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沈阳市2017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下列有关化学药品的存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应用少量的水液封并放在冷暗处保存

B硝酸见光易分解、易挥发,应用棕色广口试剂瓶玻璃塞密封保存

C金属钠遇到氧气和水均立即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或者液体石蜡里

D碳酸钠虽然属于盐,但是其水溶液呈碱性,应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液溴易挥发,由于液溴的密度比水大,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应用少量的水液封

并放在冷暗处保存,A正确B.硝酸见光易分解,温度高,浓度大容易分解,所以应用棕色细口试剂瓶密封保存,B错误。C.金属钠遇到氧气和水均立即反应,保存时要隔绝空气和水,由于钠的密度比煤油和液体石蜡大,与它们不能发生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或者液体石蜡里,C正确;D.碳酸钠虽然属于盐,但是由于CO32-水解使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为了防止瓶塞与试剂瓶粘在一起,应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D正确。答案选B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药品的存放

解题思路

A.液溴易挥发,由于液溴的密度比水大,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所以应用少量的水液封

并放在冷暗处保存,B.硝酸见光易分解,温度高,浓度大容易分解,所以应用棕色细口试剂瓶密封保存,。C.金属钠遇到氧气和水均立即反应,保存时要隔绝空气和水,由于钠的密度比煤油和液体石蜡大,与它们不能发生反应,应保存在煤油中或者液体石蜡里;D.碳酸钠虽然属于盐,但是由于CO32-水解使其水溶液呈碱性,因此为了防止瓶塞与试剂瓶粘在一起,应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易错点

没有掌握物质的性质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

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CO2,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NO

正确答案

C

解析

A、强酸制弱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即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A正确;B、橡胶管的作用:平衡了漏斗和烧瓶的压强,使得水能顺利流下,且因水流下排除气体全部进入到漏斗中,减小了测量气体时的误差,B正确;C、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主要是液差法和微热法,该装置可以往乙端加水直到高于甲端,一段时间后,液差不变。故可以检查,C错误;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正确。

考查方向

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题思路

A、强酸制弱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即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橡胶管的作用:平衡了漏斗和烧瓶的压强,使得水能顺利流下,且因水流下排除气体全部进入到漏斗中,减小了测量气体时的误差;C、检查气密性的方法主要是液差法和微热法,该装置可以往乙端加水直到高于甲端,一段时间后,液差不变。故可以检查;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易错点

没有掌握装置的特点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6.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r(Y)=0.5Mr(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数目相等的三种气体,质量最大的是Y

B相同条件下,同质量的二种气体,气体密度最小的是X

C若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体积均为2. 24 L,则它们的物质的量一定均为0.1mol

D同温下,体积相同的两容器分别充2gY气体和l g Z气体,则其压强比为2:1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根据m=n×M=N÷NA×M,则质量最大的是Z,A项错误B.根据p=M÷Vm,气体摩尔体积由温度和压强决定,所以相同条件下,三种气体密度最小的才是X,B项正确;C.在一定条件下,三种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该条件不一定是标准状况,则物质的量不一定是0.1mol,C项错误;D.根据同温、同体积,压强和物质的量成正比,20 ℃时,2gY气体和l g Z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则Y、Z气体所承受的压强比为1∶1,D项错误;答案选B。

考查方向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三种气体X、Y、Z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为Mr(X)r(Y)=0.5Mr(Z),即Mr(X)r(Y)A来判断大小即可。B.根据密度p=M/Vm来计算相对大小。C.气体的物质的量n=V/Vm,Vm和气体的状态有关。D.根据同温度同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来计算。

易错点

没有掌握技术技巧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7.有一兴趣小组准备在实验室中制H2,装置如图所示。可是在实验室中发现酸液不足而又无其他酸液可加入。为达到实验目的,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试剂是

①NaNO3溶液;②酒精;③CCl4;④苯;⑤Na2CO3溶液;⑥KCl溶液。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⑥

正确答案

D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气体发生装置分析

解题思路

根据锌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H2,增大溶液的体积即可接触而发生反应,注意锌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生成氢气。

①因加入NaNO3溶液,相当于稀硫酸进行稀释,同时液面上升,但溶液中含有NO3-,与金属发生反应,产生NO;

②因酒精能与水互溶,相当于稀硫酸进行稀释,同时液面上升,与金属发生反应;

③因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加入四氯化碳,液面上升,稀硫酸在上层,与金属反应;

④因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加入苯,液面上升,苯在上层,但苯与金属不反应;

⑤因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氢气不纯;

⑥因加入KCl,相当于稀硫酸进行稀释,同时液面上升,与金属发生反应;
【解析】①因加入NaNO3溶液,相当于稀硫酸进行稀释,同时液面上升,但溶液中含有NO3-,与金属发生反应,产生NO,故①错误;

②因酒精能与水互溶,相当于稀硫酸进行稀释,同时液面上升,与金属发生反应,故②正确;

③因四氯化碳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加入四氯化碳,液面上升,稀硫酸在上层,与金属反应,故③正确;

④因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加入苯,液面上升,苯在上层,但苯与金属不反应,故④错误;⑤因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氢气不纯,故⑤错误;

⑥因加入KCl,相当于稀硫酸进行稀释,同时液面上升,与金属发生反应,故⑥正确;
答案选D。

易错点

没有掌握气体发生装置的特点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8.下图是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d两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相比,前者较大

Ba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能置换出e的单质,说明非金属性a

C由b、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能溶解于强碱溶液,但不能与酸溶液反应

D由c、d分别与f组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Al、是第三周期的元素。O是第二周期的元素,Al3+核外电子排布为2、8,而O2-的核外电子排布为也2、8,.离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 Al3+2-。A项正确。B.碳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硅反应能置换出硅单质,但是说明非金属性C>Si,B项错误。C. 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反应,也能够与氢氟酸反应,C错误。D.钠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含有离子键;铝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答案选A

考查方向

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推断及原子半径的大小比较和元素性质

解题思路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前7种元素处于第二周期,后7种元素处于第三周期,由原子序数可知,a为碳元素,b为氧元素,c为钠元素,d为Al元素,e为Si元素,f为Cl元素,依此进行判断。A.  Al、是第三周期的元素。O是第二周期的元素,Al3+核外电子排布为2、8,而O2-的核外电子排布为也2、8,.离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Al3+2-

B.碳的单质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硅反应能置换出硅单质,但是说明非金属性C>Si,

C. 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够与碱反应,也能够与氢氟酸反应。

D.钠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含有离子键;铝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铝,含有共价键;

易错点

不能准确推断元素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D向豆浆中加入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可制作豆腐,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对青蒿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C正确。D.向豆浆中加入盐卤(主要成分为MgCl2)可制作豆腐,利用了胶体聚沉的性质,故D正确。答案选A

考查方向

胶体的重要性质,盐类水解的应用。

解题思路

A.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B.气溶胶为胶体分散系,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D.胶体遇可溶性电解质发生聚沉。

易错点

没有掌握胶体的性质导致选项B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3.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O2

B硅有导电性,可用作光导纤维

C铝具有高熔点,可用于生产耐火砖

D氨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检查HCl泄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不能干燥碱性气体,所以A正确B.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所以B错误C.氧化铝具有高熔点,可用于生产耐火砖,所以C 错误D.氨气具有碱性性,与HCl反应生成白色晶体NH4Cl,可用于检查泄漏,所以D 错误

考查方向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解题思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不能干燥碱性气体B.光导纤维的成分为二氧化硅C.氧化铝具有高熔点,可用于生产耐火砖D.氨气具有碱性性,与HCl反应生成白色晶体NH4Cl,可用于检查泄漏

易错点

不能熟练掌握掌握的性质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4.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加入金属镁产生H2的溶液中:NH4、Na、SO42-、C2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Cu2+、Cl¯、SO4

C无色溶液中:K+、AlO2¯、Cl¯、HCO3¯

D含有大量MnO4的溶液中:H、SO42-、Cl、CH3CH2OH

正确答案

B

解析

A.加入金属镁能产生H2的溶液,显酸性,C2O42-发生反应生成弱酸H2C2O4,故A不正确;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B正确;C.无色溶液中,AlO2¯与HCO3¯之间可以反应生成Al(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正确;D.含有大量MnO4的溶液中,在H+存在下,MnO4与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正确;
答案选B。

考查方向

限定条件的离子共存

解题思路

A.加入金属镁能产生H2的溶液,显酸性,C2O42-发生反应生成弱酸H2C2O4;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的溶液,显酸性,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C.无色溶液中,AlO2¯与HCO3¯之间可以反应生成Al(OH)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含有大量MnO4的溶液中,在H+存在下,MnO4与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易错点

不能准确把握限定条件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3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

B1 mol乙烯分子含有2NA碳碳双键

C标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NA个原子

D标况下,22.4LCl2与足量Fe和Cu混合物点燃,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正确答案

D

解析

A.23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0.5mol氢气,所以为0.5NA个H2分子,A错误。B.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所以1 mol乙烯分子含有NA碳碳双键,B错误。C.标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2NA个原子,C错误D.1个Cl2与分子与金属反应时一定失去2个电子,所以标况下,22.4LCl2与足量Fe和Cu混合物点燃,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2NA个,D 正确。答案选D

考查方向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

解题思路

A.23g 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0.5mol氢气,所以为0.5NA个H2分子。B.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所以1 mol乙烯分子含有NA碳碳双键。C.标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2NA个原子。D.1个Cl2分子与金属反应时一定失去2个电子,所以标况下,22.4LCl2与足量Fe和Cu混合物点燃,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易错点

没有掌握Cl2与金属反应实质导致D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2.大功率的镍氢电池使用在油电混合动力车辆中。镍氢电池NiMH电池正极板材料为NiOOH,负极板材料为吸氢合金,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的是 (   )

A放电时电池内部H+向负极移动

B充电时,将电池的负极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C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 OH- e====NiOOH+H2O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n-ne = M+nH+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错误;B、充电时电池的负极要接电源的负极,电池的正极要接电源的正极,B错误;C、根据电池工作原理图,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NiOOH+H2O+e-=Ni(OH)2+OH,充电是电解池,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与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是相反的,即阳极电极反应式:Ni(OH)2+ OH--e-= NiOOH+H2O,C正确;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故D错误。答案选C

考查方向

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解题思路

A、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充电时电池的负极要接电源的负极,电池的正极要接电源的正极B;C、根据电池工作原理图,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NiOOH+H2O+e=Ni(OH)2+OH,充电是电解池,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与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是相反的,即阳极电极反应式:Ni(OH)2+ OH- - e- =

NiOOH+H2O,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易错点

不能有效提取图中信息解题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1.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其中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2

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3 mol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知,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则NH4+为反应物,根据原子守恒知,N2为生成物,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有升高的,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判断,ClO-为反应物,Cl-为生成物,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利用化合价升降法及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4+=3H2O+2H++N2↑+3Cl-。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l-,A错误;B、ClO-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作氧化剂,消耗l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2 mol,B错误;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错误;D、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判断,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正确。答案选D

考查方向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及电子转移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知,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则NH4+为反应物,根据原子守恒知,N2为生成物,氮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有升高的,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判断,ClO-为反应物,Cl-为生成物,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利用化合价升降法及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4+=3H2O+2H++N2↑+3Cl-。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l-;B、ClO-中氯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作氧化剂,消耗l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2 mol;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判断,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易错点

没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3.下列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B

解析

a→b→d→a;c→a c→b;①NONO2HNO3NO;N2NO,N2不能一步转化NO2,故①错误。②Al2ONaAlO2Al(OH)3Al2O,AlAl2O,AlNaAlO2,故②正确。③SiO2  Na2SiO3   H2SiO3 SiO2;SiO2Na2SiO3 、SiO2Si,故③正确。④SO2SO3H2SO4,S不能一步转化为SO3,故④错误;答案选B

考查方向

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解题思路

a→b→d→a;c→a c→b;①N2不能一步转化NO2,②Al2ONaAlO2Al(OH)3Al2O,AlAl2O,AlNaAlO2,③SiO2  Na2SiO3   H2SiO3 SiO2;SiO2Na2SiO3 、SiO2Si,④S不能一步转化为SO3

易错点

没有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7.已知A、B、C、D为短周期内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元素,X、 Y、M、N分别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甲、 乙为其中两种元素对应的单质。若X与Y、甲与乙摩尔质量相同,Y与乙均为淡黄色固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省略),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相对分子质量M>N,沸点N>M

B简单离子半径:C2—>B2—>D+>A+

CA、C、D的常见氧化物相互之间一定能反应

DD与其他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C、D为短周期内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元素,X、 Y、M、N分别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甲、 乙为其中两种元素对应的单质,Y与乙均为淡黄色固体,则乙为S,Y为Na2O2,Y与N反应生成甲为氧气,硫与氧气的摩尔质量均为32g/mol,X与Y摩尔质量相同,均为78g/mol,且X与酸反应生成M,M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与N,可以推出M为H2S,N为H2O,故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S元素,D为Na元素。A.H2S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O,但是由于H2O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大于H2S,所以A正确。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电子层结构不相同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大半径越大,所以简单离子半径:S2->O2->Na+>H+,所以B正确。C.过氧化氢不与三氧化硫反应,故C错误。D.N a与H元素形成NaH,与氧元素形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与S形成Na2S,均为离子化合物,所以D正确。答案选C。

考查方向

元素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解题思路

A、B、C、D为短周期内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元素,X、 Y、M、N分别由这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甲、 乙为其中两种元素对应的单质,Y与乙均为淡黄色固体,则乙为S,Y为Na2O2,Y与N反应生成甲为氧气,硫与氧气的摩尔质量均为32g/mol,X与Y摩尔质量相同,均为78g/mol,且X与酸反应生成M,M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与N,可以推出M为H2S,N为H2O,故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S元素,D为Na元素。A.H2S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O,但是由于H2O存在氢键,所以水的沸点大于H2S。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电子层结构不相同的离子,电子层数越大半径越大,所以简单离子半径:S2->O2->Na+>H+C.过氧化氢不与三氧化硫反应D.N a与H元素形成NaH,与氧元素形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与S形成Na2S,均为离子化合物。

易错点

没有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8.将9 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到1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剩余4.8 g金属;继续加入1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0.075 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

C第一次剩余4.8 g金属为铜和铁

D再加入上述100 mL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1.12 L NO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分析题意可知,反应中硝酸与合金正好反应完全,铁转化为二价铁离子。假设n(Cu)=xmol;n(Fe)=ymol;Cu-2e=Cu2+;Fe-2e-=Fe2+依题意有:64x+56y=9(质量关系);2x+2y=0.3(电子得失相等)x=0.075mol;y=0.075mol,正确;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0.2L=3mol·L-1,错误;C、混合物中各自的质量分别为:m(Fe)=4.2g;m(Cu)=4.8g,因此第一次剩余4.8g金属为铜,错误;D、再加入100mL稀硝酸,发生如下的反应:3Fe2++4H+NO3=3Fe3++NO↑+2H2O
由以上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气体为三价铁离子物质的量的三分之一:0.00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056L,错误。答案选A

考查方向

混合物计算

解题思路

A.分析题意可知,反应中硝酸与合金正好反应完全,铁转化为二价铁离子。假设n(Cu)=xmol;n(Fe)=ymol;Cu-2e=Cu2+;Fe-2e-=Fe2+依题意有:64x+56y=9(质量关系);2x+2y=0.3(电子得失相等)x=0.075mol;y=0.075mol;
B、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mol/0.2L=3mol·L-1
C、混合物中各自的质量分别为:m(Fe)=4.2g;m(Cu)=4.8g,因此第一次剩余4.8g金属为铜,D、再加入100mL稀硝酸,发生如下的反应:3Fe2++4H+NO3=3Fe3++NO↑+2H2O由以上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气体为三价铁离子物质的量的三分之一:0.0025mol,标况下的体积为:0.056L

易错点

没有掌握混合物计算的技巧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lC13溶液:2Cl-+2H2OCl2↑+H2↑+2OH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H2O2溶液混合:2MnO4+ 3H2O2 + 6H+ = 2Mn2+ + 4 O2↑+6H2O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Ba2+ + OH+ H+ + SO42-= BaSO4↓+ H2O

D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Ca(OH)2的溶液:Ca2++2HCO3+2OH=2H2O+CaCO3↓+ CO32-

正确答案

C

解析

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lC13溶液:生成的OH与Al3+反应生成沉淀,故A错误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H2O2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8H2O

+5O2↑,故B错误;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说明一个SO42-恰好消耗一个钡离子,而一个SO42-刚好有一个H+,所以消耗一个OH所以离子方程式为:Ba2++OH+ H++ SO42-=BaSO4↓+ H2O,C正确

D.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Ca(OH)2的溶液: CO32-完全被沉淀,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Ca2++HCO3+OH=H2O+CaCO3↓,故D错误。

考查方向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判断

解题思路

A.用石墨作电极电解AlC13溶液:生成的OH与Al3+反应生成沉淀。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H2O2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O2+6H+=2Mn2++8H2O

+5O2↑;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说明一个SO42-恰好消耗一个钡离子,而一个SO42-刚好有一个H+,所以消耗一个OH

D.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Ca(OH)2的溶液: CO32-完全被沉淀,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Ca2++HCO3+OH=H2O+CaCO3

易错点

没有掌握量的多少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影响导致C或D 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4.一定温度时,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发生反应:

2SO2(g)+O2(g)=== 2SO3(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2 s 的平均速率v(O2) = 0.4 mol·L-1·s-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 L,平衡常数将增大

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 mol SO3,达到平衡时,SO3的转化率小于10%

D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 mol SO2、1 mol O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n(SO3)/n(O2)减小

正确答案

C

解析

A、三氧化硫表示的反应速率v=0.8mol/(2L×2s)=0.2mol•L-1•s-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氧气的平均速率为0.1mol•L-1•s-1,故A错误;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L,平衡常数不变,故B错误;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mol SO3,根据极限转化的思想,相当于投入4mol二氧化硫和2mol氧气,增加二氧化硫的量,会降低其转化率,故C正确;D、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mol SO2、1mol O2,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加,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比值减小,故D错误。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的计算。

解题思路

A、三氧化硫表示的反应速率v=0.8mol/(2L×2s)=0.2mol•L-1•s-1,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氧气的平均速率为0.1mol•L-1•s-1;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体积压缩到1.0L,平衡常数不变;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4molSO3,根据极限转化的思想,相当于投入4mol二氧化硫和2mol氧气,增加二氧化硫的量,会降低其转化率;D、温度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充入2mol SO2、1mol O2,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加,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所以比值减小。

易错点

没有掌握平衡常数的实质导致B选项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5.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3 mol/L硫酸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电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反应中硫酸表现酸性,A错误B.NH4CuSO3中铜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所以NH4CuS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错误C.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O2,C项错误。D.2mol NH4CuSO3反应中转移电子1mol,1 mol 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 mol电子,故D正确。答案选D

考查方向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考查处理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题设可知,反应中生成金属铜和硫酸铜,则A.反应中硫酸表现酸性B.NH4CuSO3中铜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所以NH4CuSO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O2。D.2mol NH4CuSO3反应中转移电子1mol,

易错点

没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本质致错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6.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

①滴入少量氢氧化钠,无明显变化;

②继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

③滴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白色沉淀明显减少。

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得出如图所示沉淀与滴入氢氧化钠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

B滴加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C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10

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其质量为6 g

正确答案

D

解析

A、实验过程分析滴入氢氧化钠无沉淀,说明含有H+,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一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Al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减少,图象分析说明溶液中除了铝离子,应还有另一种金属阳离子,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故A正确;B、依据图象分析溶解的氢氧化铝物质的量为0.20mol-0.15mol=0.05mol,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110ml-100ml=10ml,氢氧化钠的浓度=0.05mol/0.01L=5mol/L.C、若另一种阳离子为二价金属阳离子,生成氢氧化铝最大沉淀量0.05mol,二价金属物质的量为0.15mol,开始消耗氢氧化钠体积为aml,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05mol×3+0.15mol×2+a×10-3L×5mol/L=0.1L×5mol/L,a=10,故C正确;D、最后得到的沉淀不能确定其成分,所以不能计算灼烧后得到的氧化物的质量,故D错误;答案选D

考查方向

考查了图象分析的方法掌握,物质性质的分析应用

解题思路

A、依据实验过程分析滴入氢氧化钠无沉淀,说明含有H+,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一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Al3+,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减少,图象分析说明溶液中除了铝离子,应还有另一种金属阳离子;B、依据图象分析溶解的氢氧化铝物质的量为0.20mol-0.15mol=0.05mol,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110ml-100ml=10ml,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05mol/0.01L=5mol/LC、若另一种阳离子为二价金属阳离子,依据离子反应过程金属分析判断,氢氧化铝形成最大沉淀量0.05mol,二价金属物质的量为0.15mol,消耗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05mol×3+0.15mol×2+a×10-3L×5mol/L=0.1L×5mol/L,a=10ml;D、最后得到的沉淀不能确定其成分,所以不能计算灼烧后得到的氧化物的质量.

易错点

不能准确提取图中信息进行定量计算和定量分析致错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46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氰化钠(NaCN)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于化学合成、冶金工业等。回答下列问题:

19.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氰化钠容器上的是            

A

B

C

D

20.写出NaCN的电子式                  。

21.可用纯碱、焦炭、氨气反应制取NaC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2.现代采金技术先以NaCN溶液在自然环境中浸取粉碎的含金(Au)矿石,得到Na[Au(CN)2](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再用锌还原Na[ Au(CN)2]生成金。“浸取”反应的氧化剂是            ,消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3.工业利用NaCN制备蓝色染料的流程如下:

通入Cl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该蓝色染料的化学式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氰化钠(NaCN)是剧毒化学品,所以选A

考查方向

危险化学品的标识的辨析

解题思路

氰化钠(NaCN)是剧毒化学品

易错点

不能熟练掌握危险化学品的标识致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NaCN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氰离子之间为离子键,而碳与氮原子之间为共价键,所以电子式为:答案:

考查方向

电子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NaCN是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氰离子之间为离子键,而碳与氮原子之间为共价键

易错点

没有掌握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规则致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Na2CO3 +  C + 2NH3== 2NaCN+3H2O

解析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纯碱、焦炭、氨气反应制取 NaCN,同时会生成水,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方法完成反应,同时电子从还原剂C转移给氧化剂Na2CO3,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所以方程式为

 Na2CO3 +  C + 2NH3== 2NaCN+3H2O

考查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单线桥法

解题思路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纯碱、焦炭、氨气反应制取 NaCN,同时会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易错点

不能熟练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技巧致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O2  1:2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用NaCN溶液浸取含金矿石得到Na[Au(CN)2],浸取前后Au的化合价由0→+1,被氧化,而CN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因此反应的氧化剂肯定来自自然环境,即空气中的氧气,NaCN溶液与Au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Na[Au(CN)2](二氰合金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u+8NaCN+2H2 O+O2===4Na[Au(CN)2]+4NaOH,所以氧化剂是氧气,1mol金要转移1 mol电子,而每1 mol锌可以转移2 mol电子,所以耗的锌与生成的金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故答案为:O2  1:2

考查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相关的计算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可知,用NaCN溶液浸取含金矿石得到Na[Au(CN)2],浸取前后Au的化合价由0→+1,被氧化,而CN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因此反应的氧化剂肯定来自自然环境,即空气中的氧气,NaCN溶液与Au以及空气中的氧气反应,Na[Au(CN)2]( 二氰合金酸钠)溶液,所以氧化剂是氧气,1mol金要转移1 mol电子,而每1 mol锌可以转移2 mol电子

易错点

没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致错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Fe(CN)6]4-+Cl2==2[Fe(CN)6]3-+2Cl-      Fe3[Fe(CN)6]2

解析

根据流程图可以看出NaCN与绿矾反应有白色沉淀Fe(CN)2产生,Fe(CN)2产与NaCN第一步反应生成Na4[Fe(CN)6],所以通入Cl2时,Na4[Fe(CN)6]被Cl2氧化为Na3[Fe(CN)6],即Fe元素由+2价被氧化为+3价,则Cl2被还原为Cl,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N)6]4-+Cl2==2[Fe(CN)6]3-+2Cl。蓝色染料由Na3[Fe(CN)6]与FeSO4反应生成,该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应为复分解反应,蓝色染料的化学式为Fe3[Fe(CN)6]2

故答案为:2[Fe(CN)6]4-+Cl2==2[Fe(CN)6]3-+2Cl-      Fe3[Fe(CN)6]2

考查方向

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根据流程图可以看出NaCN与绿矾反应有白色沉淀Fe(CN)2产生,Fe(CN)2产与NaCN第一步反应生成Na4[Fe(CN)6],所以通入Cl2时,Na4[Fe(CN)6]被Cl2氧化为Na3[Fe(CN)6],即Fe元素由+2价被氧化为+3价,则Cl2被还原为Cl,据此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蓝色染料由Na3[Fe(CN)6]与FeSO4反应生成,该反应不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应为复分解反应,蓝色染料的化学式为Fe3[Fe(CN)6]2

易错点

不能提取题给信息致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氮氧化物(NOx)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NO和NO2,研究它们的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

24.NO可通过氧化-还原法转化为N2,转化关系如下: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反应Ⅱ的还原剂是_______。

25.NO还可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无污染的气体。NO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6.NO也可直接用活性铁粉转化为N2

已知:N2(g)+O2(g)=2NO(g)  △H1     4Fe(s)+3O2(g)=2Fe2O3(s)    △H2

则6NO(g)+4Fe(s)=2Fe2O3(s)+3N2(g)   △H =_______(用“△H1”、“△H2”表示)。

27.NO2可电解制备绿色硝化试剂N2O5。下图是其原理示意图。

① 阳极电解液中的N2O4由NO2降温转化得到,降温的原因是_______。

② 阳极区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

③ 阴极区得到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其化学式是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NO +O2=2NO2       CO(NH2)(1分)

为: 2NO +O2=2NO2       CO(NH2)2  。

解析

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具有氧化性,方程式为 2NO +O2=2NO2  ,NO2具有氧化性。CO(NH2)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CO(NH2)2为还原剂,

考查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具有氧化性。 CO(NH2)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

易错点

没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致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NO+C ==== N2+CO2

解析

NO还可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无污染的气体,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考查方向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方程式的书写

解题思路

NO还可与C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无污染的气体,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2NO+C ==== N2+CO2

易错点

没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致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H2-3△H1

解析

已知:N2(g)+O2(g)=2NO(g)  △H1

4Fe(s)+3O2(g)=2Fe2O3(s)    △H2

利用盖斯定律将-×3可得6NO(g)+4Fe(s)=2Fe2O3(s)+3N2(g)。则 △H =△H2-3△H1,

故答案  △H2-3△H1

考查方向

盖斯定律的应用

解题思路

已知:N2(g)+O2(g)=2NO(g)  △H1     4Fe(s)+3O2(g)=2Fe2O3(s)    △H2

利用盖斯定律将-×3可得6NO(g)+4Fe(s)=2Fe2O3(s)+3N2(g)。

易错点

没有掌握盖斯定律的解题技巧致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2NO2(g) N2O4(g)  △H<0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降温平衡右移,有利于NO2转化为N2O4

② N2O4 ﹣2e+2HNO3=2N2O5+2H+  (写成N2O4 ﹣2e+2NO3=2N2O5 给1分)

③ N2O4(也可写成NO2)(1分)

解析

① 2NO2(g) N2O4(g)  △H<0,降低温度向吸热方向移动,即降低温度向N2O4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2NO2(g) N2O4(g)  △H<0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降温平衡右移,有利于NO2转化为N2O4;

②NO2可电解制备绿色硝化试剂N2O5。N元素化合价升高,NO2被氧化,电极方程式为:N2O4 ﹣2e

+2HNO3=2N2O5+2H+

故答案为N2O4 ﹣2e+2HNO3=2N2O5+2H+

③阴极上N2O4放电生成N2O5,电极反应为N2O4 ﹣2e+2HNO3=2N2O5+2H+阴极发生2NO3+2e

+4H+=N2O4 +2H2O则循环使用的物质为 N2O4。

故答案为:N2O4

考查方向

电解原理的应用

解题思路

NO2可电解制备绿色硝化试剂N2O5,N元素化合价升高,NO2被氧化,为电解池阳极反应,阴极浓硝酸被还原生成 N2O4。

易错点

没有掌握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技巧致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进行了探究。

28.甲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C、D中都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经检验均为BaSO4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为探究SO2在D中所发生的反应,甲进一步实验发现,出现白色沉淀的过程中,D溶液中NO3-浓度几乎不变。甲据此得出结论:D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       

29.乙用如下实验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继续进行探究。

①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1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② 由实验1、2、3对比,可以得到推论:       

③ 乙通过查阅资料发现,Na+对实验1和2中出现浑浊的时间无影响,于是进一步探究Cl-和NO3-对其的影响:

i. 实验2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Cl-的存在可以加快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

ii. 实验1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       

④ 通过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SO42-的实验方案:取待测液,向其中先滴加        (填字母序号)。

a. 2 mol·L-1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b. 2 mol·L-1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c. 2 mol·L-1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d. 2 mol·L-1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

② 酸性条件下,含+4价硫元素物质(SO2或H2SO3)被O2氧化生成SO42-

解析

①铜和浓硫酸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②为探究SO2在D中所发生的反应,甲进一步实验发现,出现白色沉淀的过程中,D溶液中NO3-浓度几乎不变,说明不是被NO3-氧化的而是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甲据此得出结论:D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酸性溶液中二氧化硫会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结合钡离子,也能生成硫酸钡沉淀

故答案为:① Cu + 2H2SO4(浓) === CuSO4 + SO2↑ + 2H2O

② 酸性条件下,含+4价硫元素物质(SO2或H2SO3)被O2氧化生成SO42-

考查方向

通过对现象进行分析,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

解题思路

①铜和浓硫酸加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

②出现白色沉淀的过程中,D溶液中NO3-浓度几乎不变说明不是被NO3-氧化的而是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

易错点

D中出现白色沉淀,易考虑成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致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2H+ + SO32- === SO2 + H2O ;

2SO2 + O2 + 2Ba2+ + 2H2O === 2BaSO4↓ + 4H+ (或2H2SO3+O2+2Ba2+ === 2BaSO4↓+ 4H+)

② 含+4价硫元素物质可被O2和浓HNO3氧化

③ 0.3 g 纯净Na2SO3和 1.17 g NaCl

ii. NO3-的存在可以减慢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

④ bd

解析

①取0.3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2 mol/L盐酸,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无色气泡为二氧化硫气体,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4min后,溶液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硫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O32-═SO2+H2O,2SO2+O2+2Ba2++2H2O═2BaSO4↓+4H+或2H2SO3+O2+2Ba2+═2BaSO4↓+4H+

②由实验1说明空气中氧气也可以氧化+4价硫元素的化合物,实验2说明硝酸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对氧化反应起到减慢作用,出现沉淀时间长,实验3是浓硝酸能氧化+4价硫元素化合物生成硫酸根离子,出现沉淀快,对比可知氧气、浓硝酸都可以氧化二氧化硫

③探究Cl-和NO3-对其的影响,

i.实验2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Cl-的存在可以加快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实验4中需要提供和实验1中相同的氯离子实验探究,即需要0.01L×2mol/L=0.02mol,氯化钠的质量=0.02mol×58.5g/mol=1.17g,对比实验1判断出现沉淀的时间分析,取0.3g 纯净Na2SO3和1.17gNaCl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2mol/L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观察出现沉淀的时间;

ii.实验1和4对比,不同的是盐酸和硝酸,氯离子相同,出现沉淀的时间是盐酸溶液中快,乙获得推论是硝酸根离子减慢对+4价硫的化合物的氧化,实验1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是:NO3-的存在可以减慢对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

④实验1可知,取0.3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2mol/L 盐酸,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4min后,溶液变浑浊,若含硫酸根离子,加入盐酸和氯化钡溶液会迅速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2可知,取0.3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2mol/L 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h后,溶液变浑浊,加入硝酸和氯化钡溶液,+4价硫元素化合价被氧气的速率减慢,若有硫酸根离子会迅速生成沉。

故答案为:① 2H+ + SO32- === SO2 + H2O ;2SO2 + O2 + 2Ba2+ + 2H2O === 2BaSO4↓ + 4H+

(或2H2SO3+O2+2Ba2+ === 2BaSO4↓+ 4H+)

② 含+4价硫元素物质可被O2和浓HNO3氧化

③ 0.3 g 纯净Na2SO3和 1.17 g NaCl

ii. NO3-的存在可以减慢对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

④ bd

考查方向

实验现象的对比分析,确定影响反应速率的离子

解题思路

①取0.3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2mol/L 盐酸,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无色气泡为二氧化硫气体,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4min后,溶液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硫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硫酸,结合钡离子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②由实验1、2、3对比可知氧气、浓硝酸都可以氧化二氧化硫;

③探究Cl-和NO3-对其的影响,

i.实验2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Cl-的存在可以加快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实验4中需要提供和实验1中相同的氯离子实验探究,即需要0.01L×2mol/L=0.02mol,据此和出现沉淀的时间分析;

ii.实验1和4对比,不同的是盐酸和硝酸,氯离子相同,出现沉淀的时间是盐酸溶液中快,乙获得推论是硝酸根离子减慢+4价硫的化合物的氧化;

④对比上述实验确定某溶液中含有SO42-的实验方案是加入盐酸和氯化钡溶液沉淀出现最快,加入硝酸和氯化钡溶液,+4价硫元素化合价被氧气的速率减慢,实验2可知,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h后,溶液变浑浊,若有硫酸根离子会迅速生成沉淀.

易错点

不能准确进行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设计、对不同原因分析判断致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30.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31.Li4SiO4可用于吸收、释放CO2,原理是: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写出CO2与Li4Si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填“吸”或者“放”)热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2.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 ===CH3OH(g)。对此反应进行如下研究:某温度下在某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2 mol CO和  1 mol H2,达到平衡测得有0.4 mol CH3OH(g),则该反应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

33.在200℃并用钴做催化剂的条件下,CO与H2可合成C5H12(汽油的一种成分),可减少碳排放。反应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b

解析

a.Li2O、Na2O、MgO均属于碱性氧化物,均能吸收酸性氧化物为CO2,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故a正确。

b. 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钠,镁为ⅠA、ⅡA族元素,所以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故b正确。

c.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但它们没有强氧化性,且吸收二氧化碳与氧化还原无关,故c错误,

考查方向

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综合应用。

解题思路

二氧化碳为酸性气体,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与氧化性无关。

易错点

不能熟练应用周期律性质致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CO2+Li4SiO4 ===2Li2CO3+SiO2 ,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进行,说明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解析

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反应物为CO2,Li4SiO4,生成物有Li2CO3,根据质量守恒可知产物还有Li2SiO3,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2CO2+Li4SiO4 ===2Li2CO3+SiO2  ;由于升高温度平衡左移,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2CO2+Li4SiO4 === 2Li2CO3+SiO2  放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进行,说明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 2CO2+Li4SiO4 ===2Li2CO3+SiO2 , 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向进行,说明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移动的应用

解题思路

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反应物为CO2,Li4SiO4,生成物有Li2CO3,根据质量守恒可知产物还有Li2SiO3,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左移来分析。

易错点

没有掌握平衡移动的实质致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50

为:50

解析

K= 0.2/[(0.1)2×(0.4)=50

考查方向

平衡常数的计算

解题思路

利用三段式结合平衡数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易错点

不能正确应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致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5CO(g)+11H2(g) == C5H12(g)+5H2O(g)  ∆H=+(b-a) KJ/mol

解析

根据图1可知,反应物为5molCO气体和1mol氢气,产物为1mol戊烷气体和5mol水蒸汽,由于反应物的能量低于产物的能量,故次反应为吸热反应。且吸收(b-a) K,故热化学方程式为:5CO(g)+11H2(g)== C5H12(g)+5H2O(g) ∆H=+(b-a) KJ/mol,

故答案为:5CO(g)+11H2(g) == C5H12(g)+5H2O(g)   ∆H=+(b-a) KJ/mol

考查方向

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解题思路

根据图1可知,反应物为5molCO气体和1mol氢气,产物为1mol戊烷气体和5mol水蒸汽,由于反应物的能量低于产物的能量,故次反应为吸热反应。且吸收(b-a)K,据次分析。

易错点

不能正确应用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致错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