液中反应得到S,硫与亚硫酸钠反应得到Na2S2O3,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为S,故答案为:S; (4) 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还有残留的二氧化硫,为防止污染空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再关闭K2打开K1,防止拆除装置时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NaOH溶液;关闭K2打开K1; (5) 根据: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BaSO4难溶于水,难溶于稀HCl,以及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加入硫酸会引入硫酸根离子可知,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以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故答案为: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考查方向

(1)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2)本题考查装置的作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3) 本题考查化学化学反应,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4) 本题考查尾气处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5)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1)a装置制备二氧化硫,c装置中制备Na2S2O3,反应导致装置内气压减小,b为安全瓶作用,防止溶液倒吸,d装置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控制反应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来控制SO2生成速率;(2) 由仪器结构特征,b装置为安全瓶,防止溶液倒吸; (3) 二氧化硫与硫化钠在溶液中反应得到S,硫与亚硫酸钠反应得到Na2S2O3; (4) 实验结束后,装置b中还有残留的二氧化硫,为防止污染空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关闭K2打开K1拆除装置,防止污染空气;(5) 根据: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BaSO4难溶于水,难溶于稀HCl,以及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加入硫酸会引入硫酸根离子可知,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以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易错点

(1)易忽视调节酸的滴加速度(2) 结合仪器的结构特征(3) 结合物质的性质和现象分析(4) 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试剂(5) 易错选稀硫酸,导致引入硫酸根离子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滴入最后一滴硝酸银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半分钟内沉淀不消失;(2)否

解析

(1)Ag+与CN-反应生成[Ag(CN)2]-,当CN-反应结束时,滴入最后一滴硝酸银溶液,Ag+与I-生成AgI黄色沉淀半分钟内沉淀不消失,说明反应到达滴定终点,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硝酸银溶液,出现淡黄色沉淀,半分钟内沉淀不消失;(2) 消耗AgNO3的物质的量为1.5×10-3L×0.0001mol/L=1.50×10-7mol,根据方程式Ag++2CN-=[Ag(CN)2]-,处理的废水中氰化钠的质量为1.50×10-7mol×2×49g/mol=1.47×10-5g,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为,处理后的废水未达到达到排放标准,故答案为:否;

考查方向

(1)本题考查滴定操作,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2) 本题考查化学计算,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1)Ag+与CN-反应生成[Ag(CN)2]-,当CN-反应结束时,Ag+与I-生成AgI黄色沉淀,说明反应到达滴定终点;(2) 计算消耗硝酸银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Ag++2CN-=[Ag(CN)2]-计算出氰化钠的含量与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0.50mg/L比较判断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易错点

(1)明确滴定过程中的反应(2) 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34.碘不宜溶于水,但易溶于碘化钾溶液并生成多碘离子,反应如下:

①I2(s)+I-(aq)I3-(aq) △H<0;②I2(s)+2I-(aq)I42-(aq)。反应②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温度升高时,反应①的平衡常数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5.碘与钨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W(s)+I2(g)WI2(g)。现准确称取0.508g碘和0.736g金属钨放置于50.0mL的密闭容器中,并加热使其反应。如图是混合气体中的WI2蒸气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n(WI2)~t],其中曲线Ⅰ(0~t2时间段)的反应温度为450℃,曲线Ⅱ(从t2时刻开始)的反应温度为530℃。

①该反应△H______0(填“>”或“<”)。

②反应从开始到t1(t1= 3 min)时间内的平均速率v(I2)=                  

③在4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④能够说明上述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填选项字母)。

AI2与WI2的浓度相等

B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单质碘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D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

36.I2O5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可用作氧化剂使H2S、CO、HC1等氧化,在合成氨工业中常用I2O5来定量测量CO的含量。已知:①2I2(s)+5O2(g)=2I2O5(s) ΔH=-75.56kJ•mol-1

②2CO(g)+O2(g)=2CO2(g) ΔH=-566.0kJ•mol-1 。写出CO(g)与I2O5(s)反应析出固态I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I42-)/c2(I-);减小;

解析

已知方程式I2(s)+2I-(aq)I42-,则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I42-)/c2(I-

;已知反应①的△H<0,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减小,

故答案为:c(I42-)/c2(I-);减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的移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根据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系数之积,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分析;

易错点

固体不出现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C

解析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升高温度时,WI2的物质的量减少,所以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故答案为:<;

②因为;由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v(I2)=1.20×10-2mol•L-1•min-1,故答案为:1.20×10-2mol•L-1•min-1

③反应开始时,碘的物质的量为,反应达平衡时生成WI21.80×10-3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需要碘1.80×10-3mol参加反应,剩余碘0.0002mol,所以平衡时,,因为W是固体,所以

故答案为:9;

④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A、反应达平衡时,I2与WI2的浓度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与反应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所以不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单位时间内,金属钨消耗的物质的量与单质碘生成的物质的量相等,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C、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即质量也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再变化,故C正确;D、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始终不变,故D错误;故答案为:B、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反应热、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①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结合图象分析;

②先根据结合图象计算WI2的反应速率,再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计算v(I2);

③化学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之积除以反应物浓度系数之积;

④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据此进行判断;

易错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5CO(g)+I2O5(s)=5CO2(g)+I2(s) △H=-1377.22kJ/mol

解析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2 I2(s)+5O2(g)=2 I2O5(s);△H=-75.56kJ•mol-1

②2CO(g)+O2(g)=2 CO2(g);△H=-566.0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将方程式②×-①×

得5CO(g)+I2O5(s)=5 CO2(g)+I2(s);△H=(-566.0kJ•mol-1)×-(-75.56kJ•mol-1)×=-1377.22kJ/mol,

所以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5CO(g)+I2O5(s)=5CO2(g)+I2(s) △H=-1377.22kJ/mol,

故答案为:5CO(g)+I2O5(s)=5CO2(g)+I2(s) △H=-1377.22kJ/mol.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和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易错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聚集状态、焓变的单位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将烟气通过装有石灰石浆液的脱硫装置可以除去其中的二氧化硫,最终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可参与下图所示的几个工厂利用废气,废渣(液)联合生产化肥硫酸铵的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37.煤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____。(填写字母编号)

A温室效应

B酸雨

C粉尘污染

D水体富营养化

38.在烟气脱硫的过程中,所用的石灰石浆液在进入脱硫装置前,需通一段时间二氧化碳,以增加其脱硫效率;脱硫时控制浆液的pH值,此时浆液含有的亚硫酸氢钙可以被氧气快速氧化生成硫酸钙。

①二氧化碳与石灰石浆液反应得到的产物为_________。

②亚硫酸氢钙被足量氧气氧化生成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9.工艺操作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氢气来源是水和碳氢化合物,请写出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1.写出生成“产品”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2.副产品的化学式为______。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煤燃烧的产物中有CO2、烟尘以及SO2,分别导致温室效应、粉尘污染和酸雨,没有营养元素排入水中,不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故答案为:AB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与环境保护,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以及粉尘等,都可导致环境污染;

易错点

混淆不同环境问题的诱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a(HCO32;Ca(HSO32+O2=CaSO4+H2SO4

解析

①CO2与CaCO3反应生成易溶的Ca(HCO32;故答案为:Ca(HCO32;②亚硫酸氢钙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为硫酸钙,方程式为:Ca(HSO32+O2=CaSO4+H2SO4;故答案为:Ca(HSO32+O2=CaSO4+H2SO4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三废处理中化学原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CO2与CaCO3反应生成易溶的Ca(HCO32,亚硫酸氢钙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为硫酸钙;

易错点

方程式的配平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将空气液化后蒸馏分离出氧气,获得氮气;过滤;

解析

工艺操作①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将空气液化后蒸馏分离出氧气,获得氮气;硫酸钙可与燃煤产生的CO2在一定条件下与NH3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溶液的方法是过滤;故答案为:将空气液化后蒸馏分离出氧气,获得氮气;过滤;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工艺操作①是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②操作是分离固液混合物;

易错点

根据流程图选择合理的分离方法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H4+H2OCO+3H2

解析

甲烷与水蒸气在加热、催化剂下反应生成氢气和CO,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故答案为:CH4+H2OCO+3H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工艺合成,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甲烷与水蒸气在高温、催化剂下反应生成氢气和CO;

易错点

氧化还原分析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O2+2NH3+CaSO4+H2O=CaCO3↓+2NH4+SO42-

解析

硫酸钙可与燃煤产生的CO2在一定条件下与NH3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aSO4+H2O=CaCO3↓+(NH42SO4,其离子方程式为:CO2+2NH3+CaSO4+H2O=CaCO3↓+2NH4+SO42-故答案为:CO2+2NH3+CaSO4+H2O=CaCO3↓+2NH4+SO4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硫酸钙可与燃煤产生的CO2在一定条件下与NH3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

易错点

难溶性物质写化学式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aO;CO2

解析

硫酸钙可与燃煤产生的CO2在一定条件下与NH3生成硫酸铵和碳酸钙,生成的碳酸钙在煅烧炉中分解为CaO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钙煅烧的副产物是CaO,另一种分解产物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通入沉淀池循环利用;故答案为:CaO;CO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工艺流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生成的碳酸钙在煅烧炉中分解为CaO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通入沉淀池循环利用.

易错点

结合流程图分析循环使用的物质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氧族元素是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6列的元素,包括氧、硫、硒(Se)、碲(Te)、钋(Po)五种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43.与氧同周期的相邻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44.臭鼬排放的臭气主要成分为3-MBT(3-甲基-2-丁烯硫醇,结构如下图)。

1mol3-MBT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沸点:3-MBT____(CH32C=CHCH2OH(填“高于”或“低于”),主要原因是_______。

45.S有+4和+6两种价态的氧化物。

①下列关于气态SO3和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相等

B都是极性分子

C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目相等

D都含有极性键

②SO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__(举一例)。将纯液态SO3冷却到289.8K时凝固得到一种螺旋状单链结构的固体,其结构如图,此固态SO3中S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

46.元素X与硒同周期,X元素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X为____(填元素符号),X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47.单质钋是由_____键形成的晶体;若已知Po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原子半径为r pm,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钋晶体的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g/cm3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F>N>O

解析

与O同周期的相邻元素为N和F,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其中N元素的2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较强,则第一电离能大小的顺序为:F>N>O,

故答案为:F>N>O;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第一电离能的比较,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很高.

解题思路

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据此判断第一电离能大小顺序;

易错点

电离能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5NA;低于;(CH32C=CHCH2OH 分子间含有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使沸点升高;

解析

每个单键中均有一个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一个3一甲基-2-丁烯硫醇分子中共有15个共价键,则1mol 3一MBT中含有σ链数目为15NA;(CH32C=CHCH2OH 分子间能够形成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使沸点升高,故3-MBT的沸点低于(CH32C=CHCH2OH的,

故答案为:15NA;低于;(CH32C=CHCH2OH  分子间含有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使沸点升高;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键、氢键,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每个共价键中均有一个σ键,(CH32C=CHCH2OH  分子中含有氢键,增强分子间作用力;

易错点

氢键影响物质的沸点高低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D

解析

SO3中价电子对为3,没有孤对电子,为平面三角形,而SO2中价电子数为3,孤对电子数为1,为V型,A.根据分析可知,二者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相等,都是3对,故A正确;B.二氧化硫是极性分子,而三氧化硫为平面三角形,结构对称,为非极性分子,故B错误;C.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数目不等,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1对,三氧化硫不存在孤对电子,故C错误; D.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含有S与O之间的极性键,故D正确;故答案为:A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分子空间构型、杂化轨道、分子极性,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SO3中价电子对为3,没有孤对电子,为平面三角形;而SO2中价电子数为3,孤对电子数为1,为V型,据此进行解答;

易错点

杂化轨道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平面三角形;NO3-、CO32-;sp3

解析

SO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价电子数和原子数分别相等的是等电子体,则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银离子为NO3-;CO32-;

图中固态SO3中S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其杂化轨道类型是sp3

故答案为:平面三角形;NO3-、CO32-;sp3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分子空间构型、杂化轨道、分子极性,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SO3的价电子对为3,没有孤对电子,为平面三角形;价电子数和原子数分别相等的是等电子体,据此写出满足条件的阴离子;图中固态SO3中S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

易错点

杂化轨道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r;1s22s22p63s23p63d54s1

解析

元素X与硒同周期,X元素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则X为24号元素Cr,Cr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

故答案为:Cr;1s22s22p63s23p63d54s1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元素X与硒同周期,X元素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则X为24号元素Cr,根据构造原理写出Cr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易错点

Cr符合洪特规则特例,d轨道半充满能量低而稳定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金属键;

解析

单质钋是有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属于简单立方堆积,一个晶胞中含有1个原子,如果原子半径为rpm,则晶胞的边长是2rpm,则钋晶体的密度的表达式为:

故答案为:金属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键、晶胞结构,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单质钋是有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属于简单立方堆积,一个晶胞中含有1个原子;如果原子半径为rpm,则晶胞的边长是2rpm,根据计算钋晶体的密度的表达式

易错点

晶体密度的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以下是以植物细胞中半纤维素木聚糖为原料合成镇痛药品莫沙朵林(G)的路线。

已知:①四氢呋喃结构式为 ,在流程中作反应的催化剂;

②双烯合成反应: ;

③   。

回答下列问题:

48.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49.E→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D和F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C与新制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苯环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④苯环上的一卤代物只有一种结构

53.有机物H()是合成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的中间体。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补全以1,3—丁二烯为原料制备H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5H10O5;醛基、羟基;

解析

根据B的结构简式确定其分子式为C5H10O5,可知B中含氧官能团为醛基和羟基,故答案为:C5H10O5;醛基、羟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分子式的确定、官能团,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根据B的结构简式确定其分子式,可知B中含氧官能团为醛基和羟基;

易错点

官能团的名称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取代反应

解析

对比E、G的结构可知,E中羟基中H原子被-CONHCH3取代生成G,属于取代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比E、G的结构可知,E中羟基中H原子被-CONHCH3取代生成G;

易错点

混淆有机反应类型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H3NHCOOH;

解析

由双烯合成反应,结合E的结构简式可知D为

因E+F→G为取代反应,对比E、G的结构,结合原子守恒,可知F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NHCOOH;

故答案为:;CH3NHCOOH;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结构简式的确定,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由双烯合成反应,结合E的结构简式可知D为

因E+F→G为取代反应,对比E、G的结构,结合原子守恒,可知F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NHCOOH;

易错点

有机物结构的推断,要结合官能团的转变及反应信息共同推导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C中醛基被氢氧化铜氧化为-COOH,同时生成氧化亚铜与水,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C中醛基被氢氧化铜氧化为-COOH,同时生成氧化亚铜与水;

易错点

醛基的氧化反应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E的不饱和度为5,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甲酸形成的酯基(-OOCH),符合条件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简式为。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E的不饱和度为5,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含有苯环,且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能发生银镜反应,含有甲酸形成的酯基(-OOCH);

易错点

据现象确定结构中的官能团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机合成,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易错点

结合信息分析官能团的转化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